第225章 执子之手(五)
其中,天后对应的地盘是“辰”、天盘为“子”,“子”正好是常恺出生的时辰,与魏彘“火”的六亲关系属于“官鬼”。
天将白虎对应的地盘是“申”、天盘为“辰”,“辰”正好是少玥出生的时辰,与魏彘“火”的六亲关系属于“子孙”。。
天将朱雀对应的地盘是“丑”、天盘为“酉”,“酉”正好是伊茗出生的时辰,与魏彘“火”的六亲关系属于“妻财”。
天将勾陈对应的地盘是“亥”、天盘为“未”,“未”正好是李璟出生的时辰,与魏彘“火”的六亲关系属于“子孙”。
不仅如此,常恺、伊茗、李璟、少玥还像后妮、羲靓、姬嬉与三传有关一样,依次对应丑丙、酉丑、寅午、戌寅四课。
常恺、伊茗生于公元前224年(丁丑年、生肖牛),这是产生一、二课中“丑”的重要原因。
常恺实际上出生的时辰是丙戌日戊子时,故而对应第一课丑丙;伊茗出生时辰戊申日乙酉时与出生年的地支“丑”组成了第二课酉丑。
李璟、少玥生于公元前223年(戊寅年、生肖虎),这是产生三、四课中“寅”的重要依据。
李璟生在戊午日己未时,故而对应第三课寅午;少玥生于戊戌日戊辰时,自然与第四课戌寅有关。
这样一来,常恺、伊茗、李璟、少玥就通过四课关联起来啦!
另外,常恺、伊茗、魏彘出生年干“丁”的禄在午,李璟出生时辰己未之“己”禄也在午,午在中传,由它对应的地盘“戌”引出辛戌山。
常恺、少玥出生时辰的马居寅以及李璟、少玥出生年的地支寅都由其地盘“午”导出丙午向。
若将出生于甲子时的魏彘看成奇门遁甲之甲子元帅的话,那就更有趣了,因为后妮、羲靓、姬嬉、常恺、伊茗、李璟、少玥的出生八字中都含“戊”,正好与“甲子”魏彘配成甲子戊啊!
进一步,甲禄在寅,子马居寅,寅在末传,也都由其地盘“午”引出丙午向。这样看来,这些人就与辛戌山、丙午向大有关联啦!
至此,不禁要问:“辛戌山、丙午向代表什么哪?”
这里从“星辰历”的角度,初步来窥探一下。寒露时节,斗指辛(西偏北十五度);霜降时节,斗指戌(西偏北三十度);芒种时节,斗指丙(南偏东十五度);夏至时节,斗指午(正南)。
由此可见,辛戌山与西北方有关,而丙午向则与南方牵连。至于西北、南方会发生什么,就看后面故事吧!
再说伊茗、李璟像常恺、少玥一样,算出噬嗑卦后还有隐忧,路上就仔细求证,最终定格在噬嗑卦九四爻辞:“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意思是说:“咬嚼带骨头的干肉,得到金箭,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吉利。”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象辞》说:“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利的”,说明实际上还未达光明境界。
这样一来,伊茗、李璟意识到在见到魏彘或“达光明境界”前,要经历“艰”或“噬干胏,得金矢”的考验。
随即,伊茗、李璟像常恺、少玥一样观察天象,发现象征熊、女妭、白虎的白云在方与上空飘向蛇状云团盘踞的武棠亭上方。
因此,伊茗、李璟认为自己前世的战友熊、女妭、白虎在武棠亭遭到蛇的侵害,于是奔武棠亭而来。
显然,伊茗、李璟就像常恺、少玥一样,精通“望气术”。判断阴阳宅“畜气”吉凶,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晨昏日出日落之时,观察宅舍顶上岚态状况,这就是望气之术。
善于“望气”之人,必有气功做基础,练功时瞄准目标的远处,半阖双目入静,似看而非看,目注而达心,久而久之,自然可以看到一种冉冉升腾、薄轻飘渺的岚雾,这就是大自然的环境之气和阴阳宅内气相沟通的气,也称之为晕。
气色光明则发兴,气色暗淡则败落。气呈红色则巨富,气呈黑色则有祸,气呈紫色则大贵。
《史记·孝武本纪》载:“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上乃遣望气佐候其气云。”
《墨子·迎敌祠》说:“凡望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来气,有败气,能得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
《吕氏春秋·明理》说:“至乱之化,君臣相贼,长少相杀,父子相忍,弟兄相诬,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纪,心若禽兽,长邪苟利。其云状有若犬、若马、若白鹄、若众车,有其状若人苍衣赤首不动,则名曰天衡;有其状若悬釜而赤,其名曰云旍;有其状若众马以斗,其名曰滑马;有其状若众植华以长,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旍。”
《史记·天官书》对望气的占卜法作了介绍,说如果仰望云气,能达三、四百里;如果登高,则能看得二、三千里。通过观测云气,能预测吉凶顺逆。
《史记·文帝纪》记载: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因说上设立渭阳五庙。
《汉书·郊祀志》也载有这事:新垣平对文帝说:“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彩,若人冠冕焉……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
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在渭阳设五帝庙。
《洛书》记载说:“有云象人,青衣无手,在日西,天子之气。”
《史记·天官书》正义引还认为,凡是命中注定是皇帝的,就是还不是皇帝的时候,他的周围也会有五彩绚丽的天子气出现。
《史记·项羽本纪》就记载说,项羽在鸿门宴款待刘邦时,范增就力劝项羽要把刘邦杀掉,他说:“吾令人望其气,皆成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