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176章 想要一块实验田

第176章 想要一块实验田

能力测试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场地很快空旷起来,只有工作人员在收拾设备。

饶毅教授笑着对张启说道:“张启,你跟我来办公室坐坐,我有些话想和你聊聊。”

张启微微点头,转身对身旁的曾薇和谢郁文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和饶教授谈点事。”说罢,便跟随着饶毅朝着办公楼走去。

饶毅的办公室位于生物楼的高层,房间宽敞明亮。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整面墙的巨大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生物学着作、期刊杂志以及学术资料,有些书籍因为频繁翻阅而略显破旧,书页边缘微微泛黄,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对知识的无尽探索。书架前是一张宽大的实木办公桌,桌面整洁有序,摆放着电脑、台灯和一些正在审阅的论文稿件,电脑屏幕还亮着,显示着一份未完成的研究报告。

办公桌对面是一组舒适的沙发和茶几,茶几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旁边的小几上有一盆绿萝,绿萝的枝叶垂落下来,为整个房间增添了一抹生机与绿意。窗户很大,阳光透过白色的纱帘洒在地板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从窗户向外望去,可以看到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来来往往的学生。

饶毅教授走到沙发前,示意张启坐下,然后微笑着看着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好奇,问道:“张启,你在能力测试中的表现非常出色,展现出了独特的见解。如今你已踏入生物学领域的大门,对于未来的研究方向,你有什么打算?”

张启微微坐直身子,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饶教授,我想重点研究生物工程育种方向。”

听到张启的回答,饶毅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他轻轻点了点头,神色变得更加专注和认真,说道:“生物工程育种,这是一个极具潜力且意义深远的领域。

生物学的研究方向众多,涵盖了从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探究基因的奥秘、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到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再到宏观的生态学,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等等。而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神经生物学,侧重于探索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信号的传导以及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

饶毅教授微微停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继续说道:“说起生物工程育种,就不得不提到李家洋院士。他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李家洋院士长期致力于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他带领团队在水稻的基因调控网络解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对水稻关键基因的深入研究,他们成功揭示了控制水稻株型、产量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提高了粮食产量,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工作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生物工程育种领域的实力和潜力,为我国在全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赢得了尊重和话语权。”

饶毅教授的声音充满敬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张启专注地听着,眼中闪烁着敬佩与向往的光芒,他紧握着拳头,坚定地说道:“饶教授,我立志要在生物工程育种领域做出一番成就,打破外国公司对国际种子市场的垄断。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绝不能受制于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种子品种,让我国的农业在世界舞台上更具竞争力。”

饶毅教授看着张启,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他大力地拍了拍张启的肩膀,激动地说道:“好!非常好!你的志向很远大,这也是我们所有生物学人共同的期望。有你这样有抱负、有决心的年轻人加入,我相信我们在生物工程育种领域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

张启顿了顿,接着说道:“饶教授,我还有一个请求。我希望燕京大学能够拨出一块地作为实验田,并且为我配备一些助手,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饶毅教授微微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助手的事情,我可以帮你解决。我们学院里有不少优秀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我可以挑选一些有潜力、对生物工程育种感兴趣的同学加入你的团队。但是实验田的事情,不归我管,而是由栾教授负责。

栾教授这个人在学术上严谨认真,对实验田的管理要求非常严格,而且他性格有些古怪,大家都称他为‘怪老头’,不太容易相处。不过你放心,既然你有这个需求,我会去和他好好谈一谈,尽力说服他。”

张启感激地看着饶毅教授,说道:“那就麻烦教授了,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相信您一定能够成功。”

饶毅教授微笑着站起身来,说道:“你放心,这是为了推动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也是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张启也站起身来,连声向饶毅教授道谢。

随后,饶毅教授带着张启离开了燕京大学,缓缓步行至校外的公交站台。此时正值下午,阳光洒在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略显喧嚣。

饶毅教授早年在美国深造,凭借其卓越的科研才华,在国际生物学界崭露头角,美国的诸多顶尖科研机构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许以极为优厚的待遇和顶尖的科研资源,那是一条能让他在物质和名誉上都收获颇丰的道路。然而,心中那份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报效祖国的强烈使命感,驱使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的一切,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回国后的饶毅教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与科研事业中。尽管他担任院长一职,但他生活极为简朴,将自己绝大多数的收入都无私地捐献给了学校,用以支持科研项目的开展、资助贫困但有潜力的学生以及改善学校的科研教学设施。也正因如此,他直至如今,连一辆属于自己的私人汽车都没有购置。而这次带着张启前往实验田,便只能像普通市民一样,乘坐公交车穿梭于城市之间。

公交车缓缓驶来,车身有些许斑驳,显示出岁月的痕迹。饶毅教授率先踏上公交车,动作自然而从容,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对乘坐公交有任何不适。张启跟在其后,心中对饶毅教授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

车内乘客不算多,他们寻了一处靠窗的空位坐下。公交车缓缓启动,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和轻微的颠簸,向着实验田的方向驶去。

公交车晃晃悠悠,在城郊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仿佛一位疲惫不堪的行者。车内的饶毅教授和张启随着车身的颠簸而摇晃,漫长的旅途让两人都有些许疲惫。

近两个小时后,车终于在燕京郊区的站点停下,此时天色已暗。此时,天边的夕阳早已落下,夜幕如墨汁般晕染开来,只余下几缕黯淡的余晖还在挣扎着宣告白日的离去。

饶毅教授率先起身,活动了一下略显僵硬的身体,便带着张启匆匆朝着燕京大学在郊区的实验基地走去。实验田基地的大门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门口的刷卡装置闪烁着微弱的蓝光。饶毅教授熟练地从口袋里掏出卡片,在刷卡器上轻轻一刷,“滴”的一声,大门应声而开。

两人迈步走进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实验大棚。

这些大棚在夜色中犹如一个个沉默的巨人,守护着里面孕育着无限可能的生命奥秘。张启望着这些大棚,眼神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感。上一世,他在生物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对实验田再熟悉不过,每一个大棚的用途、每一块土地上曾经培育过的作物品种,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他仿佛看到了曾经无数个日夜自己在大棚内忙碌的身影,那些为了攻克育种难题而挥洒的汗水,那些因实验失败而经历的沮丧,以及取得突破时的狂喜。而如今,重生归来,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这一世,他定要在这里创造出更为辉煌的成就,让这片实验田成为孕育希望、打破国际垄断的摇篮。

这时,饶毅教授便开始介绍起来:“张启,这片实验基地可是咱们学校科研的重要阵地,占地足有1000亩。你看这边,”他手指向左侧,“这一片大概300亩的区域,主要是进行各类农作物的基础培育实验,像小麦、玉米等常见作物的新品种选育工作大多在此开展。这里的土壤经过特殊改良,能够满足不同生长周期作物的需求。”

说着,饶毅教授又指向右侧的一大片区域:“那一片约400亩的地方是专门的基因工程实验田,配备了先进的灌溉和监测系统,对于一些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以及基因编辑后的作物生长观测起着关键作用。在那里,我们曾进行过许多突破性的基因导入实验,试图找到提升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的最优解。”

再往前走,一排排实验大棚出现在眼前。“这剩下的300亩地分布着这些实验大棚。其中一部分大棚用于珍稀植物的保育与繁育,里面有着严格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模拟着各种特殊的生态环境。还有一些大棚则聚焦于微生物与作物共生关系的研究,我们试图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这些大棚里的每一项研究都可能成为未来农业变革的关键因素。”

张启认真听着,频频点头,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上一世的记忆与眼前的景象不断交融。

饶毅教授似乎察觉到了张启的情绪变化,他轻轻拍了拍张启的肩膀,说道:“小张,这里虽然条件有限,但也承载了无数师生的科研梦想。”说着,饶毅教授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豪与期待。

张启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说道:“饶教授,我能感受到这里浓厚的科研氛围,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里大展拳脚了。”

饶毅教授微笑着鼓励道:“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走吧,我们先去和栾教授打个招呼,不过他这个人可很不好说话!我只能尽力试试!”

说罢,两人便朝着基地深处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