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都市游侠之青铜短剑 > 第十一章 青年欲冲霄 做事莫心焦

第十一章 青年欲冲霄 做事莫心焦

第八回

初进工厂事事新

尽管这首诗写得很幼稚,但是真实反映了我当时的想法。

进厂5天后白露时节,“小青工”集中培训结束。在工厂领导带领下,部分“老航校”的人和全体“小青工”去京城怀柔山区的‘海子村’参加劳动,在哪里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20天。

‘海子村’在燕山山脉北麓,京城着名寺庙遗址“铁壁银山”东侧,当时“铁壁银山”还没有开辟成旅游地,是个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宝藏。

吾、刘鸿生和两个“小青工”1连的严滨靖和4连华文翰,一起住在一户坐落在山坡之南侧的农户里,房东叫曹永利,爱人叫赵淑芬,他有两个儿子都在上小学。

房东的房子为五间土坯房,传统柁梁结构,屋顶不用瓦。而是用一层稻草和一层泥的做法,连续抹顶十几层。

屋里中间是起居室,摆着一张破旧的八仙桌和两个木制长条椅,供大伙吃饭,灶台也在起居室。做饭时的热气进入烟道将东侧房间土炕加热,两端房间土炕占有大半面积。

吾等4人就睡在东侧的土炕上,房东一家四口人住西侧土炕上。在土炕上睡觉,前半夜炕上齁热,后半夜冰凉,一点也睡不惯。

厕所在户外,是石块垒成,厕所与屋主人共用,只能容一人进出。上厕所前要咳一声,没有动静才可进入。

村里生活非常困难,村里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大米、白面和肉,平时都在吃小米、红薯就咸菜。

我们一天三顿与农户同吃。早饭小米粥、咸菜,中饭和晚饭小米饭,炒青菜,菜里还有一些肉片,菜和肉是由村里由队里配给接待学农劳动者们的,不接待的农户没有。

‘海子村’没有平整地块,全是在山地的岩石之间的夹缝之中,种植谷子。

冷啸天等人的劳动是跟着老乡收谷子,每天都要从东边山走到西边山,在石头缝里收谷子。

两座山梁之间,坐落着“铁壁银山”的五座大石塔和若干小石塔。

休息时,人们就坐在石塔的阴影下乘凉。石塔历史悠久,是辽代塔群。石塔群在群山映衬下,高低错落、参差不齐、布局规整、古朴肃穆,造型精美。

吾在石塔的阴影下,跟房东曹永利交流。

吾问:“咱们村大多数人都处在如此穷困的状态,解放以来就没有发生一点变化。”

房东曹永利说:“变化?你说就这穷山恶水之地,满山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怎么变化?据老一代人说,这种贫穷状况,自清代以来就没有改变过。”

吾继续问:“最苦时期是抗日战争的日子里,粮食本来就不够吃,还要上缴一部分给八路军打鬼子用。那么艰苦卓绝的八年都过去了,比起那时候,现在的生活已经不算苦。”

房东曹永利所说情况让吾触动很大,吾想:“中国已经解放二十多年了,在京都附近就有如此贫穷的地方。国家发展了,这里农民的生活水平却一直没有提高。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自己现在生活状态,有着天壤之别。”

吾转念想到:“联想祖国边远地区,那里的生活水平还不知是什么样子呢?”

20天劳动时间很快结束,离开海子村时吾有些恋恋不舍,心想,我还会回来看看的。

由于心里一直挂念着海子村的老乡,改革开放以后,吾又去过一次海子村。

此时“铁壁银山”开辟成旅游胜地,‘海子村’因此转型以旅游服务服务为主,由此,整个村子面貌一新。

低矮老旧砖房全都变成二、三层小楼,家家出门都有小汽车,所有人都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过上了社会主义美好生活。

房东曹永利的家也是三层小楼,有一辆丰田卧车,儿子和女儿都在市内工作,一个月左右才会回家一次。老两口在家居住,他们都感谢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感谢党和政府给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些人,环境还是那个环境,只是政策的一个改变,海子村就彻底变样了。从这一点可以折射出伟大的祖国经过短短10年的改革开放,确确实实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海子村房东曹永利家的这种强烈的对比,在吾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吾不禁感叹,改革开放给神州大地带来的变化,用什么样语言都无法详细描绘出它的完整全貌。

学农劳动结束,吾等小青工回到工厂后,就直接分配到各个连队。刘鸿生等8个“小青工”被分配到7连,刘鸿生被分配去干铣工。

吾、李国庆、楚志强、宫丽英,等4个“小青工”被分配到10连。

工厂按照部队方式编制所属各个部门,厂部下辖1、2、3、4、5、6连为生产部门;7、8、9连为生产维护保障部门,10连为生产技术后勤保障部门,11连为生活后勤保障部门。

10连包括:连部、供应科、运输班、原材料仓库、化验室、检验科。

吾、李国庆分到10连所属化验室,楚志强、宫丽英分配到10连所属检验科。

吾、李国庆来到化验室开始熟悉情况。当时的情况是个人的工作岗位由劳资部门安排,基本一次安排定终身,只有领导可以调动你的工作岗位,本人没有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

化验室包括金属化验室、非金属化验室、物理实验室三个部门。李国庆被分配到金属化验室工作。

金属化验室又分为金属材料化学成分检验室和金属材料金相分析室。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检验室有4位员工,解骅,男,班长,刘德祥、吴慧娴、孙馨悦,他们都是“老航校”的教师,负责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

金属材料金相分析室中,一位是建厂后从西安飞机制造厂调来金相分析专家汪嘉棼,她负责金属材料金相结构检验和一位“老航校”的男教师张天翼一起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