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益州军政
吴懿,自不用多说,虽然他没有张松献图、迎蜀之功,但他特殊的身份地位,就决定和其他的降将不一样,更何况,现在益州文武谁人不知,刘备和其妹吴觅两个人正眉来眼去,郎情妾意的。
所有人都知道,吴懿这个半路降将,未来的仕途,肯定比他们走得更远,现在他们比较好奇,刘备会怎样安排他。
而刘备纠结的就是这个,严格来说,吴懿对自己取益州,非但没什么功劳,反而在绵竹攻防战,给他们造成入蜀以来最大的伤亡。
现在投降的武将,甚至是未来想投降的武将,都在看着刘备如何处理吴懿,是高官厚禄待之,还是弃之不用。
假如高官厚禄以待,可以安降将们的心,不用担心被清算,但这样一来,参与过绵竹攻防战的军士们,心里肯定有怨言,毕竟多少相熟的兄弟,都永远沉睡在那里。
而弃之不用,虽然会让入蜀军士满意,但对降将们来说,就有点难以接受了,毕竟除去被迫投降的人以外,主动投降的谁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来,至于刘备口中的复兴汉室,啧啧,说出来谁信啊。
纠结啊!!
“文长,备能取得益州,全赖你的谋略,既然如此,对于诸位将军的安排,就由你来决定吧”
刘备瞥见出神的魏延,眼中突然一亮,对啊,他怎么把魏延给忘了,随即将魏延叫醒,然后将这个烫手山芋扔了出去。
魏延:(¬_¬)。
他就知道会这样,遇事不决就问臣子,真不愧是刘邦的后代,还好他早有准备。
“主公,虽然我们取得益州,但目前的局势对于我们来讲,仍危如累卵。
在荆州,孙权近十万大军日夜攻伐,妄图夺下富饶的长沙;
在雍凉,自剿灭韩遂后,曹操非但没有撤军,还将合肥一带的五万大军调至长安,在下认为,曹操将在不久之后,会入侵汉中,将益州的进出口拿下;
在巴郡,巴西有庞羲盘踞,巴中还有部分叛军尚未扑灭,在下认为,这些顽固不化的势力,应该是曹操伸入益州的触角,为了益州的安定,这些势力必须最先剿灭;
在南中,受限于道路闭塞等问题,导致当地很多蛮族,对于大汉的政策一窍不通,极其容易被奸诈小人蛊惑,从而发起叛乱,让我们不能集中精力应对外敌”
魏延先将党争放在一边,不管怎么说,能参与党争的人,都是熟读经义,学富五车之辈,知道外敌未灭之时,不会轻易挑起斗争,不然迟早沦为阶下囚。
当然,大怂除外。
“从目前的局势看,我们应该先北后南,将巴西、巴中等地握在手中,构筑一条牢固的防线,预防张鲁投曹,偷袭我益州之北。
所以,可令偏将军赵云领五千兵马,北上抵达白水关后,立刻向巴西进军,先同张南军汇合,再攻打盘踞在此的庞羲。
待攻灭庞羲后,和张飞、庞统军一起,围攻巴中的残余势力,收复曾被张鲁侵占的土地,如此巴郡可定。
当全取巴郡之后,可令庞统为巴郡太守,负责统辖赵云军、张飞军、糜芳军、张南军,以及广汉属国的邓方、刘邕军,合计三万余兵马。
同时,给予庞统军师临机自决之权,一旦汉中有变,可视情况选择出击或防守”
巴西的庞羲、巴中的残敌,魏延没放在眼里,派赵云跑一趟,也是为了快点平定叛乱,好腾出精力去应对曹操,这才是大敌。
按魏延的估算,曹操应该会在开春之际,待雍凉之地回暖后,才会对汉中发起进攻,毕竟北地的冬天,懂的都懂。
对于即将到来的汉中之战,魏延也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不但有三万余兵马,还有军师庞统,大将张飞、赵云,以及张南、邓方、刘邕等将校。
当然,如果汉中战起,刘备肯定会领兵支援,像法正、黄忠、陈到、李严、刘封等文武也会参与其中,蜀汉拿出这样的阵容,曹操还能否拿下汉中,还是个未知数。
“在荆州方向,其实臣一点都不担心,有关将军、孔明军师在,仅凭江东一己之力,也想谋夺我荆州之地,简直是痴人妄想。
但江东放弃平定山越,调集近十万大军攻我荆州,很明显图谋不轨,再加上北方的曹操,江东的阴谋呼之欲出。
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将江东击退,这样才能腾出精力,陈兵当阳长坂坡,威胁襄樊之地,使曹操投鼠忌器,不敢冒然攻取汉中”
这只是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魏延不想打持久战,因为春耕即将来临,在湘江平原上,有近百万亩良田,必须要屯田兵协助才能耕种,而这一部分粮草,是荆州免除赋税的底气。
一旦前线战事焦灼,耽误了春耕,那秋粮产量一定会大跌,而为了供应大军消耗,刘备只能提高价钱,从世家大族手中购买。
届时好不容易稳定的粮价,恐怕会飞涨,让安定下来的荆州再生波澜。
这样的后果,别说看了,魏延连想都不敢想,所以,为了保卫荆州的成果,必须从益州派出大军前去支援。
至于支援的人选嘛,那当然是吴懿,以及在雒县投降的一众将校和三万降卒。
“主公,在下认为荆州之战不可久拖,我们必须在北方回暖,以及在春耕之前将其结束,不然恐有大祸。
所以,臣认为,可拜吴懿为讨逆中郎将,并领中护军,整编雒县投降的三万余兵马,然后沿长江水道东进,驰援荆州战场。
在抵达荆州后,可先同关将军合兵一处,再沿长江进军益阳,如果鲁肃胆敢领军应战,可将其击退之,然后沿长江水道向江夏一带进军,夺取江夏郡,让荆州版图尽归主公。
如果鲁肃不敢应战,退守巴陵防御,可让大军转向进入湘江,向长沙挺进,支援诸葛军师作战。
若大军抵达长沙后,孙权仍不知悔改,继续攻伐我长沙、桂阳等地,待我们将之击溃后,可趁势进军豫章、庐陵二地,届时孙权定不能挡”
后半段,都是魏延的空想,在他看来,当孙权得知自己领兵三万回师荆州时,孙权就在撤与不撤之间纠结。
当自己领兵同关羽汇合后,孙权就会考虑,如何撤退,才能保住自己的颜面。
当自己屯兵益阳时,想都不用想,孙权一定会撤军,并派出使者来和谈,修复两家关系,至于汉中的曹操,只能随他去了。
如此一来,荆州之危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