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一百零四章 暗中配合

第一百零四章 暗中配合

于天承听闻此报,也不由愣了一下。

以他这般人物,也不由得被分散精神,竟是没有注意到低伏于地的赫连月,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

“大梁军队?他们怎么有此胆略?可曾查清,对方是何人领军!”

在外间奏报之人,自然是赫连部族的探子,不过于天承询问一如自己的部下。

外面的探马却是未曾听闻自家族长的声音,又见到大帐之外的架式,明显迟疑着,没有应话。

赫连月连忙收敛表情,扬声下令道:“此乃于天承大帅!他有问话,便如同我在问你一般!还不立即禀报!”

“是!中原之军素来只知死守关隘,小人等也没想到边关被踏破后,他们反而有胆子出现在草原之上。”

“据发现梁军的边境牧民所述,梁军为首的,似乎是一个姓薛之人!”

“薛?”

于天承先是迷惑了一下,接着猛然反应过来。

“薛承乾!”

“莫不是你曾提到的那个薛承乾?”

于天承并没有直接跟镇义营交过手。哪怕东平之战时,薛承乾领人偷袭他们的大营,于天承也在孤注一掷地攻破东平城,正好错过。

但是,他在战后曾听赫连月向自己提过,不论是怒江之战,还是偷袭大营之战,都是那个薛承乾所指挥。

赫连部族近邻着大梁朝,多年在梁朝内部布有暗探,所以消息更快一步。

之后于天承通过自己的暗探消息,也证实了这一点。

哪怕薛承乾在梁军之中,官阶不高,地位不显,但是于天承与赫连月等人曾议论梁朝诸将,对薛承乾的表现颇为忌惮。

当时他们便觉得幸好梁朝没有重用此人,但是若得机会,必须要狠狠地打压他。

没想到,草原内部发生争端,使得再次南下的大计受阻,薛承乾竟然已经得到“梁朝重用”,竟亲领一军探入草原!

若说梁军胆敢主动对北蛮领地有想法,乃是出人意料,那么此军由薛承乾这等人物带领,反而让一切都合理起来。

于天承心念电转,突然一挥手:“起来应话!”

“梁军突然探入草原,必有所图,赫连月你有何看法?”

赫连月顿时感觉到周围的压力消去,显然于天承已经隐去杀意,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梁军此举极是异常,而薛承乾的用兵也不可以常理猜估之,更何况我们还不知道他在大战之后,得了梁朝什么奖赏。”

“不过,赫连部族相距梁国边境不远,于情于理,末将也要带着本族人马,探明其意,并给予迎头痛击!”

赫连月的主动请战,让于天承非常满意。

不过,任他再懂得用兵之道,也无法得知,赫连月早就派人暗中串联了薛承乾!

这则消息来得正是时候,使得赫连部族重要性大大上升,而且赫连月也能借由主动请战,增加自己的分量,消去王庭的责难之心。

……

正当于天承与赫连月商定应对“梁军”的细节之时,薛承乾却早就已经转回到梁朝境内。

“草原之辽阔,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北蛮人人精于骑射之术,数百年来皆为中原之大敌。”

薛承乾一边骑马飞奔,一边对着项锐等人感叹着。

由魏箫所认识的北疆豪族穿针引线,薛承乾见到了赫连部族的使者,而且得到了赫连月开出的,让他无法拒绝的条件!

首先是她免费赠上的极为重要的消息,也就是天恒部族内乱。

短时间内,整个梁朝北境暂无北方忧患,而现在的梁朝只有薛承乾等人知道此一消息,卢啸远新官上任,不论再想把镇义营连根拔起,都先要顾好北境防御之策。

而且,赫连月与薛承乾达成密约,赫连部族不但不会主动进攻他们,还可以为其提供北方屏障,甚至于通过北境的地头蛇宗族进行互通有无。

对于现在的薛承乾来说,这自然是极度有利的。

既不需要腹背受敌,又有助于他们站稳脚跟。

薛承乾当然也需要做些回报,首要之事便是要带着他的手下,到草原上“溜一圈”。

赫连月没有透露此计划的目的,但是薛承乾还是能分析个一二。

当初他可是亲眼看着天恒部族是如何陷入混乱,赫连部族又是怎么抛下他们,留他们断后与禁军拼命。

现在天恒部族内乱,怕也少不了赫连月的手笔,而他们的出现,必定可以增加赫连部族的重要性,算是赫连月自保的手段之一。

而他们行动极有效率……把所有的战马用上,到草原溜一圈之后,火速撤离!

草原的水还是很深的,凭薛承乾现在的力量,根本把握不住,还是自家山头比较安全。

不管你赫连月是真想自保,还是想耍什么滑头,这一点时机,根本无法组织伏击,薛承乾反正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承诺,其他的就让她自求多福吧。

现在的薛承乾,根本不知道他的出现,帮了赫连月多大一个忙。

项锐微笑道:“我时常组织商队深入草原之中,对于北蛮人的强悍深有体会,幸好,现在的我们不需要考虑他们的威胁……”

薛承乾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微笑着反问道:“莫非项老大对于我安排兄弟们在山中开矿设立工坊,感觉不踏实?”

项锐苦笑摇头:“少帅你的用兵之道,在下只有一个服字,但是带着兄弟们在山里转了一圈,便指定了何处蕴藏铁矿,而且还有练铁铸兵之法……这个……”

“现在人少,少帅你给我交个底,这一切到底是真的,还是你用以安抚民心的手段?”

“少帅”之称,乃是薛承乾现在自立之后,给自己按的名号。

他听从魏箫之言,缓称王霸,广积兵粮,尽可能地避免直接成为朝廷肉中之刺。

不过,他们已经是事实上举起反旗,总需要有个明面上的称号,否则何以聚人心,何以吸引人才?

其他几人起的名号,皆不如意,此时薛承乾灵机一动,便取了“少帅”之名。

孙伏山等人立即举双手双脚赞成。

少帅之名,既能突出薛承乾的用兵能力,还带有不错的江湖气息,他们这些绿林人物听了反正很容易产生亲近之感,这种感觉本身就是吸引人才的一种手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