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浑身魔神分身降临
金陵仙城,叶辰的庄园,此刻的叶辰一脸的振奋。
从进入庄园的这一刻起,叶辰就激动地握紧了自己的双拳。
叶辰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今日去1号街,竟然真的拿到了一部炼体功法,而且他还开启了一个窍穴。
这可是一个好开头,因为叶辰这些年来无论尝试什么都是失败,但是今日的他竟然开启了一个窍穴,今日在叶辰的心里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有心人,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瞬间的叶辰,兴奋的念叨了一句。
在叶辰一脸兴奋的时候,远处的刘丹一步步的走过来,脸上带着一抹笑容,“夫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竟然如此的高兴,这些年来我似乎很少在你脸上看见如此的兴奋!”
听见刘丹的话,叶辰激动地伸出手,抓住自己妻子的手,“丹,你出关了吗,你还不知道吧,我今日终于找到修行的办法了,虽然我经脉堵塞,无法修炼功法,但是我能修炼炼体功法啊,这些年来,我竟然忘记了这茬。”
“而且今日的我成功的开启了一个窍穴。”
“很是顺利!”
到自己今日开启了一个窍穴,此刻的叶辰,那是兴奋到了极点。
恭喜夫君!
“夫君,你终于如愿以偿了!”
刘丹听见叶辰的话,愣了一下之后,脸上立刻露出一抹笑容。
随着修为不断的变强,刘丹自然知道叶辰为何不能修炼,因为叶辰的身体之中存在着强大至极的力量,寻常的功法根本就无法将那股力量运转。
哪怕是在仙界,那些大罗金仙的功法也不行,不过炼体的话,倒是对那股力量没有任何的影响。
可是此刻的刘丹,心底也生出一股不解,“夫君一直这般迫切的想要修行,到底是为什么?难道他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吗?”
“还是夫君在回忆前世的一切!”
“从夫君的名字来看,夫君似乎在回忆什么?”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就被刘丹压下,此刻的刘丹,看见叶辰的脸上露出一抹难得一见的笑容,也是无比的激动。
“夫君,你先休息一会儿,修行急不得。”
“我们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夫君,以前不是说过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叶辰听见自己妻子的话,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立刻道,“丹,你的不错,确实修行这东西是不能盲目的,本来我还想继续开辟窍穴,但现在我决定再积累一些日子吧!”
“毕竟根基重要的多?”
“我得先吸收一些宝物来稳固,我刚刚开辟的窍穴。”
念头落下之后,叶辰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这瞬间的他将那些修行者赠与他的宝物取出来。
在叶辰盘膝修炼的时候,这瞬间的后院之中,桃树和柳树之上露出了两道虚影。
两道身影对视了一眼,眼眸之中尽是凝重之色。
柳神凝重的道:“主人到底为何要这般做?突然抽取了二重的一缕混沌神力,现在的二重变得有些不稳定,到时候馄饨魔界的强者降临,如何是好?”
桃树之上的那道男子身影沉思片刻,缓缓的道:“无妨,主人实力滔天,知晓过去,现在,未来。必然能够预料到未来发生的事情,我们将我们的责任做好,其它的事情想必主人自有安排。”
“桃兄的不错,那么我们就将我们的责任做好吧!”
下一刻虚空之中的两道身影缓缓的消散。
九重外,此刻出现了一只巨大无比的眼睛,这只眼睛仿佛山岳一般巨大,那巨大的眼瞳,仿佛能够看透一切一般。
“嗯?”
“为何九重内突然之间被抽取了一道混沌神力?”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是陷阱,还是机遇?”
这只巨大的眼睛,死死的盯着九重。
“不管了,九重主又不在,哪怕是她的地内留着强大的后手也无妨,若是她的地出现了意外,那么就是我的机会。”
这只巨大的眼睛,一脸的兴奋,随即在这只巨大的眼睛之中,一股股恐怖至极的力量,对着九重蔓延而去。
这只巨大眼睛的主人是一尊混沌世界中强大至极的魔神,此刻的他意图炼化九重主留下的九重。
若是他能够炼化这九重,那么它的实力会得到更加可怕的增幅。
对于这九重,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的眼馋,今日发现九重内突然消失了一道混沌神力,自然是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贪婪。
将自己的一缕分魂强行取出来,造就了一道分身,直接悄无声息的侵入九重内。
庄园之中,此刻的叶辰压制内心的兴奋,觉得先培养自己的心性,一个强大的修行者,叶辰觉得必须有强大的内心。
这瞬间的叶辰,手中出现了一本书籍,准备读书,让自己平静下来。
后院之中,此刻的柳神与桃神神色猛地一变,两道虚影再一次出现,这瞬间,两道虚影对视了一眼,眼眸之中尽是凝重之色。
“不好,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存在靠近,这种强大的存在,根本就不是我们能够抗衡的,对方会影响到主人吗?”
此刻的柳神,一脸的惊恐,哪怕是他与桃树两人联手,也不是这到虚影的对手。
此刻降临二重的那道恐怖至极的身影,正是混沌世界魔神的的那道分身。
“呵呵!”
“刚刚进来的时候,我还觉得这九重内怕是九之主留下了什么后手,但没有想到竟然一路如此的安静。”
“怕是九重主已经陨落了吧?”
“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自己的地内绝对是禁止外人闯入的。”
这道身影眼睛之中露出一抹振奋之色,但是在他激动的这一瞬间,突然之间他的身体猛地一颤。
那双眼睛之中露出一抹惊恐,那张脸也变得苍白无血。
因为在这一瞬间,虚空中响起了一道道的声音。
“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路下之八邦。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