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15章 回国叙温情
“爸爸,我要吃龙眼,回锅肉,还要吃咸烧白!”
这小妮子,点的菜还都是废功夫的。
不过看在她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的份上算了吧。
“给你做,不过这些得明天吃能吃,今晚咱爷儿两吃火锅,你妈放话了,允许我喝酒。”
于知夏听到能喝两杯,也高兴了。
“那好,我们父女两人喝两杯。”
蒋春花年纪大了不爱吃重口味的,加上老二才回来必然还有很多话要和老于讲,所以,蒋春江简单吃了一点就和钱嫂子出门闲逛去了。
人一走,于大海看着于知夏就说道:
“你这看着元气大伤的样子,是因为你男人呢,还是因为这缅国的局势?”
“爸,我是真没想到这缅国局势怎么就和古代争夺皇位差不多啊?血腥程度不逞多让。”
“哈哈哈,搞的好像你真见过皇朝迭起似的。
但是在缅国也的确和改朝换代差不多。
我本以为让你去学习一二对你有所帮助,如今瞧着……”
“有,真有帮助,爸爸,我如今只觉得自己眼界不够,而且心智不全。
我以为我能掌控全世界,结果我那点伎俩根本就不算什么。
也得亏是在和平年代,真若是换个时代……我未必能活着回来见您!
我到底是自视甚高,我总说别人相当自我,其实我自己何尝不是!
这一次缅国之行让我见识太多了!”
能有这番觉悟也不算白费这一番安排。
“接下来论功行赏,你……’
“爸,我不要,我当大夫挺好。”
老于并不强求。
“不要就不要,当大夫的确挺好。
不过趁着纪凌铮没回来,那明天开始你就正式接手我老金家的一切事物吧。”
于知夏来了兴致。
“爸爸,您愿意将您的马甲脱下来了?”
于大海烫了一块矛盾才幽幽道:
“什么马甲?我没马甲,我就是普通人,特别普通的人。”
行,您说什么是什么。
闹归闹,但老于还是就缅国如今的形势做了探讨,上到国际,下至暗网,好像真的没有老于不懂的东西似的。
这一聊硬是聊到了晚饭吃完蒋春花逛街回来了两父女还没聊完。
“好了,明天再聊吧,明天飞机上你们父女两想聊多久就多久!”
“明天去哪里?”
“英国,接手产业是一回事,见老三的男朋友又是另外一回事!”
行。
于知夏没多想就回屋休息去了。
人一走,蒋春花担忧的看着于大海:
“她没提老儿子?”
于大海摇了摇头:
“没提,估计心里还赌气呢,这事儿咱们不好插手,反正小纪短时间也回不来,咱们先带着孩子散散心,等他那边弄好了,二娃这心里估计就想明白了。”
“行吧,这一天天的也太忙了,孙子也忙,好不容易二娃回来了孩子们又搞什么封闭式训练,还要做什么集训。
老于,我可给你说啊,我这三个孙子还没13岁呢,你要是让他们去当兵我可和你没完。”
于大海哭笑不得。
“我的祖宗,咱们国家不是以前了,不会让半大孩子当兵。
再说了,他们这个叫做提前甄选,不是优秀的孩子根本就不会被选拔进去。
这是好事儿,提前被国家特招,然后学习的都是普通人一辈子学不了的,这可不能拖后腿。”
可蒋春花就是不乐意,才多大点比爹妈都要忙的多,见天的看不到人影。
“孩子大了,我们如今连个人影子都看不到了。”
知道老太婆寂寞了,于大海出主意了。
“那这次去看了老三你就催她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到时候还能帮他们带带孩子。”
这……也不是不行。
老两口还真来了兴致,甚至都开始讨论等老三生了孩子孩子得叫什么了。
躺在床上的于知夏还有些不真实感,特别是耳边不会时时刻刻听到枪响炮击,四周静悄悄的,有一种从战争年代穿越到现代和平年代的不真实感。
“和平,可真是这世上最好最好的东西!”
于知夏站在窗前喃喃自语,特别是看着底下霓虹灯闪烁那滋味更是说不出了。
“纪凌铮,回家再找你算账。”
另一边纪凌铮突然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失笑了一下,看来小媳妇生气了再骂他呢。
阿进继续跟在于知夏身边,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两人的关系更像兄妹,像战友。
飞机上老于和于知夏两人继续昨天的话题,阿进则陪着蒋春花闲聊。
“日子是真过的好了,多少年没坐过私人飞机了,上一次坐还是40多年前呢。”
“那是您有福气。”
“我这福气都是沾了你们家金先生的光,是他让我这一生都是很有福气的。”
阿进笑了笑:
“那我也沾了金先生的光,若不是金先生我这辈子肯定也没希望坐私人飞机。”
“哈哈,阿进家里可还有什么人?”
阿进摇了摇头:
“都没了,以前还有,后来都走了!”
“战争走的。”
“不是,金先生救了我们,后来都是生病离开的。”
那就是孤儿了。
怪不得这么跟着他们。
“你可见过我家老四?”
“见过的,四小姐很阳光很明媚。”
“那是你没见过她调皮时候的样子,她倒是先我们一步去了她三姐那里,等到了你就能看到了。”
“好!”
“二娃将你当做亲人,那我们就是一家人,不要太过拘礼!”
“明白的,我晓得呢。”
英国的产业是什么于知夏不知道。
但之前她心里的疑虑到底是问出了口。
“爸爸,为什么导弹会安置在咱们家废弃的矿场?”
于大海倒是不在意:
“真说起来那玩意儿还是我当初帮忙牵线搭桥给他们弄去的,但他们将东西放我地盘上也是我没想到的,看来还真是灯下黑呢。”
啥?
“您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