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七擒孟获(48)
张嶷、廖化等人,习惯了收编、买卖俘虏,在他们眼中,俘虏也是一笔财富。
他们打心里不希望轻易放掉这些蛮族士兵,财富的损失还是小事,他们最担心的他们回去以后,再次加入孟获的军队,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卒,真要在战场上拼命,就会加大蜀军将士的折损。
而马谡、王平、杨仪、蒋琬等人,都同意放这些士卒回去。
他们纯粹是相信并附和诸葛亮,并不是真的领会诸葛亮的意思。
他们都是严格执行诸葛亮的命令,要求俘虏们发誓不再上阵与蜀军作战,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南征期间不能再上战场,基本是不能当兵了。
只有马谡有梦中世界的记忆,认为优待俘虏,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马谡知道,俘虏中有不少人是兵油子,相当于现在的职业军人,除了当兵,他们什么也不会,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
他们当然想知道,能不能再给孟获当兵。
马谡要给孟获的军队掺沙子,甚至自作主张,不限制这些兵油子继续在孟获军中当兵吃粮,只是要求在战场上必须丢掉武器,不能向蜀军动手。
这下子效果出来了,孟优的八千军马,虽然只有不到千人是蜀军放回来的俘虏,但他们丢下武器就跑,甚至从蜀军边上逃走,也没有蜀军出手追杀他们。
有人开了头,剩下的士卒,大都是老油子,他们也看出来了,只要在战场上不还手,就算是受伤了,也能保住性命。
全部士卒有样学样,顷刻间,只有孟优的一百余亲信卫士,还跟在他的身边,但也没有一个人敢主动进攻蜀军,其余的都丢掉武器,四散逃跑了。
前有精兵拦截,后面营寨已经丢失,孟优自然不会等着被马谡、邢道荣生抓活捉,他带领手下亲信,也钻入山林中不见了。
马谡这次的目标可不是孟优,而是配合诸葛亮活捉孟获。
他眼看孟优等人消失在树林之中,而占领大营里的廖化也安排好了。
他留下一千人紧守营寨,保护里面的粮草,他自己率领一千人与马谡汇合,来到了贺云、方山的埋伏地点。
在马谡火攻之前,贺云、方山自己的人马,早已撤走了。
留在营地的士卒,都是其他小部落的乌合之众,他们被火攻以后,自然不敢与蜀军交战,而是四散而逃,大部分直接回家了。
按照马谡的说法,孟获这次肯定会失败,但一定会活着回去,让贺云、方山领军在部落休整,等着孟获的再次征召。
如果按照马谡的设计,他就在贺云、方山埋伏的地方设下埋伏,挖好陷马坑,假装出来接应,生擒孟获易于反掌。
但丞相诸葛亮却不允许马谡这么做,一是诸葛亮觉得这种冒充敌军的做法,有失诚信,与礼仪之邦的大国不符;二是他怕马谡误杀了孟获,也怕孟获情急拼命,折损了自己手下的将士。
马谡并不想在这些小事上与诸葛亮的意见出现分歧,也没有想自己活捉孟获抢夺首功。因此,他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把孟获驱赶到一个特定的地方,让孟获身心俱疲,然后轻松擒住。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他如此折腾孟获和他手下的亲信,也是攻心之计的一部分,让孟获和其手下受尽惊吓,在逃无可逃的绝境中被擒,更容易征服他们的内心。
马谡与廖化两人的军队不但没有埋伏,反而是大张旗鼓,把数千军队摆开,把附近的山间所有的大小路口都拦住,就连两面的山坡上,也安排了数十名士卒摇旗呐喊,只留下通往锦带山方向的一条小路。
......
......
孟获的二万多大军溃败,被张嶷、王平、李盛、张休、庞延、向宠六员大将尾随追杀,他好不容易跑到贺云、方山埋伏的地点,指望两路兵马出其不意杀出,逆转战场形势,反败为胜。
谁知道,期待已久的接应兵马并没有出现,而是蜀军旗帜飘扬,两路大军拦住了他的出路。
孟获心中发苦,情知是被诸葛亮抄了后路,大营肯定不保。
现在他也没有时间去考虑孟优、贺云、方山的情况,为今之计是如何甩开蜀军的追杀,安全返回部落,再图后计。
孟获可不知道诸葛亮的算计,他心里也在嘀咕:这蜀军到底要干什么?如附骨之疽追了自己数十里,前面还有拦截的兵马,要说他们想要擒获或者杀了自己,可以用埋伏、陷马坑擒获,也可以弓弩直接射杀,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穷追不舍。
好在孟获的运气不错,蜀军的包围圈似乎还没有完全形成,在乱军之中,孟获总能找到一条逃跑的道路。
眼见前面的山路越来越小、越走越窄,已经是马不能行。
后面追兵越来越近,孟获没有办法,只能与随从丢弃马匹,徒步翻山越岭。
不久之后,孟获一行人顺利甩开了追兵,虽然目光所及看不到追兵,但一路走来,孟获他们隐约能听到蜀军的呼唤声,他们可不敢停下来休息。
在山间奔跑数十里路,就算是孟获和他的随从们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也是疲乏不堪,饥渴难忍,突然发现,前面山谷有一条清澈的小溪。
众人也不管有没有追兵跟来,争先恐后来到溪边,把清甜的山泉水喝了个够。
等他们都站起来,准备在溪边休息一会的时候,发现四周居然都是蜀军。
不知什么时候,他们被数千蜀军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原来,是杨仪、吕凯二人受了诸葛亮的安排,提前在这里设下了埋伏。
孟获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吕凯带人一拥而上,按倒在地,转眼间,孟获就被五花大绑,生擒活捉。
孟获的手下虽然还有数十人,他们也知寡不敌众,皆抛掉手里的兵器,主动投降。
杨仪、吕凯这次活捉孟获的功劳可不小!
看起来,似乎是他们的运气不错,实际上,是诸葛亮送给他们的功劳。
杨仪是诸葛亮用着非常顺手的助手,从荆州开始,杨仪就协助诸葛亮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