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危机四伏
勾结北海这样的罪名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倘若证据确凿的话,即便是国公府也没办法全身而退,根据天西郡送上来的折子内容可以知道,在现场出现了一位北海十二宫之一幻妖一族之人,在数月之前就杀死了百岁城别驾王慈安,并假扮至今,目的就是为了在高树林中与李若一起围杀李子冀。
如果不是李若勾结北海,那如何解释幻妖一族假冒别驾王慈安潜伏数月的原因?
事实几乎已经摆在眼前,但受到牵扯的毕竟是国公府,兹事体大,必须要将所有情况尽数了解透彻之后才能下定论。
朝会上争论的很激烈,最终做出决定,请刑律司官员前往百岁城现场勘察,另一方面则是要等李子冀回到长安城之后详细询问所有细节之后再做考量。
就在百官们全都因为此事胆颤心惊,愁眉不展的时候,又是一则消息紧接着天西郡的折子传入了长安城。
那就是李子冀面对李若的围杀虽然侥幸活命并且反杀,但自身却身负重伤,在勉强于百岁城官差交接完毕之后便支撑不住当街昏了过去,重伤垂死,现在正由百岁城的两位三境武差驾车载着李子冀以及李若和幻妖一族之人的尸体护送去长安。
此消息一经传出,圣朝之内各方势力全都开始动起了心思。
勾结北海一事要等李子冀回去京城之后详细了解才能做定论,但现在李子冀却身负重伤昏迷不醒,单单只是由两位百岁城三境武差护送进京....
这就不得不让人起心思了。
......
......
“真没想到这李若心思竟然这般阴险,为了杀李县侯竟然勾结北海,还杀了王别驾,幸亏恶有恶报死在了李县侯的手里,算是替我们百岁城报了这个仇。”
两位三境武差驾着一辆大车,前面的车厢躺着重伤昏迷的李子冀,拉在后面的车撵上则是推着两口棺材。
“只是不明白为何李县侯不让咱们去天西郡府请大修行者随行归京,偏偏要让咱们两个护送,这一路上肯定不会太平。”
两位武差回头看了一眼车厢里,满脸的不解之色,李子冀杀了李若,李若是国公府的人,又和北海有牵连,现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后党的人都一定不希望李子冀能够活着回去长安城。
这里面的道理就连他们两个没怎么离开过百岁城的武差都能看得分明,李县侯没道理看不清。
既然如此,又为何让他们这么做呢?
他们想了一路也没想明白,但既然是李县侯昏过去之前特意交代的,就算想不通那也只能照办。
“刚刚过去了一个商队,很奇怪,大鼎商行的队伍怎么会走这条路?”
陈三十分不解,从百岁城到长安城最快的路线中途需要经过十四座城,他们刚刚才从西浔走出来,西浔是圣朝着名的景胜小城,底蕴久远,每天来往的游人都极多,可也正因为如此,为了避免过度开发和最大程度保全,所以朝廷有明文禁止大型商队进入西浔谋利,尽可能保持原貌。
所以大鼎商行无论如何都不该往西浔走,也不该走这条路。
两位武差,一位名字叫陈三,另外一位叫轩辕宁。
轩辕宁道:“我昨晚半夜放风的时候还看见了洗剑宗弟子,只怕都是冲着李县侯来的。”
二人眉头紧锁,虽然早就有所预料这一路上不会太平静,但谁也没想到仅仅只是刚刚离开百岁城,走出西浔就已经危机四伏了。
陈三十分担忧:“李县侯可是陛下亲封的汝南县侯,还是三千院的弟子,这些人难道全都疯了,还敢对李县侯动手?”
虽然他们都很清楚,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国公府肯定不希望李子冀能活着回去长安城,但不希望是一回事,敢动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知道,上一个杀李子冀的已经被三千院灭门了。
轩辕宁驾车赶路,阳光照在雪面上映出来的光有些刺眼,时间长了让人很不适应,他微微眯着眼睛:“勾结北海可是重罪,这罪名要是坐实了即便是国公府也要吃不了兜着走,老陈,你要是国公府你会怎么做?”
陈三挠了挠脑袋:“弃军保帅?”
轩辕宁点了点头:“没错,我要是国公府我也会这么做,这种你死我亡的时候就没必要再去考虑什么规不规矩了,比如刚刚的大鼎商行,哪怕是杀了李县侯之后他们满门被灭,只要能保住国公府那就值得,何况动手的理由可以找出千千万,只要不是大修行者亲自出手,那其中可以斡旋的地方就太多了。”
“原来如此。”陈三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过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以前也没觉得你这脑袋比我聪明多少。”
轩辕宁叹了口气:“我也不想看出来,可事实已经明晃晃的摆在眼前,容不得你不看出来。”
陈三苦笑着摇了摇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岂不是危险的很?李县侯也是,为何就不让咱们去天西郡请大修行者护送呢?”
轩辕宁瞥了他一眼:“你怕了?”
陈三瞪了他一眼:“你少放屁,我会怕死?我就是怕即便咱们都死了,也保不住李县侯。”
哥俩的实力可是太清楚了,放到三境修道者当中也就是平平无奇,凭借他们二人要从百岁城一路安全将李子冀护送到京城,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轩辕宁叹了口气:“算了,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说不定咱们两个猜测的是错的也说不定。”
车架在在路面上留下了深深地车辙印,两位武差距离身后的西浔越来越远,距离前方的城池越来越近,沿路总能碰见很多人,擦肩而过,驻足歇息不一而足。
陈三浑身紧绷,不停地警惕着四周左顾右盼,现在他看每个人都有嫌疑,看每个人都仿佛下一刻就要拔刀朝着他砍过来。
在身后遥远处,刚刚还在往西浔方向走去的大鼎商行队伍竟然又折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