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的帝国列强竟是我自己 > 第239章 内阁问题

第239章 内阁问题

在如今的帝国,中产百姓月收入15银元左右。

普通百姓最多用到的也就面值50的龙元。

而面值100的,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商户还有外汇等。

币制改革完成以后,皇帝提出成立一个帝国和所有附属国共用的银行,并起名为亚联储。

帝国以后想要崛起,龙元霸权是必须提早布置的。

这第一步就是把附属国和朝贡国的经济和帝国绑在一块。

那些国家的流通货币也必须变成龙元。

至于其他经济问题,帝国如今的政策不需要变动。

最后,皇帝提出了一个取消农业税的国策!

帝国农业司已经改良出了各种新型作物。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都在稳步提升。

帝国已经解决了初步温饱问题。

而农业税在每年的财政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到了德康八年,农业税只占到帝国税收的百分之四左右。

取消农业税有很多好处。

明面上就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让农民的收入上涨一点。

除了减轻负担,更深层次的原因也是在工业化飙升的当今,端好自家的饭碗。

如今的帝国农民,很多青壮年都进了工厂。

在工厂的收入比种地高多了,这也是工业化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证帝国粮食的安全,户部还提出了由朝廷牵头,在一些平原地区建立大规模集中化农垦公司。

而取消农业税并不意味着取消了农垦公司应纳税额。

农垦公司是商业属性,它还是要缴纳商业税的。

大朝会从早一直开到晚上。

一系列的变革相继在勤政殿被一条一条提出,又一条一条论证。

皇帝只负责搭好框架,里面具体的实施细则,由内阁和六部下去慢慢琢磨。

散朝后的昭武皇帝背着手带着李位去了皇太后那。

自从皇帝立了皇后,并纳了两位贵妃。

皇太后郑淑薇就像被打开了什么奇怪属性,不断的想要往昭武皇帝的后宫中塞人。

一方面,按照礼制,皇帝的后宫中,正常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还是要配齐的。

这里的三宫六院只是形容,这个制度是清朝规定的。

再一个,昭武皇帝是如今皇室正统的唯一独苗!

他老爹厚坤帝当时“鬼迷心窍”独宠郑淑薇,其他女人一个没有。

大臣不是没劝过,但老爹那莽劲...不提也罢。

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帝常常莽在一线,受了不少伤有关。

郑淑薇也只给厚坤帝生了一个子嗣周永琪。

还好是个皇子,要是个公主,偌大的天下崩的更快!

郑淑薇虽然很享受先帝的独宠,哪个女人希望分享自家男人?

但轮到儿子昭武皇帝的时候,郑淑薇巴不得皇帝一次性找个百八十个女人好开枝散叶。

现在的帝国皇室,虽然凭借着昭武皇帝和外挂的一系列操作,如日中天。

但没有子嗣和人丁不旺就是如今皇室的隐雷,不知道啥时候就会爆咯。

也因此,昭武皇帝立后纳妃的时候才如此好说话。

自从杨、左、薛三人嫁入宫中,每天都会被皇太后郑淑薇拉去聊天游玩。

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莽夫老爹在一起时间长了,

反正结婚后,皇太后就经常语出惊人!

洞房花烛那天,皇太后的贴身太监就向皇帝偷偷塞了一本小黄书。

左边是插图右边是文字讲解,这给昭武皇帝雷的,这还不算!

选秀结束后,郑淑薇甚至安排了几个年轻靓丽的宫女到皇帝寝宫,名其名曰教学。

虽然周永琪也知道,这些东西在古代中国是规矩,但还是言辞拒绝了。

忧心的皇太后才会让贴身太监给皇帝带“教材”。

昭武皇帝自小由皇太后带大,她可知道皇帝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雏。

但周永琪的灵魂已经换人了!

后世经过各种老师的教学,周永琪啥不懂?

什么步兵、骑兵某某热...咳咳..跑题了。

反正洞房那晚,昭武皇帝绝对是经验丰富......

第二天向皇太后敬茶请安后,皇帝前去处理国务,三人就留在太后身边。

等晚上皇帝过来的时候,太后看自己眼神相当不对劲。

就连三女看自己也是脸色微红。

之后经过李位的打听皇帝才知道,三女把闺中密话都向皇太后交代了。

此时的皇宫,李位执掌东厂,虽然没啥战斗力,但打探宫中消息却手到擒来。

......

来到后宫花园,太后和三女已经在摆满御膳的餐桌上就坐。

皇帝问了声好以后坐入主位。

“好了,陛下到了就用膳吧。”

太后说了一句就拿起筷子夹菜,众人也都开始就餐。

这样坐在一起吃饭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

自从皇帝大婚后,每天都要和皇太后一起用晚膳。

杨博雅不愧是大妇,举止端庄又不失年轻人的活泼。

而左乐萱则是大大咧咧,想吃什么夹什么。

薛思楠就有些畏缩了,毕竟出身摆在那里。

还好,杨博雅和左乐萱也没有欺负人家。

甚至每次两人还会带着薛思楠一起玩,有时候看着畏缩的她也会开几句玩笑缓解一下。

昭武皇帝对于三人入宫后的表现很满意。

食而不语是很好的习惯。

三人用膳期间都没怎么说话,这一点让昭武皇帝颇不习惯。

等到用餐结束,撤下餐具后,喝着茶的几人才开始聊天。

“皇儿啊,如今帝国一统,内阁是不是该按祖制轮换了?”

听到太后的话,昭武皇帝有些发愣。

这太后自从还政以后就再也没有发表过关于朝政的言论。

怎么这一次蹦出这一句?

而且,如今的内阁首辅可是杨博雅的爷爷杨潇执掌。

当着人家的面要换人家的爷爷,会不会不太好?

太后的话也不无道理,按帝国的规矩,内阁首辅最多干10年,而且连任才有可能。

杨潇在先帝时期就担任了最后一届的内阁首辅。

昭武皇帝上台后,也没有换咯。

如今都德康八年了,按年限来算已经是超标了。

而且,杨潇毕竟年事已高,再继续担任内阁首辅确实有点不合适了。

昭武皇帝这久也有了一些念头,只不过杨潇确实厉害。

每次皇帝交代下去的事,他都能按质按量的完成。

但,太后在今天这种场合说出这样的话,有什么深意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