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密室议事(一)
1634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海雾如巨浪般涌向五洋城。潮湿的水汽中夹杂着咸腥的海风,给这座新兴的海港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城主府深处,有一间不起眼的密室。白天这里是个普通的书房,但到了夜晚,就会化身为最机密的议事之所。此刻,烛光在密室中摇曳,映照着满墙的舆图和密密麻麻的情报文书。
李修然正在查看最新送到的情报。这些纸张有的来自京城,有的来自边境,甚至还有从满清内部传出的密报。每一份都经过特殊渠道传递,用独特的暗语书写。
突然,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传来。这脚步声很有特点:虽然轻盈,但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沉重感。
\进来吧,老大人。\李修然头也不抬地说道。他太熟悉这个脚步声了。
脚步声的主人是孙承宗。这位当朝重臣,此刻一身布衣、风尘仆仆。他的面容因为长途奔波显得有些疲惫,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刀。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糟。\孙承宗一进门就开门见山。他从怀中取出一封用特殊方式封存的密信,\皇太极已经开始大规模调兵,根据细作回报,不出三个月,就会有大动作。\
李修然终于抬起头,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凝重:\具体细节?\
\根据细作回报,\孙承宗快步走到挂在墙上的舆图前。这幅图非常特别,不仅标注了地形地貌,还用不同颜色的绸线标记着各种军事部署和商路。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快速点了几下,\满清在这几个位置屯集了大量粮草。而这里,\他又指向另一处,\驻扎了精锐骑兵,全是从八旗中精选出来的。\
就在这时,第三个人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门口——卡洛琳娜。她手中拿着一份用特制墨水写就的密报,那是来自她在海上情报网的最新消息。
密室内的气氛越发凝重。三人围坐在一张古旧的红木圆桌前,桌上摆满了各地送来的情报。烛光在他们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为这次秘密会议增添了几分紧张感。
\北方的形势比我们想象的更严峻。\李修然一边说一边在一张特制的羊皮纸上做着标记。这张纸上画着一个复杂的关系网,记录着满清各个势力之间的关系,\皇太极这次不同以往,他是要孤注一掷。\
\为什么这么说?\卡洛琳娜敏锐地问道。她的海盗生涯让她对危机有着异常准确的直觉。
李修然展开一份密件:\看这个粮草调动的数量,远超过普通的劫掠所需。再看这些部队的编制......\他指着密报上的一串数字,\每个牛录都配备了两倍于往常的战马和辎重。这说明他们准备打持久战。\
\不仅如此,\孙承宗站起身,指着地图上几个关键点,\皇太极调集了大量工匠,在这些地方建造攻城器械。他们还从朝鲜搜罗了大量火器和火药。\
李修然的目光在地图上快速扫过:\他这是要一路打到京城啊。\
\但更让我担心的是朝廷内部。\孙承宗的神色越发凝重。他取出一份密折,这是他离京前收到的最新消息,\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前者以周延儒为首,后者以曹化淳为代表,两派争斗不休。\
\这些人......\李修然冷笑一声,\在这种危急关头还在内斗,真是......\
卡洛琳娜突然插话:\情况恐怕比这更复杂。\她展开手中的密报,\根据我的海上情报网传来的消息,有人在暗中挑动两派争斗,而这个人很可能与满清有关。\
李修然眼前一亮:\说下去。\
\最近半年,有几批商人频繁往来于京城和盛京之间。表面上是做丝绸生意,实际上......\卡洛琳娜指着密报上的几个名字,\这些人都是满清的密探。他们不仅给两派传递消息,还输送了大量银两。\
\离间计!\孙承宗一拍桌子,\让我们自己内耗。\
\正是。\李修然站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个尘封已久的铜匣。这个匣子是他多年来收集重要情报的地方,用特殊的机关锁保护。
\这里面,\他轻轻打开匣子,\是我这些年收集的所有重要情报。包括满清内部的秘密,也包括朝廷各派系的底细。\里面密密麻麻的纸张上,记录着令人惊心动魄的秘密。
卡洛琳娜凑近看去,只见其中一份文书上详细记载了东林党和阉党重要人物的弱点、把柄,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你们看这里,\她指着一段记录,\周延儒表面上是东林党的领袖,但他的侄子却在暗中与曹化淳有金钱往来。而曹化淳表面效忠皇帝,实际上......\
\够了!\李修然打断她的话,\这些证据我们暂时留着。现在最重要的是制定应对之策。\他在桌上铺开一张白纸,\我们必须在几个关键点上同时发力。\
他开始快速书写,笔锋如剑:
援助毛文龙巩固皮岛防线
提供新式火器和充足弹药
部署海上力量策应
建立可靠的补给线
调停朝廷内部党争
揭露满清的离间计
利用掌握的把柄施压
寻找两派中的明白人合作
说服崇祯改变某些致命决策
通过汤若望等亲信进言
制造机会让他亲见真相
提供确凿的证据支持
布置江南防线
加固重要城池
储备军需物资
建立预警系统
\最关键的是说服陛下,\孙承宗叹息道,\但这也是最难的。崇祯皇帝虽然勤勉,但性格刚愎自用,一旦认定的事很难改变。\
\所以我们要换个方式。\李修然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不是直接劝谏,而是让他自己发现真相......\
\要说服陛下,必须抓住他的心理。\李修然站在烛光下,投在墙上的影子显得格外高大,\崇祯皇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勤勉。\孙承宗说。
\多疑。\卡洛琳娜补充。
\还有......\李修然意味深长地说,\好面子,渴望成为一代明君。\
他在密室中来回踱步:\所以我们的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让他产生怀疑;第二步,引导他自己发现真相;第三步,给他一个台阶下。\
\说说具体怎么做。\孙承宗来了兴趣。这确实比直接劝谏更有可能成功。
李修然取出一份密函:\首先是周延儒的问题。我们掌握了一个重要情报:他私下里对几个心腹说过,'皇上年轻,还需要我们这些老臣辅佐'。\
\这话说得没错啊。\孙承宗不解。
\是没错,\李修然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但如果这句话是从一个小太监口中传到皇上耳朵里,再配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细节,比如'周大人常在私下议论朝政'......\
卡洛琳娜眼前一亮:\明白了。以崇祯的性格,一定会暗中注意周延儒。\
\正是。\李修然继续说,\第二步更关键。我已经让人准备了一批账册,记录了周延儒和他的亲信们这些年来的一些'特殊收入'。这些账册会'不经意'地出现在御前太监翻检奏章的桌上。\
\这些都是真的?\孙承宗问。
\当然是真的。\李修然说,\我们要用真材实料。只是这些证据原本分散各处,现在不过是把它们整理在一起,让真相更容易被发现罢了。\
就在这时,卡洛琳娜突然想到什么:\对了,说到御前太监,我们在东厂那边的关系可以派上用场。\
她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这是王德化给我的信物。他虽然只是东厂的一个小档头,但正好负责监视朝中重臣的家眷。\
\妙!\李修然赞叹,\我们可以通过他传递一些消息。比如周延儒的侄子最近在秦淮河畔某个院子里的活动......\
\等等,\孙承宗突然想到什么,\那个院子,不是曹化淳的人常去的地方吗?\
\没错。\李修然意味深长地说,\而那里不仅有歌舞升平,还经常进行一些见不得人的交易。等这些消息传到皇上耳中,再配合那些账册......\
\高明!\孙承宗不禁击掌,\这样一来,不仅能打击周延儒,还能牵连出曹化淳。\
\但最重要的是第三步。\李修然正色道,\当崇祯发现这些真相时,一定会震怒。这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他一个台阶,让他既能惩治奸佞,又不失帝王威严。\
他走到书架前,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奏章:\这份奏章是我们要让忠臣们联名上递的。其中既指出了朝廷内外的危机,又对症下药地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关键的是......\
\说到了皇上的功劳。\卡洛琳娜接过奏章看了看,\说他'圣明洞察,及时发现奸佞'。\
\不错。\李修然点头,\给足了皇上面子。等他在处理了周延儒和曹化淳之后,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推行一系列新政。\
\说到新政,\李修然从案头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书,\这是我这些天拟定的《天启新政十二条》。\
孙承宗接过文书,仔细查看:\军政、吏治、税收、屯田......每一条都切中要害。\
李修然站在舆图前说道:\这些改革必须同时进行,互为表里。首先是军政改革......\
他指着辽东区域:\第一,整顿边军。以毛文龙的皮岛为基地,建立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我已经让卡洛琳娜准备了新式火器和训练方法。\
\具体是什么火器?\孙承宗问道。
卡洛琳娜取出一张图纸:\这是我从欧洲带来的最新式火铳设计,射程是老式火铳的两倍,而且更准确。另外还有这种新型火炮......\
她展开另一张图纸:\重量更轻,但威力更大。最重要的是,我们改进了装填方式,速度能提高一倍。\
\第二,\李修然继续说,\整顿军饷制度。我们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军需供应体系。\
他展示了一份详细的账册:\每个卫所的军饷直接由户部发放,经过三道审核,确保不会中饱私囊。同时,就地设立军需仓库,由专门的军需官负责。\
\这些军需官怎么保证他们不贪污?\孙承宗问出了关键问题。
\我们会采用双重制度。\李修然解释,\一方面,军需官由当地商会推举,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不会贪小便宜。另一方面,设立巡查制度,定期派人清查军需库存。\
\高明!\孙承宗赞叹,\这样既保证了供应,又能预防贪腐。\
\第三,\李修然指着江南地区,\设立新式军工厂。我们要打破江南集团对军需产业的垄断。\
卡洛琳娜补充道:\我已经联系了几位欧洲的工匠大师,他们愿意来华传授技艺。只要给他们合适的待遇和地位......\
\这个好办。\李修然说,\可以让他们以'客卿'的身份在新建的军工厂任职。不仅有优厚的薪俸,还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军政改革之后,\他翻开奏章的第二部分,\是吏治改革。这才是最难的部分。\
孙承宗叹息:\是啊,积弊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我们要用特殊的方法。\李修然说,\首先是建立新的考核制度。不再单纯看升降迁调,而是要看实际政绩。\
他取出一份表格:\我设计了一个政绩考核表,包括民生改善、地方发展、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每项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
\这个好!\孙承宗仔细查看表格,\这样就不会再出现那种只会讨好上司的官员了。\
\但光有考核还不够,\李修然继续说,\我们还要建立一个特别的监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