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梧云珠婚事八福晋侍疾(六)
三月十四,延禧宫。
八福晋正给对外报病的惠妃侍疾,一勺一勺的喂药,“惠额娘,四嫂说了,没了布琳,还有莫日根。比起布琳,莫日根更胜一筹,梧云珠值得更好的。”
惠妃受不住药苦,摆手止住了八福晋喂药,直接端过药碗一口闷了。
捏帕擦着嘴角,轻蔑地远眺钟粹宫方向,“那是自然!莫日根知恩图报又念情,比布琳强多了。何况,纯禧的出身,不比荣宪差。”
“四嫂说,已经让十弟妹去信来京的纯禧姐姐了,纯禧姐姐对这事儿很看好。人还没到京城,就托十福晋去四嫂府上探口风;恭亲王这两日进宫探望太后,也没少替莫日根说好话,还去大哥府上探望了两回,诚意满满。”
闻言惠妃难得露出了笑容,扯扯嘴角,“纯禧这般上心,梧云珠将来,必能圆满。”
“莫日根性情好,本领高,靠自己过了选拔,当了三等侍卫。往后娶了亲,定能更上一层楼,梧云珠也能时常来探望您,您啊,就等着重孙满地跑,过过旁人羡慕不来的四世同堂的好日子。”
惠妃心里一松,气色红润了不少,转而问起了布尔和的情况。
“额驸(赵振毅)昨儿就出京赴任了,三嫂、四嫂这些日子没少探望,布尔和顾及腹中孩子,倒也没郁结于心,正安心养胎呢。”
八福晋端来茶,惠妃漱了口,柔和地看向八福晋,“弘历有些日子没来延禧宫,良妃想的紧,明儿你带他和彦麟来延禧宫,让本宫和良妃瞧瞧孙子。”
“是。”八福晋得了话,喜滋滋地回了府。
弘历蹦蹦跶跶跑过来,“额娘,额娘回来了,弘历想你。”
八福晋俯下身,“好儿子,额娘也想你。”好一阵稀罕过后,方对着五岁的弘历细声叮嘱,“明日你乖乖的,和彦麟一起玩,等你梧云珠姐姐的婚事定了,册封你为世子的诏书也该下来了。”
“额娘放心,儿子会的。”弘历蹭了蹭八福晋的下巴,眨着星星眼瞧她。
八福晋心都软了,“好好好,额娘的弘历,最乖了。”
胤禩有些恰醋,没来由泼了盆冷水,“梧云珠的婚事,和册封世子,是两回事儿。”
八福晋凤目凌冽,“你知道什么?惠妃娘娘让弘历和彦麟一块去延禧宫,就是认了弘历的身份。等梧云珠的婚事定下来,定会帮弘历在皇阿玛面前说话。明年,弘历就六岁了,我想让他以世子的身份入尚书房就学,不行么?”
“行、行,怎么不行。”胤禩嘴角一抽,尬笑两声,连连点头。
只要不翻张氏的旧账,不拿弘旺说事,你说啥都行。
“弘历,到练字的时候了,该去书房了。”打发走弘历,胤禩轻笑出声,握住八福晋的手,拉她一起坐下,“荣妃这回,可是给咱们和隔壁都做了好大一件嫁衣。”
八福晋想了想,觑着胤禩的脸色,缓声劝道:“不管做了多大的嫁衣,四嫂总没忘了咱们。胤禩,我还是那句话,你争归争,有些伤阴鸷的事儿别做,就当是给孩子们积阴德。”
她不知道三嫂、四嫂谋划了好大一盘棋么?但只要三嫂、四嫂没忘了帮她要好处,不伤及自身利益,她还是希望大家和睦相处的。
因着皇阿玛明里暗里的打压,胤禩这两年在朝堂日益艰难,性情有些阴沉沉的,她都有些看不透胤禩了,总惴惴不安的。
弘历的世子册封下来,她至少能安心两分——世子象征着传承,只要皇阿玛愿意册封,就说明皇阿玛还没忘了八儿子这一脉。
胤禩听出她的声音有些发紧,知道她担心了,坐起身来捏捏她的手,“放心吧!这一大家子人呢,我不会乱来的!”
后院这一块,他和四哥哪个不是投鼠忌器?但凡有别的选择,就不会破罐子破摔。
日暮时分,宜修打发走后院众人。
院内小池旁的柳树低垂着细长的枝条,桃花则竞相绽放,将院角装扮得如同云霞般绚烂?春风拂过,夕阳又给院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橙黄色外衣,柔和而静谧。
春风温柔拂面,池水波光粼粼,正巧一尾鲤鱼跳出池面,咬下荷叶尖,看的宜修心花怒放,好心情地接过绘春递来的鱼食,“春日到了,花开艳,鱼也跳的欢。”
这样的日暮,本该静谧恬静。
“福晋、福晋。”绣夏小跑着过来,压低着嗓子呼唤投喂的宜修,生怕坏了福晋的好心情。
宜修缓缓挪开视线,不经意问:“什么事?”
“八福晋说,事儿成了,她替弘历阿哥谢谢您,还说,等弘历阿哥去了尚书房,希望弘晖阿哥多多照顾。还送了一匣子珠宝,和两套翡翠头面,奴婢收入库房了。”
宜修跺了几步,揉了揉眉,“惠妃老谋深算,她这一病,皇阿玛对她、对梧云珠的关注,又添了几分。昨儿宁楚克也受封和硕格格了,啧啧,不愧是四妃之首。”
“惠妃娘娘聪慧,可也少不了您和三福晋的配合。”绣夏奉承了句,又咬耳私语:“奴婢看,八福晋高兴的很,倒是八爷,态度模棱两可。”
宜修笑着摇了摇头,“八弟,随他去吧。本也没指望他掺和进来,有八弟妹相助就够了。”
绣夏点点头,笑道:“福晋心有沟壑,自是早有成算。”
宜修笑着摇了摇头,便吩咐保姆嬷嬷:“夜色将至,带明曦下去洗漱,记得多给她漱漱口,一嘴的奶糕味。”
胤禩在宫中耳报神极多,她、三福晋、荣妃、惠妃之间的龃龉的事,只怕前脚出,后脚便传入了廉郡王府。
按宜修的想法,当今时局,胤禩绝对扶不起自己的派系,康熙对他的打压无处不在。
康熙和太子父子矛盾早就到了爆发的边缘,越是这个时候,胤禛越不可能和太子翻脸。
而胤禩想要抓住机会再起,必定要先沉寂下来,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随便出头的。
胤禩早知他是因为势力太大招了圣忌,胤禛都外出公干了,他更不能冒头引起太子和康熙的疑忌。
不划算,会表态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