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白袍再现!
距离梁萧出营已过一日。
上一回,他是从兰陵出兵,在右贤王大本营的西边劫粮,这一回却是往东边大幅绕道,一路清除敌军斥候,不断逼近琅琊。
梁萧此行除了劫粮,还要亲自勘察地形。
上回劫粮成功,也离不开他提前勘察地形,因地制宜,顺天应时。
雪天,白袍白马,对地形了如指掌,将士齐心,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目前他的实力依旧弱小,还不是与匈奴决战、与西秦翻脸的时候,提前了解地形尤为关键,有助于将来粉碎匈奴人的入侵。
此役缴获的战马超过四万匹,也将有助于江北组建骑兵,选育马种。
只要占领右贤王大本营所在的这片草原,以后就可以让骑兵过来训练和喂养现役战马,再将徐州境内更安全的草场腾出来养马。
草原上,鸿鹄一马当先,梁萧一枪刺死一名斥候,挡住敌骑的去路。
转眼间,五名匈奴斥候饮恨于梁萧之手。
梁萧让惊夜枪减重二十斤,再把一些干粮交给另外带来的两匹备用战马,鸿鹄追人的效率确实大幅提升,体力消耗也明显减少,有利于长时间作战。
七千白袍,兵分七路,梁萧的先锋千骑一路开道,相当顺利。
匈奴人还未反应过来,也没有料到梁萧还敢从东边赶来劫粮……
秦勋同样志得意满,率众出击,不断逼近右贤王的主力大营,就在敌营南方五十里处安营扎寨。
此时右贤王深知军队士气低落,而且还要分兵保护粮草,当然不利开战,因此也不敢全军出动。
现在,他对秦牧已经不具备任何优势了,包括兵力,决战取胜的希望渺茫。
秦勋和梁萧两路配合,西边又有秦牧安排的五千骑兵日夜袭扰,负责佯攻,吸引右贤王的注意力。
右贤王连日损兵折将,本就严重缺少将校,约束军队的效率大不如前,只能让心腹将军土浑等人出兵驱逐西边的北疆骑兵。
“那梁萧真是贼心不死,我军无论如何不可能再被你劫粮!”
草原上,土浑坐镇中军,指挥上万骑兵驱逐北疆骑兵,又气又急,心里却在祈祷自己千万不要撞见梁萧本人。
江北的形势,正在往有利于梁萧的方向发展。
但匈奴单于和右贤王都不希望轻易撤兵,等待江南生变。
沛郡终于迎来了江南的流民队伍。
江南的百姓们了解梁萧的捷报之后,也更加安心,纷纷欢呼。
“武君威武!”
卓子房率领沛郡军队万人,来南方迎接,提前布置好了难民营。
“鄙人卓子房,时任沛郡郡丞,奉武君之命敬告江南迁居百姓:即日起开仓放粮,赈济所有迁居百姓,并一一安置房屋!先减免为期一年的赋税,明年视情况决定减免与否!”
“此后也会有专人向诸位讲解法规,望诸位好好遵守,不得哄抢、闹事,违者依法严惩!”
“诸位若是有意参加屯田,可以尽快报名,赶在春耕结束之前还能再开垦荒田!”
“武君向百姓承诺:只要勤劳肯干,一定能有一口饭吃,而且有望发家致富!”
……
卓子房的一番宣讲,配合梁萧的威名与减税措施,可信度无限拔高,成功安抚了担惊受怕的江南百姓。
人们感激涕零,高呼:“武君仁义!”
沛郡,成了他们的希望之地。
卓子房等人心中暗喜。
如此,沛郡人口即将扩充到六十万,有了足够的劳动力,促进沛郡发展!
哪怕光是屯田种粮,以沛郡周边的土地,养活六十万人不成问题,毕竟现在的沛郡可是郡城,有更多的辖区可以垦荒。
这些江南百姓拖家带口进入难民营之后,家中青壮年纷纷报名屯田,只求能够赶紧找到活计,顺便拿点补贴。
这一天,秦勋率众回营休息。
秦昭柔来到襄贲,去见了爷爷和大哥大姐。
“爷爷,那个……唔,武君人呢?”
秦昭柔发现梁萧不在,脸上的微笑瞬间消失不见。
“他又率众出击去了,你再等等!”秦牧一脸激动。
“爷爷,您在戏耍自己孙女么……”秦昭柔委屈得要哭了,她这一路来回奔波几次,就没见过梁萧。
“小妹,就在这里休息休息,安心等他回来吧。”这一次秦勋是罕见的严肃。
秦昭柔无奈,只能答应,又看向秦雨薇,见她魂不守舍,连忙安慰:“姐姐不必担心,爷爷已经不勉强你嫁给他了。”
闻言,秦雨薇涨红了脸,一时间无言以对,心情更低落了。
早知道当初就该勉强一下的……
秦昭柔看在眼里,只道姐姐又被爷爷的逼婚,更心疼了。
江南。
两匹加急飞马冲进京城,激动报捷。
“镇东将军、武君梁萧配合车骑将军秦牧作战,率众深入敌境,前后斩首敌兵接近四万人,烧毁粮草超过十万石,缴获战马超过两千,斩杀牛羊战马超过四万头,特来报捷!!”
京师再次震动!
以司马家为首的世家大臣们,皆是如坐针毡,像吃了苍蝇屎一样难受。
毕竟司马凌云都是抗击匈奴有功,受封镇东将军。
若是否认或者打压梁萧的功绩,武帝一定会以此做文章,不给他们好脸色。
欧阳家豪宅内。
欧阳熙的父亲,耄耋之年的家主欧阳太公,看完欧阳熙的来信,紧闭双眼。
欧阳太公的次子、乐尊的胞弟,户部侍郎欧阳亭,面露不悦:“爹,熙妹这是向梁萧妥协了么?要知道,那屯田政策可是波及到了咱们江南的欧阳家,咱们的田价都降了一成!”
欧阳太公叹道:“但是她说得对,就算欧阳家再有不满,也不该去做司马家的挡箭牌……咱们每年只是损失个几千两银子,又不是不能忍受,何必为了司马家与梁萧处处作对,反而因此触怒武帝。”
欧阳亭顿时语塞,道:“也不无道理,咱们不如先做做样子,喊喊口号,别真去帮司马家冲锋陷阵,平白无故惹一身骚……”
欧阳家意识到武帝慢慢重视梁萧,又不愿做司马家的马前卒,暂时决定适度观望。
只说不做的手段,他们再擅长不过了。
不过,廉价书籍给门阀的垄断知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欧阳家众人依旧敌视梁萧,并无好感。
御书房内,武帝龙颜大悦,满面春风。
台下,太子梁杋,二皇子梁栻,小公主梁清霜,各怀心事。
“你们说,这一次父皇该怎么封赏梁萧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