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把江寒的家乡变成墓地
江寒往皮卡车里装了一些三河县的特产,比如说三河腊麻鸭、山木耳、十足全蝎。
正准备出发呢,县旅游局长崔永军打来电话。
原来,崔永军是想蹭江寒的车。
崔永军与省旅游局规划处副处长约好了,下午见面谈一谈三河县旅游发展的事情。
哪知道今天早上,司机告诉崔永军,那辆老吉普车又坏了,送到了修理厂。
旅游局的吉普车与林业局长张留根那辆一样,都是三年前汽车营裁撤时送给三河县的。
局里还有一辆面包车,车况很差,说不定跑到半路上趴窝。
崔永军知道这几天江寒就要回京城,所以就问问他今天走不走。
崔永军是江寒抽调进县委组织部的第一个直接领导,江寒就算是今天没准备走也得提前出发。
“江寒,你把车开到三河县花瓷艺术中心,我在这儿等你。”
十分钟后,宋诚把车开到地方。
进入花瓷艺术中心,崔永军和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坐在一个茶桌前品茶。
这名男子是这里的老板,叫袁六福,是三河花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花瓷兴于唐代,又名“唐代钧瓷、黑唐钧”,因所产的黑地、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而得名。
唐玄宗尤其喜欢这里的花瓷,并用花瓷做成宫廷腰鼓,因此花瓷被称为钧瓷之源、汝瓷之母、官瓷之祖。
遗憾的是,随着历史演进和朝代更替,一代名瓷繁华不再,相关烧制技艺一度失传。
恢复花瓷烧制技术的人,正是袁六福。
袁六福高中时曾跟着舅舅学烧瓷,那时才知道花瓷曾经的辉煌和历史地位。
从那时起,袁六福便对花瓷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收集花瓷瓷片,一发不可收,并不断与钧瓷、汝瓷等制瓷人士沟通请教,学习花瓷的知识。
收集了近百片花瓷残片之后,袁六福开始对花瓷更进一步地研究,分析残片,弄清成分,查询相关记载,积累图文资料,寻找相对完整的经典器型,为恢复花瓷技艺作了充分准备。
刚开始,他满怀信心地为花瓷立窑、拉坯,试釉,但是开窑后,却是一堆堆的碎片。
好多人劝他放弃,而袁六福坚决不肯。
袁六福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后来转让了,一心一意投入到花瓷技艺研究之中。
苍天不负有心人,袁六福终于完美还原了花瓷技艺。
江寒知道,袁六福今后的成就非同小可,他成立了团队,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创新器型,屡获大奖。
最后,袁六福让三河县的花瓷烧制技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着花瓷走出国门,并成功进入国礼名单。
但现在,袁六福正处在事业的低谷期。
他复原了失传一千多年的技术,制出了精美的瓷器,但还没有打出名气。
花瓷烧制技术还只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袁六福还只是市级非遗传承人。
袁六福的汽车修理厂已经转让了,资金都花到了花瓷艺术中心的建设上。
建花瓷艺术中心,当时的县长刘庆来承诺过,要给袁六福一定奖补。
因为这个地方一旦建好,各级领导来三河县最起码有参观的地方。
袁六福把花瓷艺术中心建好了,刘庆来却不提奖补的事情了。
花瓷艺术中心建好了,袁六福却陷入了困顿。
花瓷的名气还只是限于高平市,本地人的消费水平和审美意识都达不到。
崔永军和袁六福从小在一个村长大,当了旅游局长之后对他很是关照。
县旅游局经常被大家戏称为第二接待办。
外地来的,不管是来开会的,还是领导邀请来的,只要领导打招呼,都是县旅游局来接待和陪同。
来的都是客,走的时候多多少少都得表示一下三河县的心意。
所以,旅游局每年都有一笔商务往来的费用,其实就是购买礼品。
崔永军把袁六福的花瓷艺术中心作为外来客人参观的首选之地,把花瓷作为必送礼品之一。
“江寒,你帮着看看,这几套茶具,哪个更好?”
江寒这才仔细鉴赏起来,和其他瓷器一味追求轻、薄不太一样,花瓷浑厚、坚实、古朴,沉稳大气。
黑底上有蓝、白色的斑花,像浪花,又像液滴,或规整,或飘洒,或流淌。
大都随意点抹,纵情泼洒,无刻意之气,无规律可循,超然洒脱,自由活泼。
花瓷,真正体现了盛唐气象。
“我看这套不错!斑花看起来像一片雪花,背景一片黑色。如同黑暗的天幕上飘下一朵孤独的雪花,有一种禅寂空灵之美。”
崔永军说道:“我也觉得这套好。老袁,给我拿五套。”
江寒说道:“给我也拿五套。”
崔永军想一块儿付了,江寒说道:“崔主任,咱们公私分开。你是公事,我是私事。”
崔永军也不和江寒客气,知道这小子不缺钱花。
“袁总,今后我们恐怕要经常合作了。”江寒说道。
“江秘书别这样叫,我也不是啥袁总,你叫我老袁吧。”
“黄沟村的伴山房和其他民宿,全部搞好,差不多有二百多间房,平沟村的木屋也差不多有三百多间,每个房间都要配上一套茶具。我先在你这里预定五百套茶具。”
袁六福心中一喜,这一下子就卖出去500套!
江寒马上给黄自强打电话,让他明天到县城花瓷艺术中心看一看,订五百套茶具,先付一半款子。
民宿合作社已经成立了,本来是叫黄沟村民宿合作社的,但一考虑到还要把平沟村的木屋包进去,所以就起了一个名字:三河县民宿合作社。
合作社带有民间行业组织的属性,按照公司模式来运作。
黄自强拿出他打工当小老板积累下来的30万资金入股,其他村民也都以五千到五万元不等现金入股。
黄自强要把江寒过去已经投在黄沟的钱算一算,江寒拒绝了。
因为江寒已经是公务员身份,不能入股任何公司和组织。
过去的投入,就算是对家乡做贡献了。
作为民宿,要想突出特色,必须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不管是建筑外观或者是室内装修都要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
这样的民宿才算是当地生长出来的,才具有生命力。
花瓷,必将成为三河县的一个文化符号。
江寒决定将来三河县的民宿都要体现花瓷元素,茶具、餐具、装饰、摆件,全部采用花瓷技艺。
条件成熟的时候,让袁六福把花瓷制作现场放到黄沟村,让游客参与花瓷制作,增强旅游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江寒的打算,崔永军还不知道。
看到袁六福激动得握住江寒的手不放,崔永军感到江寒真够意思!
今天把江寒叫到这里来,只是想蹭蹭他的车,把花瓷茶具带上。
哪知道江寒一下子就预定500套花瓷茶具,这完全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啊。
把茶具装到车上,宋诚载着江寒和崔永军直奔省城。
……
夏众集团中部区域中心总部处在绿城最高的写字楼上。
章泽宇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面匆匆而过的人流、车流。
“章总,聂大师来了。”一个女秘书走过来,声音柔媚。
“哦,请进。”
章泽宇转过身,一个身着中式对襟衣、脚蹬黑布鞋,腕带佛珠、手拿核桃的人缓步而入。
“章总,江城一别,三年未见。一切可好?”聂大师笑道。
“都好,聂大师气色不错,是不是又有大手笔了?”
“也不算是大手笔,我在龙城市策划了一个旅游活动,引起了轰动。”
“看来我请您来是对了。聂大师,你知道我想在三河县做什么?”
“粗略知道一些。在高平市建水泥厂,在三河县开发旅游。章总是想让我做三河县野坡的旅游策划和规划。”
“我爸春节后要到三河县去考察,我想请章大师陪同。并且聂大师要提前去野坡考察。”
“我想知道野坡旅游开发,您的打算和重点是什么?”
“江寒的家在黄沟村,嘿嘿,”章泽宇来到一个地图前,点了一个地方:“我的重点,是在黄沟村和野坡林场。”
“聂大师,你是国学大师,也是风水大师,你一定有办法,把黄沟村和野坡林场变成墓地!”
“章总,变成墓地?这怎么旅游?”
“聂大师,国外有一种旅游类型,叫做:墓地旅游。金字塔、泰姬陵、拉雪兹神父公墓不都是游客如织吗?”
看聂大师一脸不解,章泽宇道:“做墓地旅游的前提是,有墓地。我们的目标是:把黄沟和野坡变为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