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科研循环
刘元这段时间虽然每天都修炼,但更多的白天时间,都是泡在实验室,制定工作方案,分析设计实验,并指导完成相关实验。
根据课题组的情况,他把两边课题组的分工和责任也进行了规划。
京医大这边的科研实力比较强,刘元是负责整体规划、关键难点攻克、全局把握。主要负责科研成果的汇总及提炼。主要是科研论文的投稿、专利的申请等具体流程。当然,更重要的,刘元是负责课题的申报,给课题组获得资源!
另两位博士研究生是负责大的实验方案实施,有时候也会提出一些创新性的实验方案和刘元讨论。并负责学术论文和专利等的最终撰写审理工作。
其他几位硕士研究生和提前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主要是完成指定的小实验和分研究内容,负责科研论文和专利的初稿撰写、图片制作、细节修改等工作。
如果把刘元比成实验室课题组的主干的话,博士研究生就是主要枝条,而硕士研究生就是叶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开花、结果!
而黄埔院士等主要人物,则是课题组这棵大树的根了!
有了这些果实,那么课题组就可以继续利用这些果实去申请资源,获批项目,获得科研成果、各种奖项等,进而录取新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这就是科研的循环,也是科研界课题组主流的循环模式!
之前刘元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时候,自己仅仅是一片树叶和一根枝条,看不到科研课题组的全貌!
很多时候,刘元也和同学们一样,抱怨为什么导师抢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什么明明实验是自己做的,论文要挂别人的名字?为什么……
甚至他之前还和硕士同学一起,在小木虫论坛发帖子,不让别人报考自己的硕导,说硕导抢实验室的成果堆积到自己身上,并且成功晋级为杰青。却在小木虫招到了大量的嘲笑声,原来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试想,哪一个杰青或者黄江,能自己每年发十来篇论文?又能获得十几项专利?又能有好几项成果转化与研发?!
读了博士,刘元见到了更多的这种资源倾斜,更大的课题组资源倾斜。
就像是京医大这样的院士课题组,院士只是一个名号,负责拉项目拉经费,养活大家!而像九州重大项目、重点项目这样的高级别项目,除了院士级别的才能涉及,其他的还很难染指!
而这些项目拉过来之后,就是分配给各个课题组,紧锣密鼓地去布置工作,去落实,去运行,去完成!
这就是科研的循环!
现在刘元也融入了这种循环,也认识到了这种循环的好处!
博士研究生,借助于这种循环,可以很快地完成科研任务,很快地出成果,适应这种流水线作业。
硕士研究生,更是可以很快地进入课题,避免了自己在科研荒原上的摸索时间。同时,帮助撰写论文、翻译论文,更是为了更好地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掌握技巧。
而一些提前进入到实验室的本科生,通过实验室的资源,加上自己的努力,甚至可以自己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者九州专利。并以此为基础,申请一些九州级别的奖学金,来赚取更大的利益!
不过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用这种循环,有些领头人,自己太自私自利,给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分配资源过少,只考虑自己垄断资源,分配不均衡,引发了一系列矛盾。
更有甚者,同一个实验室的因为抢论文、抢专利,闹得不可开交,甚至直接翻脸,举报到了学校、校外、甚至借助于网络发酵!给学校和学院以及实验室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可以说,这种举报,杀人一千,自损一千八,胸中的一口恶气是出了,但真是对自己的前途没半点好处!
中医大目前刘元也是采用这种模式,区别在于刘元手下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比较少,目前是和唐宇轩一同管理!相当于刘元和唐宇轩共同负责这个课题组!
最开始刘元想直接把京医大的模式照搬过来,但和刘芸希及唐宇轩商量的时候,刘芸希也是面露难色,
“刘元啊,我们的平台和京医大不能比啊!说实话,我们只是一个杰青团队,而别人是院士团队!”刘芸希自嘲了一番,“更何况,我们能够吃到的蛋糕太小,资源还是不足!”
唐宇轩也是沉思着点了点头,“目前我们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数量也是有限,现在估计也只能分成两个课题组,如果再细分,根本没有人手!”
“是啊,现在九州限制了博士招生的名额,我现在每年也只是有三个指标,还都是很紧张!唐老师……”刘芸希指了指唐宇轩,“等他上了博导,也可以指导博士生时,我们的课题组会好一些!”
刘元听着,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按照学校现在的条件,如果想指导博士研究生,必须先评上博士研究生导师。
而评上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条件主要就是副教授职称和一些科研成果等材料。
现在自己是讲师,如果自己今年能拿到一项九州基金,再加上中州优青,再加上一些论文,明年可以破格副教授!
这样一算,那后年,或者大后年,就可以上博导了?
想到这里,刘元心中一喜,脸上也洋溢起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