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李泰的小金库
“长安到川蜀的道路需要多少钱?”李承乾可没有这么大的胃口,这段路不长,直线距离只有两百余公里,李承乾可是知道想要修通这条路有多难,估计造价不会比洛阳到徐州的道路便宜。
“初步估算大概需要百万贯上下吧!”盯着李承乾,李治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可不敢把价格说得太高,要不然直接把李承乾给吓跑了,他就麻烦了。
像李承乾这么财大气粗的可不多,估计也只有李明达了。可是李明达的钱却不那么容易往外掏,这么一大笔钱没石天的点头可不行。
李治的报价让李承乾的嘴角忍不住抽搐,开什么玩笑,你这是打算把我的东宫给卖了啊!
但是这事还不能拒绝,如果李治撂挑子不干了,这条路想要打通,再推上十年也办不到!
“现在我能给你拿出十万贯,这已经是东宫的所有积蓄了。明年开春和立秋之时我再各给你挤出十万贯,这已经是东宫的极限了!
过几日就是小兕子的大婚了,各兄弟姐妹这几日都会回来,三日之后我组一局,大家一起聚一下。
到时候你在宴会上将这事提一下,跟他们合作开发一下他们封地内的矿山,到时候五五分账,也算他们为大唐的建设做贡献了!”
三十万贯肯定不是李承乾的所有,但是能拿出这么多,已经出乎李治的预料了。
李承乾过不了多久就会去西域,到了那边,花钱的地方就多了,李承乾必须留下一部分在手里周转才行。
不过李承乾能帮他组这个局,李治还是很高兴的。随随便便弄出十来个矿,挖上几个月,这几十万贯的缺口也就补齐了。
……
李治在忙着为西线筹钱,李世民则是忙着数钱。
一封电报,让人抄了李泰的小金库,李世民越看电报上的数字脸色越黑。
两年的时间,近四十万贯的资金,李治修路,李泰却抠抠搜搜的只拿出来一千贯钱,这让李世民失望无比。
他对李泰的宠爱可谓是宠冠诸王,可是到头来,却宠成了这个德性!
瞅了一眼跪在面前的李泰,李世民冷着脸道:“青雀,你在东域存了这么多钱,打算做什么用?
朝廷修路,民部拿不出钱来,所有亲王公主无不慷慨解囊。你存着四十万贯钱,却只拿出一千贯为朝廷出力,你让那些亲王公主和朝中大臣如何看你?如何看你母后?
待大桥建成,道路修通,那是要刻碑纪念的。到那时,一应捐款之人以及捐款数量,都会公之于众,你让沿途百姓和过往行商如何评价于你?”
李世民被李泰气得头痛,这儿子算是废了,如果不是李明达大婚在即,他真想把这儿子发配就藩去。
之前嫌他不会赚钱,现在倒是会赚钱了,可是不会花钱。
胸怀利器,杀心自起的道理李世民是清楚的,李泰手里的钱多了,现在他在,还能镇得住李泰。等他嘎嘣一下之后,身怀巨款的李泰难免会生出非分的想法!
李佑成不了大事,即便是阴宏智活着,李佑也成不了大事。
李泰就不同了,他身边的谋臣武将可不少,手握军权的薛万彻就走的跟他很近,有钱有兵,那是会生大乱子的。
敲打完李泰,李世民长叹一口气道:“你的工坊商行可曾缴税?”
商税执行三年,大唐的所有商人,无一例外,都是要缴税的。
之前还有人提议,免了石天的税,后来被石天拒绝了。这事过后,长孙皇后带头,皇家的产业开始缴税,然后朝廷的工坊也开始缴税了。
上行下效,李承乾紧随其后,自西域商行建立,一分钱的税款没拉,全部按时上缴,世家勋贵们也只能乖乖跟着缴税了。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还是挺佩服的,她这一手,就让民部当年的税收直接翻了一番。于是民部就四处盯着那些工坊,谁家敢偷税漏税,立马将人关进大牢那可就不是补税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相比专利法,大唐的商税法起草的速度和完善的程度效率是极高的。敢偷税漏税,补缴税款和罚款,工坊负责人起步就是一年的徒刑。
李世民清楚李泰是没有缴税的,如果按时缴税,他不可能等到现在才知道李泰手里有这么多产业,有这么大的盈利。
之所以提税,李世民是打算把李泰的产业全部收缴了。断了李泰的念想,对李世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骨肉相残的事情,李世民经历过,他不想让他的儿子再经历一次。
李世民倒是不至于把李泰送进去,抄了他的金库,收缴了他的产业,这事也就差不多了。
“父皇,缴税之事儿臣并不清楚,都是下面的人负责的,想来是都按时交了吧!”
李世民东征了两年,李泰就在平康坊享乐了两年。长孙皇后敲打他一次,他能在魏王府里老实上两个月。再个月过后,依然是纸醉金迷,这操作把长孙皇后都看傻眼了。
李泰的产业没有缴税,李泰清不清楚对李世民来说并没有区别。
李泰指使人漏税,那是打长孙皇后的脸,那也是丢皇家的脸面。
如果不清楚,那就是李泰无能了,这么点产业都管理不明白,他还能干什么?给他一个县令他都玩不转!
李泰话音未落,李世民跳角一翘道:“既然你无心管理这点产业,那就全交给你母后吧!让她帮着你打理,这样你也可以专心做学问了!”
李世民这话一出,李泰傻眼了。
让长孙皇后接管他的产业?那还是他的产业吗?只是这情节好像在哪里似曾相识过!当初李承乾的产业就是这样没的吧!
当着李泰的面,李世民直接让人请来了长孙皇后。两人你来我往,几句话之后,李泰的产业就挂到了内帑的名下了。
至于那四十万贯的巨款,也顺理成章的进了内帑的账户。
这钱内帑是不能动的,李世民留着还有用。西线要立项,就得经过三省六部点头。而这四十万巨款,就是李世民用来让他们点头的板砖!
李世民兼着尚书省尚书令,是六部尚书的顶头上司,但是这事想让他们点头,李世民还是要动些脑筋的。
工部不用说,这么大的工程,即便是李治来主持,工部也会举双手赞成,毕竟工部的阎立本在建桥之事上举足轻重。
兵部也会支持的,这条路修通,他们又可以去东南亚画圈了,他们可不怕仗多,就怕没仗打!
礼部、吏部和刑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这事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硬说关系,那就是西南之地开发,用到的官员会越来越多,吏部那边还是有些好处的。
唯一要说通的就是民部,让他们出钱的事情,他们总会有千百个理由。有这四十万贯打底,李治再卖点矿筹点钱,把花费降到民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事就成了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