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既空如物,相证如术
人怎么可能是最好的,人又不能够长久;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而其关键在于我们是如何了解它,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了解“自然”;
不空,就不能够有;虚怀若谷;
心隐万中,星斗填明;
但真正能够做到这样,不单只是去用嘴说的,也便是只有“空无”了;
空无才能多有;空无才能够让能量顺利地产生,变化出来;才能够不去阻碍这个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
一定要去认识到空无,以空为德;而不是去默认空无;
这是两回事;
不要把“空无”当成一种摆设;要知道我们现在眼前所能够看到的一切事情,一切的技术、技能、专业、特长,一切的物质情况都是“无中生有”的;
不要把“空无”当摆设,以其你拼尽全力,所有想要获得的知识、才智都在其中;只是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把“空无”当成了一种默认的方式;忽视了对于它的理解;转而去追求、迎合那些得以让你以后更好生存的事物;
一定是“空无”没有去阻碍,你才能够形成出属于自己的记忆,属于自己的逻辑能力;
所以,不要把“空无”当摆设;重要的事说三遍;可以研究透“空无”,就可以了解通这世界上一切你想要获得的东西。
以其想要去否认有神论、有控论,就是告诉他,“空无”的真相;即你的神也离不开这个;因为就是“道”嘛;谁能逃脱得了。
想要控制我,首先你得通过“空无”的这种不阻碍性才可以作用到我身上;就是这么回事。
而其因为是“空无”,所以究竟是谁想要发挥它的作用,因为是“空无”,所以,朴虽小,然天下莫能臣。
因为有形的事物,就只能够是作用于有形的事物上;对于“空无”这种事情,打上一万年,一亿年,也把它打不出一朵花来。
这就是“空无”的皮实性;打也打不坏,扯也扯不断;因为已经再没办法去作用它了;你所能够打到的,都是你给予的;你所能控制的……而我们确定自己真的能够控制“空无”吗;
而后,我们对于“空无”进行更深刻的思路式理解;更为深入的去了解“有和无”之间的关系;分别从有的角度,就是上面所说;再从“无”的角度去看待整个世界;去了解“它”那种自然的不异状态。
去了解,其中更为深刻的阴阳变化变通情况,往复情况,循环情况,物极必反、往来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情况。
即,有一来,就有一去;或者来就是去,去就是来;(能量的)变出就是变进,变进就是变出;想到变出,就想到变进;想到向左,就想到于不异中的那种向右;
质不同而道合;
即,能量的表现方式可能不一样,可能表现为空白,可能表现为物质;但是本质是一样的;就看我们如何地去“细易”;如何对所面对的“对象”加以理解;
因为都是“一炁所化”;无声、不动、无有而在的一种玄妙不异情况;所以,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即,这个世界上最高的智慧的那种不可被描述状态;其也是产自于“无”;
是“易”出了不同;好像是在区分一样;但其实就看我们自己怎么理解了。
甚至于,对于六道、轮回、中阴身等等,所有一切人所要去说明描述出的不可思议的知识点,都可以理解;
六道,就是对于“道”在往复的一圈周期性轮回中,把它当中的一圈划分为六种层面;就好像一个圆,六分法;就好像六经辩证一样;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对应出来的就是,天道、人间道、修罗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
一定都是以“道”作为依据;所以,具体怎么认知,就看我们自己了。
因为,对于“道”是个圆的这种理解方式,如此地周流往复,以其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因为都是在用不同的话语,描述同样的事情;
最终还都是出于对于“无”的理解,如此地去“法于阴阳”;
所以,知晓了“无”,这世界上的所有书籍,所有的文化、意识形态,随便去读,随便去理解;因为太灵活了;灵活易变到让人后怕;所以还是不要乱变的好;一定要有自己的“本”。
因为其中的原理便是都来自于此;想跳出三界,你就去用能够跳出三界的这样一种思路、想法和本事;即,不要给自己树立着相的概念;就看我们具体是要如何定义自己了;是打算要从什么样的角度去思考了;
甚至于,我们心经所描述出的“无意识界”等等,可能他们都不太理解;其实也不存在理不理解;都是“自然”而已;而也应该是有“无无意识界”,或者说“化境”,等等各种各样的词汇;其实无论刻不刻意去思考、去假想、遐想;都是属于“自然”的状态而已;
而能够有意识地作出一些改变当然也好;但其实无论再怎么样,你都还只能是你而已;只是思想上的可能是会有一些稍稍区别性的理解;那就是,所要去基于的底层逻辑;
相由心生;境由心生;
都是看我们要怎么去思考,我们的“观念、观点”底层的境相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事物状态中。
我基于闹市中的思维,就是闹市中所要更加彰显自己的吆喝声;
我于静谧的森林中,当然就是会用到那种毕竟宁静小声担心会打扰到别人的想法了。
而我于“空无(自然)”中,那我就去讲我所看到、理解到的有关“(自然)空无”之类的话语;
即,哪怕是“空相”,也便都是理解出来的;想不想、思不思考,其实都不会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因为我们便是肯定也一直保持在那种“无意识界”中,只是再次基础上,着相进了不同的事物状态中。
那么, 就是说,此时我所描述的“空无”,到底是有意识,还是没有意识;很难去讲,因为这些事情,无论我们想不想、死不思考,它(即我们的自然)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不增不减;不怠不慢;
觉得有没有变化,都是一念之间而已;
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而当然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更不去增加这样、那样的带有对立性的观念,那就“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即,它即不存在想,也不存在不想;既不存在动,也不存在静;
而有所相关的便是,究竟是要看我们要“着相”进何种的自然层级中;去查看到一种什么样的循环往复情况;
即,这才是会让我们陷入区别的一种状态;
而对于还有更多玄之又玄的词汇,以其想理解就去理解,不想理解就听听他是怎么说就好;毕竟万变不离其宗;尽量还是不要把问题搞复杂了;越清晰、越条理越好。
知道“自然”是怎么样存在、怎么样作用的就好;剩下的都是我们自己对于其人生的一种自行发挥;自矩遇迹便是;谈恋爱、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赡养老人……去从事就好;尽量不要去给自己留下遗憾。
从宇宙诞生到毁灭,这么漫长的世纪里,人就才能够活上一次;即,为什么这里我们又不大愿意去提“轮回”;
而即使,发现了事物“周流复始”的这样一种情况,而既然自然界的规律就是“往复、周流”;那么就是说,也许在几百年后,你又可以以另外的一种视角复活过来;但那时也便都已经物是人非。
能够珍惜当下和眼前,还是要尽量去珍惜的;
而我们要知道,从宇宙诞生到毁灭,也不见得会有石头能够化身成为“人”;不要看我们现在满大街都是人;但其实“物质性”的事物更多;
要化生成为“生命”;其难度可谓不高。
那么,既然我们知道了“道”是周流复始的这样一种情况;即,其在阴阳的变化中,循环往复;会有物极必反的这样一种情况产生;
那么,“中阴身”所要描述的是什么;可以不用去查阅资料深追;而就眼前的这三个字;按照阴阳的往复变换情况,我们也能够知道,其所要描述的就是物质性的“阴”;
以整个阴阳的往复过程来看,我们是可以将其化作一个圆或者环的;阳为能量,阴为质量;而如果“人”是阴阳相生而来,那么“中阴身”就是说“物质”;
即,带着中阴身,就是说由“物质”所运化;
即,人是需要经过纯粹的物质变化才能够变成人;
就好像,我们吃进去食物,然后转化为男子女子的精血;可以继续生育。
所以,我们是怎么来的;是人生出来的;但人体是如何生长发育而来的;
靠吃东西长大的;肯定不会是凭空变大;那么所吃为“物质”;后在体内,将物质运化为可以继续进行繁衍的细胞;如此的繁衍。
那么,人在吃进去食物后,是如何在体内循环,才能够变成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呢。
我们可以不太懂,而就只用“阴阳”的方式去整理这些理念;
人体是阳,为能够进行“变出(阳)”的能量体;
那么我们知道,只有当阴(变进)时,才能够提供给我们能量;因为能量肯定不会是凭空就有的;
而既然,如何人体是阳;那么,就是说,我们需要摄入“阴”;才能够达到令阴阳交替相生的状态;即,“阴”就是说,提供给生命所需的营养、动力的这样一种描述方式;为“变进”。
因为只有当我们首先能够将食物、营养“变进·变通”进体内后,身体里才能够迸发出能量。
即,我们在想要“变出(阳)”时,起码也是要以“变进”作为动力基础的;因为只有在“变进”后,才能够“变出”;
这是一项基本原则;
也没有说是,我们加入了不一样的理论在其中;而就只是在讲述相互之间的变通情况。
而知道了这些;继续往下看;也便是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我们摄入的事物为“阴”;
那么,既然这个“(变进)阴”是要帮助我们身体生长,那么,它就要作用于我们身体当中的内部;
而就我们的“身体”来看,外、表、右、高,为阳;
里、内、左、低为阴;
这些都是我们之前有简单分析过的;
而既然,外、表、右、高为阳,那么,这个“阳”它想要发挥作用,就是的“位于”里、内、左、低这些“阴位”,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
同样的,“里、内、左、低”为阴;则“阴”便是要位于“外、表、右、高”的区域,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
就好像,心脏为“火、阳”,所以,是要处于“里、内、左、低”的这么一种胸次当中;才能够不断地去发挥出它的作用。
那么,知道了这些,我们就知道了,其我们为阴的“食物”,需要能够作用于我们的身体,便就是要像“阴”一样作用于我们的身体里;
那么,它既然是“阴”,最后所要被消化、分配进的就是“外、表、右、高”这样的阳位。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食物中的“阴”才能发挥出它的效用。
这是一条我们的思路;
另一个天地规则则是,我们暂时先放下对于人体的理解,而就只投入进天地间的规则是如何运行的;
即,只有当“阴阳”能够循环、相互往复时,才能够表现出一种“有物可动·有物可用”的状态。
因为“阴阳”它们俩,本来就是能够相互变换的“一气”;这点我们可以后续再具体推论。
算了,还是现在推论吧;
即,一切我们看见、可感的事物,都是需要“空无”的不阻碍性才能够完完整整的存在出来;
即,事物的运动,没有阻碍,它才能够表现出它的移动、或滚动情况;这是一点;
另一点则是,“空无”这种什么都没有的状态,是不会去刻意阻碍和藏垢于己的;
其为,不会阻碍;另一点是,不垢;
无阻,不垢;不会随意加减。
这是我们简单分析到的两点;
那么,在回归到“空无的变通”之中;
即,如果是存在事物,那么,它的“变出”就“等量”于“变进”;
即,我们看到的,就是和我们没看到的这样一种事物是没有区别的;那么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变出”部分,一定是有给予让这种事物“变进”的这样一种情怀在其中的;
就好像我们在大街上随便看到一块石头、一顶雪糕桶;即,这件事物它能够对外存在出来,就是说,有一种供给给它赖以存在的“变进”能力在其中;
即,对于空无而言,我们所看到的变出(阳),一定是有一种变进(阴)与之配合。
那么,其在空无中,就是说,能够变出多少,就是因为变进了多少;因为空无不会随意加减。
即,其空无的“等量”概念;变进等量于变出。
这也是我们许多“守恒”定律向我们描述的类似一点。
即变进和变出等量;
另外的,其变进和变出“同质”;
因为“空无”不会随便去更改别人的属性;那么,就是说,即使我们所看到的眼前这个“变出”的世界再怎么多样,但其实也和它变进的状态是一样的。
即,我们从“有物”的对象情况,深入进了“空无”之中;了解到,原来一切的有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出来,都是因为“空无”没有去对它加以阻碍;
那么,如此,此时我们所面对的“研究对象”;就会从“有物性的能量或者什么样、各种各样、多种多样的不同事物”中,转移到对于“空无”的研究;
即,我们察觉到了一切事物之间它们的那种“共性”;
是因为“空无”不阻,所以一切事物才能够顺利表现出来;
而在这样的一种“共性中”;我们便是会知道,即一切“变出”的事物和“变进”的事物,是“同性质”的;
因为“空无”不会去篡改事物的属性;
举个例子,就好像,能量和法力同样是玄之又玄的事物;但是统统都是具有着,这样的一种共性;
即,因为“空无”才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况;但“空无”却是不会去改变,能量和法力各自之间的区别的;
那么,就是说,当能量和法力分别于“空无”中,变化时,其二者看似不同;但其实总体的;对于“空无”而言,变出、变进的能量和法力;却是没有不同的;
即,这个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还是在于,我们所查看的“对象”;
即,如果我们依旧是把“注意力”放在“有物”的能量、法力上;那么,二者看起来就是确实会是不同;
但需要了解到的是,即,其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对象”已经深入到了“空无”当中;
而就是说,其无论外界的世界如何复杂多变;但其整个世界“根源性”上的本质,则便就已经需要去用更为深层次的“空无”对一切作出判断;
即,这是最为“不异”的底层逻辑;与我们期望看到的高纬度、高层次为截然相反的理念。
即,我们此时的问题在于,认识到了空无,但却依旧是把注意力放在“能量和法力”以及种种“有物”的不同视角上。
即,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空无”的重要同源性;那么,就只需要去对“空无”加以深刻了解;在空无中,发现事物的“同源·不异”性;
而不是要将“能量和法力”这种不同的有物,套用进“空无”中;
因为对于空无而言,我们变进拿一只桃子和拿一个苹果;其在空无中,变出的就依然是一只桃子和苹果;它不会去改变,我们赋予它的属性;
但其实,此时的我们却是对“空无”加以了概念、对象性的误判;
即,我们此时研究的并不是“空无”;而是在测试苹果、桃子和空无之间的反应;
即,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依旧没能够“确定下来”;
因为此时我们是有知道苹果和桃子是不同的;而苹果和桃子、能量与法力为什么不同,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们想要出现,所存在的共性就是“空无”的不阻性;
所以,我们要以“空无”的角度,去理解它其中的道理;不要去想桃子和苹果、能量和法术什么的;因为对“空无”而言,在它其中的变出和变进是同一种事物,即,没有区别;所以,万事万物就是不会存在第二种事物体。
即,不是对于苹果和桃子、能量、法力而言,而是对于“空无”而言;变进、变出都是不异的。
苹果、桃子、能量、法力以及各种各样奇怪的超能力等等,都是都是同一种事物;不会具有“二致”;别无二致;因为都是“无中生有”只是模样不同,但本体却是一样的。
如此,我们就知道了“空无”为一切的最为不异的蒂源;
那么,在“空无”中,我们便是知道了,其想要变出、变进,变出和变进是不会被空无更变属性的;
那么,就是说,一切的万事、万物,它们都是没有区别的,为同一种“应空而来”的状态;
另外的,关于“能量”和“一炁·一气”之间的描述;奇怪的是,我们可以相信能量世界的统理性;但却无法接受后者的相关描述;甚至于觉得后者是虚假、是不靠谱的一种事物;
仔细想想,这不都是在描述同样的事情嘛;世界上的一切概括出来都是能量,那么和一炁、一气,这种也是统一所要去描述、讲述的道理有什么不同;
我们的脑洞有时候是真的很奇怪,而就只是换了个名称就好像不再认识了;而其能量和其他的言语描述方式我们都可以接受,只是因为已经有人将它们联系、相互翻译在了一起;
那便就由我来给大家翻译这些不同名称之间所要去描述的相同点吧;
全真的话,而既然叫做全真,那就是也已经不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假的事物了。
如此,依据于“空无”的不异性,我们也就是知道了“万物同源”;即,都为一炁所化;那么这个一炁来自于哪里;一炁来自于虚空;因为都是“应空而来”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变化。
即,这是,我们在面对“对象”时,需要留意到的;当然,也是时常会来迷惑我、使我在思考中感到困惑的。
而也,其实对于张口“能量”闭口能量这种描述方式的话;其我们到底是想要去拥有什么事物,才不断地想要去获得能量;
即,我们那是想要去追求和获得真理吗,不过就是想追求实力和势力和对于事物的掌控力、希望能够获得高人一等的心里状态而已嘛,我都不好意思点破你;不然你想要能量、想要那么大的场强、或者说人际吸引力做什么;
即,我们连能量如果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最好还是少提为妙;不存在什么能量不能量的,而就只是单纯地占有欲强和自己无法驾驭对于这种事物的态度罢了;
那么,知道了“空无”的这种什么都没有的特性后,我们也就知道了,如果想要“有物”;那么其我们就是要继续更为深入地去了解空无;
即,这里又出现了两种思维状态;
一种是,在我们通过“变通”的概念进入到“空无”中后,就直接开始了对于“空无”的研究;即,空无既不存在变、也不存在不变;即不存在动、也不存在不动;即,空无是一种很难去描述的事物形象;但也许是我们想得太复杂了;只不过是心里的困惑太大罢了。
即,这是我们对于“空无”的单独讨论;发现了其一切的“自然”性。
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渐地抛弃了对于曾经赖以变通的“有物”状态;而就只是跑去,单一地去了解“空无”的那种不确定性。
可这种状态,我们会发现,也依然是很难去长久的,毕竟我们每天都在眼睁睁地看着各种各样流动的事物状态;即,这种外界的变化,却是依旧会让我们心里产生疑惑。
那么,就是说,此时的我们,还并没有完全搞懂“空无”和自然物体之间的真正状态;而就只是发现了它们,应空而来;可是怎么来的不知道。
因为其我们对它们之间的感觉还是“对立”的;一个是彻彻底底的空无;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有物;
即,一个什么都没有,一个却有这么庞大一片自然的环境体系。
而也在“有”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大气和土壤就像是具有分割性的情况一样出现在我们眼前;
因为很显然,它们一个是“空荡荡”的,一个却又结结实实的。
那么,另一种是,因为我们知道了,事物想要变化出来,就需要空无的不阻碍性;所以,我们眼前看到了这么多的情况;即,都是因为“空无”已经变出了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它们;
但其实,眼前所有的事物想要“变出”,都是需要先“变进”;
即,这个世界是“应空而有”;可“空无”怎么样才能够变成“有”;
根据,我们前面两点;
一种是,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不异”的同源性;
即,万事万物皆“应空而来·因空而有”;并且,这个“空”它虽然是一种什么都不存在的虚空形象;但是,我们的这个“空”,它还不能够被确定下来它的“动静性”;不能够被确定下来它的“有无”性;所以,叫做自然。
即,这样的一种“空”中,我们虽然了解到自然,但我们却是无法了解到一切究竟是怎么样的;
但其,根据第二点,我们就又知道了;原来当我们着相进“空无”之中时,发现了世间不变的一种特性,但却忽略了曾经的我们是因为给予物体本体“变通”的情况才深入进来的;
即,是因为我们发现了其中“变中不易”的一种情况;当然也可以说是于动中发现了静、实中发现了虚,于变中发现了恒、常的一种状态。
可显然,我们还不够了解这样的一种状态;
那么,如此,我们就知道了,其上述中的一切事物本源虽然是“空无”,但“空无”却更是在描述一种自然的情形;因为它和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冲突的;
而其自性本空,于空无中“变通”;
即,这时就好像是在推理一道数学题一样;运用我们已有的逻辑,去慢慢地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