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扬镳(七)
喻宁就是否加入机构这件事想了一天一夜,加入机构有万般好处,但他更喜欢自由一点的生活,他不喜欢被人操控。
但黑市的雾元市场全被蕴财集团占据,这个机构手眼通天,他必须先调查清楚,可靠的话再加入也不迟。
昨晚他瞟了一眼船夫老头的记录本,上面会记录坐船来往的人员,大家都是用代号,里面没有真名,但有一个代号引起了喻宁的注意:板蓝根。
这个词在别的城市代表的意思可能比较宽泛,但在晟都可没那么麻烦。
晟都最大的连锁药房名字就叫“板蓝根大药房”,此人大概率是药房老板,又或是经常出入该品牌药房的病人,喻宁更倾向于前者,毕竟没有病人愿意对一个药房品牌抱那么大的热衷。
他白天走访了市区内所有的板蓝根大药房,终于在一家靠近医院的总店碰到了正在卸货的老板。
老板卸货时还用了能力,这种行为若是放在歧城,被人看到是会举报到市联的,轻则罚款拘留,重则得关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沙城的政策是“限制雾元”而不是禁止,只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且不干涉影响他人生活,并且定时向市联汇报等级和天赋,戴上市联分发的监测手环,就可以使用能力。
这些能力者仅限于已经向市联报备的人员,至于其他流浪觉醒者,没有权利在光天化日使用能力。
为了尽可能减少成本,这家店的所有服务人员都是老板的亲属,他和妻子也经常来照看店面,他们在整个晟都市共有十家店,其他九家都是分店,他拿股份分红,实际不参与店面经营。
没有人会嫌钱多,他本人是[离]级,在机构里算是半个管理者,既是老板又是员工,在买卖两道都很吃得开。
老板很有个性的留了条小辫,看上去约莫有四五十岁,大腹便便个子不高,蓄了一把胡子戴着圆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但是吐字非常清晰,对人非常客气从来不会斤斤计较。
喻宁悄咪咪溜到前门,戴上口罩装作来买药的客人大步流星走进店铺。
“您好先生,请问需要买什么药?”前台留着大波浪的女人赶紧下来招呼人,她见喻宁手上没有拎医院的检查单和拍片,知道他不是来买处方药,态度也没那么热情了。
“最近胳膊上起了星状红疹,听说有种药治这个特别有效,好像叫什么绿安口服溶液,我跑了好几个药房都没找到,你们这儿还有吗?”
能力者会生有雾元传染病,轻度症状表现为身上起星状红疹,官方发布的治疗药物为绿安、蓝舒和红觉,红觉是给高危病人用的,绿安国内只能在沙城的药店买到口服溶液,也可以选择去三甲医院接种。
店主脸色骤变,能来他店里买绿安的人少之又少,大多都是他认识的人,今天这个人他没见过,保不齐是京都来的调查员,又或是外地逃难的能力者,两者都不是善茬。
“哈哈,先生是外地来的?”店主满脸堆笑迎上去,刻意把喻宁往里面引:“能不能让我看看您身上的红疹,免得误判了病情,毕竟我们这里绿安的售卖需要严格登记的呀...”
喻宁身上自然没有红疹,虽说这种病是等级越高患病风险越大,但由于这在雾元界属于烫知识,等级高的能力者更会小心把控自己的情绪压力,失控的风险会尽可能降低。
而纵观国内外所有觉醒的五上能力者,大多数都出自有钱或是有权人家,从小就精心呵护着重培养,大幅降低了罹患该病的风险。
反而一些不怎么担心出问题的低等级能力者在生活中压力满满容易患病,而绿安的价格并不低廉,无论是去医院注射还是在药房购买,普通人承担不起多次购买的高昂价格。
星状斑疹本身并不致命,但如果长期不重视引起二阶段变异,最终变成更严重的肌肉糜烂坏死,甚至会波及体内器官,导致器官大面积出血,到时候这就变成了致命病。
“还要登记这么麻烦...”喻宁打了个幌子:“可是我今天没带身份证,不然我明天再来买吧,我还得去隔壁超市买点菜...”
喻宁转身欲走,老板又拦了上去,喻宁想不明白这家伙那么胖的体型,是如何在一瞬间就窜到自己眼前的:“等一下嘛客人,如果你急着用,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下这个新到货的‘小白灼’,效果和绿安是一样的,但它不需要登记,只是价格上嘛要略微高一些嘿。”
老板捏着手指把眼睛眯成一条缝,听到“小白灼”喻宁就知道他在打坏主意,这东西别的觉醒者可能不知道,但他可是清楚得很,是专门给被雾元侵蚀的五上能力者使用的,普通低级能力者怎么能随便使用,器官不得给熬没?
这黑心商家为了赚外地人的钱真是疯了。
白灼是绝不可能在市场上流通的,而且能用到这东西的情况很少,一般只有州府中心城市的市联才会配备一两支,为了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
而且这东西按每毫升收费,如果不是国家出资制造生产,这东西流入市场利润高得可怕。
宋茂煌有告诫过小喻宁,如果以后不幸得了雾元侵蚀,那就直接向当地市联暴露身份,让市联出手使用白灼救自己一命,虽然可能活不久,但好死不如赖活着。
他不想买这什么小白灼,但如果这黑心老板卖的东西终究会害死人,他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这老板就是看中沙城是国内唯一一处雾元合法使用地区,也是唯一批准药房售卖绿安溶液的地区,所以涌现了大量的国内觉醒者,这里觉醒者的比例要比其余城市更高。
而大多数外地来的觉醒者身份都是对外保密偷渡入城,买药时自然不想出示身份证,这时候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售卖一种新的“平替”药物,从中收取高额的“手续费”,从制药方到售卖方这一整条产业链都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