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白衣卿相19
了却一桩大事,顾爻心里轻松几分。
现在是天乾二十二秋,大约再有半年,宣帝就会因长期服用“仙丹”内里亏空,身体急速衰败,不得不选择太子之位人选。
若不是所谓“仙丹”给宣帝营造出他还龙精虎猛的错觉,今年宣帝也不会那般重发落了两个有能力的儿子,直接断了他们夺嫡的机会。
宣帝子嗣还算多,皇后所出长公主,二皇子和三公主为贤妃所出,昱王靖王分别为皇三子和皇四子,如今也无竞争力。
大皇子身体不好,早早选了个富庶封地分出去了。
七八皇子又都尚且年幼,不成气候,两位皇子生母的娘家又不是什么大家族,不存在外戚干政,扶持傀儡皇帝的可能。
哦,还有个五皇子。
逸王,袭云舟,醉情山水,喜爱种田,不争名利,早早的就被宣帝踢出朝堂的人物。
也是剧情里可是为数不多活到最后的皇子。
毕竟原剧情可是袭越波澜壮阔的一生,后面昱王靖王在封地豢养私兵,圈地为王,袭越御驾亲征,可是把这两位都搞死了。
顾爻思索了一下,最后应该还是二皇子和袭越相争,和剧情里差别不大。
宣帝发现自己身体不行的时候也没有过于迁怒,生死有命,这是这位戎马半生的帝王在战场上就知道的事。
只是人临到了,还是想活的,所以他才会去尝试那些所谓的“仙丹”。
宣帝是经过夺嫡之争才坐上皇位的,眼界还是有的。
也正是在此时候,宣帝就已经在暗中观察挑选继承人。
只是回头一看,就只剩下两位皇子可堪大任,一位是贤妃所出的二皇子,母家是百年望族,势力颇大,一位便是在朝堂上展露才华的袭越。
袭越的生母徐氏只是宣帝在行宫之中酒醉宠幸的一个粗使宫女,甚至在宠幸之后,宣帝都没有把她接回宫里。
若不是一朝得子,宣帝根本就不会想起这么个人。
之后还是皇后做主,把人接回宫封了个美人,在袭越五岁时就去了。
而后袭越就是在孺子室中由宫中嬷嬷带着长大,稍大些就去宫学中上学。
自小便看人眼色生活,见过的腌臜事,受过的磋磨数不胜数。
袭越天资聪慧,君子六艺学得精通,只是无人在意罢了。
年皇后作中宫之主,一查宫中还留着的孩子,就发现袭越年岁到了还没出宫,就奏请宣帝封了个王爷。
身为嫡母的皇后倒是也没为难这个自小没了母亲的六皇子,出宫该给的封赏和仆从什么的也没有半分克扣,甚至自己还稍微贴补了两件赏赐。
虽不说多用心,但是也按王爷该有的规格给了的。
也正是因为皇后没有为难过袭越,袭越继位后将这位没有嫡子的母后尊为了太后。
许是多年忽略这个儿子,宣帝也有些愧疚之意,给安排了吏部的官职,袭越也展现出他的能力,颇得宣帝器重。
那次江南之行,是去查盐。
江南私盐泛滥,官商勾结。
二皇子却担心他的私盐生意暴露,联合江南有私的官员,要把人彻底留在江南。
袭越回京,等来的却是二皇子的诬告。
二皇子弃车保帅,将私盐之事推到江南巡抚身上,更是借此告迟迟才归来的袭越包庇之罪。
而当时正值西南部族叛乱,二皇子的舅舅打了胜仗,叛乱又未结束,轻易动不得。
李家又是百年簪缨世家,根基深厚。
而且,贤妃与宣帝年少相识,是有情意在的。
当年若没有李家鼎力支持,今日这皇位,也不一定是宣帝来坐。
权衡利弊之下,没有半分背景,在朝中根基尚浅的袭越便成了那颗弃子。
就这样被轻飘飘撤了职,将此事揭过。
皇上如愿收回了江南盐权,顺便敲打了二皇子。
谁又会管一个被皇帝厌弃的皇子死活。
时移世易,人情冷暖,大多如此。
也是由此,坚定了袭越要争的决心。
他忍了下来,将他手上的所有证据藏起来。
只待来日,给二皇子的倒台添把火。
踏着皎洁的月色,顾爻知道,这天也该变一变了。
*
次日,西菱三皇子上书宣帝,提出互市。
宣帝在早朝后,于延和殿中紧急召见顾丞相,吏部尚书等多位肱骨之臣,还破例召见了顾爻。
有些想考校顾爻的心思。
看看这位他破例封的顾侍郎,能不能接的住他的恩典。
但能与这多名肱骨老臣一同议事,足见顾爻恩宠之盛。
无人知晓他们谈了什么,只听闻殿外小太监泄露的只言片语,几位大人似乎争执了许久。
直到日头西落,几人才从延和殿出来。
第二日早朝,顾爻得封,兼任互市监,全权负责与西菱通商事宜。
西菱有战马资源,每到冬日却粮食紧缺,这也是多年来两国经常发生冲突和小规模战争的主要原因。
而互市可以各取所需,大宣可以得到优质的战马资源,而与之交换的每年固定的粮食及茶盐等西菱所需的物资。
朱笔御批,圣言亲裁,互市一事已成定局。
入朝以来一直低调的顾爻,在这一事倒是出尽了风头。
完颜珏本就是西菱已经默认的王储,只等回国册封,自然是拥有极大的权利。
与西菱互市的事情,在西菱使团离京之前就初步定了下来。
洽谈过程异常顺利,顾爻多年构想,两人的宏图伟愿,都在二人一次次商讨中,一点点丰满立体,只待一步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