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51章 痛击我的队友

第51章 痛击我的队友

“好一个一夜害三贤!”张飞笑死。

实际上他也并不知道所谓的三贤是谁,但一夜嘛,谁不懂?

刘备反倒是沉默了下来,心里唏嘘不已。

作为一个老对手当然清楚当年曹操的理想,但可惜世事更易,如今之的魏公已远不是当初的大汉忠良曹孟德。

刘备甚至都有点羡慕曹操了,若是平复乱世,有此两子文采惊世,足以光宗耀祖。

可惜,曹操这条路的终点是容不下两个人的。

庞统看着这宛城事件的另一个主角,回忆了起来:

“张绣……是不是满门尽死?”

孔明点点头:

“曹贼三贤死于建安二年,后来建安四年张绣再降。”

“后来听闻四年前死于征乌桓路上,有子张泉卷入八年后的魏讽叛乱,满门尽诛。”

糜竺感觉自己没法理解张绣的想法:

“还不如来投主公,至少也能保全子孙后代不至于无人祭祀。”

几人说这些话时候益州三人只能宛如听天书一般尽量记在心里,同时心中暗惭:

久居蜀中又有张鲁隔断音讯,真不识天下英雄矣。

法正也忽然萌生起了斗志:计破张鲁,打通汉中,衣锦还乡归扶风郿县!

【“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这个是后世有人对孙权的称赞。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老板的肯定。

这两个评价堪称是孙权前半生最好的注解,毕竟十九岁上位,当时外有反贼内有叛臣,亲哥孙策之死还没查明白呢,另一个亲弟孙翊也被谋杀,称得上内忧外患。

这种情况下统合兄长旧臣,文拜张昭武尊周瑜,内外平定之后又击杀黄祖吞并江夏。

并且亲手启用诸葛瑾、鲁肃、陆逊等人,最终赤壁赢下曹操。

这个时期的孙权有孙策的影子,激昂进取,但手段又刚柔并济,所作所为完全当得起这个评价。

从历史上看,在周瑜身死之后,孙权的这个形态也完全结束,从进取开拓变成了绝不冒险。

但其实从历史的缝隙里也能窥见,这个时代的孙权大半是在被周瑜拉着走。

比如赤壁之战时,周瑜一番苦说劝定孙权决心抗曹,这让周瑜松了口气,然后要五万精兵。

但是孙权的答复是:公瑾啊,你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只有三万!多了没有!

咱们就先打着,我呢在后面给你坐镇,要是你打不赢,我就亲自跟曹贼拼了!

当时周瑜心里估计都懒得骂,江东多少兵我不知道?还跟曹贼拼了,是想留点兵好投降时候拉高价码讨点权利吧?

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副手程普和周瑜的矛盾也是人尽皆知,这个副手谁定的?孙权指的。

再比如周瑜制定入蜀二分天下的计划时,为了消除猜忌主动要求带上孙权的堂弟孙瑜,并提前答应让孙瑜坐守益州,事成之后自己回襄樊驻守北伐。

孙权表面上答应,然后反手就把江陵这个进攻益州的跳板借了出去。

以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俗语人尽皆知,情节上有夸大之嫌,但孙权在里面发挥了什么作用大家都清楚。】

“孙破虏可瞑目矣。”刘备一时间竟也生出了点艳羡。

张飞试探着问道:

“大哥也觉得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备含笑摇头:“阿斗效孙权失仁义,岂不是舍本逐末?”

庞统不屑:“不过一鄙夫而已。”

张飞好奇这个新称呼,诚心问道:“鄙夫为何?”

张松当仁不让站出来给益州增加存在感:

“未得患得,既得患失,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其人为了不失手中之得,便能无所不用其极。”

刘备略一回想,叹息道:“如何不是?”

庞统不理会这么多,只是看着光幕上聊到周公瑾时播放的片段,光幕上的男子英姿绝伦。

虽与记忆中的周瑜不同,但那股英气颇多相似之处,让庞统有些感怀:

“周公瑾真乃英雄也,奈何……”

至于是奈何天不假年还是奈何投于孙氏兄弟,庞统没说,但众人也都明白不重要了。

“若无周公瑾之才,何有我等今日?”

这个感叹来自于刘备,赤壁之胜他还是记得的。

刘巴直至此时才“啊”了一声:

“江东竟欲攻益州?”

张松笑笑反问道:

“子初莫不是以为主公所斩李异,乃是诬其罪名?”

刘巴一时间张口结舌,他一开始真以为就是随便找了个借口。

刘备笑笑将此事按下。

……

“东吴孙权不似人君,周瑜有英才而不遇英主,苦也。”

李世民一开口就是一记AOE,不过臣子们也都习惯了。

或如房玄龄这样听之任之,或如长孙无忌夸赞陛下说得对,或如侯君集称其亦不如陛下万一,或如……

“陛下之言略显刻薄,有亏君节!”魏征不卑不亢起身。

李世民冷笑,丝毫不惯着:

“爱卿欲事如孙权之主乎?”

此言略为诛心,魏征脸色一红,张口欲言被侯君集拦了下来。

“魏秘书,此非朝堂,大家闲言臧否旧史乃是君臣亲近同乐,何苦计较?”

杜如晦等也过来打圆场,才好不容易平息下来。

不过好在李世民也就嘴上说说,虽然闹得不太愉快但也没动用权限的意思。

李世民现在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包括容人上也是一样。

而且想法与杜如晦相同,这魏征既然能被光幕提到,想来应该是有能力的。

只是不知道能力体现在哪里?

随即李世民思维跳了一下:

才能总不会是体现于这轴的不行的脾气上吧?

【而我们都熟悉的那个“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的江东之主,便是孙权的第二个形态。

这个时期的孙权饱经战阵,作战经验之丰富,作战水平之不稳定,无人能比肩。

坑关羽,战合肥,烧刘备,抗曹丕,胜石亭。

能以三万对三万斩首一万,能以十万败八百留美名。历经大战十余次,小战不可计数。

这个时期的孙权反覆倾危,反复横跳能跳的队友心累。

五年四降四叛,左右逢源,从大魏吴王一直跳到了吴国大皇帝。

而要说孙权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那只能说张文远伱坏事做尽……

开个玩笑,其实归根结底的问题还是在江东的兵制上,世袭领兵制这种价码是曹刘都开不起的。

孙策依靠它团结了最早的江淮旧臣,孙权将它允诺给江东豪右,由此将江东捏到了一起。

这个兵制让江东的士卒们带上了私人性质,也因此孙权一辈子从没输过本土防御战。

但这一制度也让将领们养尊处优,绝不可能主动身先士卒攻城拔寨。

由此让孙权梦断合肥,成就了张文远小儿止啼的威名。

北伐的野望被张辽直接摁死,也促进了孙权的迅速觉醒:

曹操打不过,队友还捅不死?

但实际上逍遥津主动断后的孙权尚有三分英姿,此战算不得生涯之耻。

曹丕死后曹叡继位时,孙权锐评:曹丕不如曹操的万分之一,而曹叡甚至连曹丕都不如。

这话听起来犹如关二爷的“观汝乃插标卖首耳”。

结果公元234年正在打合肥的孙权听闻曹叡带军来援合肥,毫不犹豫的带兵望风而逃。

很多人预想过的东线吴魏皇帝相争、西线诸葛司马相抗这种华丽剧情并没有上演。

星落五丈原只能让人徒呼一句奈何。

而诸葛武侯之死也让孙权的人生彻底翻到了下一篇章:

老悖昏聩。】

虽然光幕中大舅哥的处世格言很让人恨得有点牙痒痒,不过刘备同样看得很开。

大舅哥都传笑千古了,自己还苛求什么呢?

成都市内昭烈庙烟火袅袅,千八百年忌祀后人仍念。

赵云仰头盯着兵制看了看,倒是很快明白过来:

“江东此举……兵权反而成了家产,苟活方能享富贵,横死则恩宠俱消。”

赵云甚至都能想象出来江东的小将领们打仗是个什么情形了:

你居然敢先登夺旗这么拼命?有儿子吗?长大了吗?经历过战阵吗?会抓山越吗?

一旦有一项没有,你就要考虑一下横死于战阵的话兵权会不会被褫夺强占。

“原来如此!”赵云想起来那个挺招人喜欢的甘瑰,明了道:

“难怪如今江东甘宁如此难过。”

“孙伯符时厚待江淮老臣,孙仲谋时厚待江东豪右。”

“结果甘兴霸时运不济,俱不得也。”

庞统长叹一声点点头:

“故而在公瑾帐下时甘兴霸乃是智将文武双全。”

“而到了那濡须口之战时,被令夜袭,只剩勇武,文智再无用武之地。”

他在周瑜帐下时与甘兴霸共事过,对于这个状若水匪但文武兼备的益州将颇有好感。

张飞不放过任何一个嘲笑的机会:

“就这还说曹丕不及其父万分之一……我看大舅哥亦不如其兄长十万之一。”

庞统则是拍了拍孔明的肩膀:

“孔明,还真是被连累了一辈子啊。”

孔明只能默然,将一些不够君子的想法深埋心底。

虽然还有很多半懂不懂的,但法正看完自己亲手抄录下来的文字,心中已经有所猜测:

“孙权竟然提兵十万去围杀八百人?如此胜之不武?”

刘备几人愣了一下对视一眼,随即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孙权浓度爆表,本来是想三人穿插着来,但写了两千字感觉笔力不行,可能还是挨个来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