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小猪陛下
【豪强的全称应该是豪强地主。
西汉一朝真正的分水岭是武帝。
在推恩令之前,诸侯国林立,皇帝仅手握十七郡。
在推恩令之后,汉初诸侯国时代结束,汉朝才真正意义上进入了中央集权时代。
汉武帝能在帝位上大展宏图,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文景之治留下的良好底子。
现代对于文景两位总有一种误解,总觉得文就是文弱,似乎这两位在位时只要直接开摆无为而治就完了。
但实际上首先启用酷吏的恰恰就是汉文帝。
启用酷吏的原因是什么?极大原因就是豪强难治。
《酷吏列传》居首位的就是文帝启用的郅都,从记载中可以一窥当时豪强风貌。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
聚众三百余户,在诸侯国已经能无法无天,使得诸侯王要求助于中央平定,豪强之生猛可见一斑。
而郅都之后,景武二帝陆续启用酷吏,《酷吏列传》有名有姓者合计十位,记录中最常见的字眼就是族灭、灭宗、诛杀、豪氏、豪桀等等字眼。
可以说皇权与豪强的厮杀,在文帝时就已经正式开始了。
为什么能豪强能崛起的这么快?
诸侯国的权力多层分级是其生长的土壤。
汉初频繁的天灾是其生长的养分。
比如仅文帝一朝二十三年,风水旱震雹饥蝗等有记载的合计二十六次,平均一年一灾还有多。
普通的百姓只要遇上一次灾年,一个弄不好就是破产,留下的就只有被乡里豪强兼并一途。】
刘备孔明等人的面色有点肃然,甚至连那李二凤的夸耀之语都暂时懒得搭理。
只有张飞在那里哼哼唧唧:
“这才多少日子,这怎么就要成天可汗了?”
张飞最近多读书,自然明白可汗是个什么称号。
能打的让胡人遥尊可汗并加个“天”,谁不羡慕?
张飞更是遥想,要是等北定中原,自己也去打胡人,不知能不能也打个称号出来?
那光幕文字中的宇宙大将军听起来就不错嘛。
庞统倒是有点羡慕:
“汉初群雄并起,说得倒是不错。”
“如那公孙弘,少时海上牧豕,四十而学,结果十年内封侯拜相。”
“首开以丞相褒侯之先例。”
一时间厅内俱是艳羡的叹息声。
逢盛世,遇明君,一展胸中抱负,封侯拜相荣归乡里。
但凡是个读书人就不可能不羡慕如此人生际遇。
尤其是他们这群生逢乱世,遇到刘备前常叹有才不得用的读书人。
张飞被扰了兴致,高声道:
“何须嗟叹?我等只要襄就大业,何须羡那公孙弘?”
这说的倒是没错,张松左右顾盼,他选的主公果然没错!
孔明也是摇头轻笑:如今以成都为中心,北上有汉中,东进有荆州,何愁大业不成?
庞统则是转了下眼睛想起来一人:
“翼德可知,汉初亦有一人,白身一役封侯,福荫子孙。”
“啊?”张飞苦思,即使如舞阳侯樊哙也是南征北战不知凡几。
庞统慢悠悠道:
“其子孙孝昭皇帝时官至宰相,其妻为太史公之女。”
这么一说张飞脑内便对上了一号人,面色甚至充满了嫌弃:
“军师说的可是那赤泉侯杨喜?”
“分项羽之尸而得侯,吾辈武人不屑也!”
庞统大笑,拍着张飞胳膊道:
“翼德还真是个好志气的,不过说的无错,就如弘农杨氏也只是尊这杨敞为一世祖,而不尊杨喜。”
刘备与孔明笑着看庞统与张飞的问答。
刘备很欣慰:“翼德读书颇有效果。”
“毕竟如今有书本。”孔明也很是欣慰:
“翼德近一年所读之书,若是以简牍记载,三辆牛车都未必装得下。”
“印于书册,重不过一斤,即使行军打仗亦可随身携带。”
随即孔明抬头继续看光幕,他同样很想看看,自己较为熟知的这段历史,在后世看来又有什么不同?
……
“这后辈认知倒是奇怪,文皇帝如何不能杀伐果断,征战四方?”
长孙无忌一边疑惑一边不轻不重的拍了一记马屁,之前光幕已知,陛下逝后谥的便是文。
李世民果然眼睛有点眯起来:
“少时崇汉武之功,如今方知文帝之难得。”
杜如晦亦是摇头:
“文弱之词……实难苟同。”
“君子亦有六艺,臣每月亦要与玄龄去骑马开弓,强健体魄方能体力充沛。”
“文与弱有何关联?”
房玄龄亦是点头,只觉得这后辈对于文人是不是有所偏见?
【小猪皇帝执政的时候对豪强下手更狠,手下酷吏人才辈出。
并且相继推出了盐铁专营、财产税、徙陵、统一铸币权等等政策打击豪强。
但宏观上来看,小猪之后的皇帝并没有他的强硬手腕,并且接手的是一个已经被武帝折腾千疮百孔的汉帝国,反而加速了豪强的坐大。
首先是算缗告缗令。
算缗钱最早是刘邦为了重农抑商弄出来的,但在吕后执政期间就被废弃。
随后的惠文景三帝百姓日子过得还算舒坦,商业也就开始跟着繁荣。
武帝多有宏志,这些志向都需要政策来完成,而政策落地又需要钱,所以算缗又被重新翻了出来。
在后世看来,算缗告缗令并没给小猪带来多少钱,反倒是极大的摧毁了商人的信心,迫使豪商们逐渐放弃商业,努力向拥有土地的豪强转变。
其次是盐铁专营之策。
武帝和昭帝时的盐铁会议十分有名,会议上推崇民富的桑弘羊与推崇经济放任的儒生发生过数次激烈辩论,同样也是代表着中央权的皇权与代表着地方权的豪强的一次激烈的碰撞。
桑弘羊毫无疑问是中央的代表人,而与之辩论的六十多名儒生则是来自于曲阜等地,名义上的经济放任实际上就是在为豪强地主张目。
最终盐铁专营被武帝铁腕强压执行了下来,但在小猪死后,儒生、旧豪强与新官僚地主三者重新联手反扑,最终桑弘羊被杀,霍光与这股反对力量合流,盐铁专营名存实亡,反而成了地方豪强压迫百姓的新武器。
霍氏集团更是因此成为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三位一体者,率先达到了豪强大族的巅峰。
第三个重要的政策是开太学。
这个政策是跟独尊儒术配套的,钦点大汉朝官方教材,并对年轻人加以培育,让他们成为汉朝的预备役官员。
甚至小猪陛下还亲自下了《劝学令》以求贤明,希望这群读书人不要不识抬举,赶紧来为大汉朝发光发热。
西汉时的太学相较来说还算正常,不过有穿越者之称的王莽看到了太学的价值,并做出了一点小改变:
西汉时太学中有资格讲经的博士仅有十二人,据此推测学生规模应当不过百。
而王莽时期,根据汉书记载,起明堂、辟雍、灵台三处,给太学生们盖了上万间学生宿舍,并且还有配套的市场以及粮仓,堪称现代大学的雏形。
我们都知道农业时代脱产是相当困难的,于是扩招的太学就变成了各地豪强联络情谊巩固权力的最好的地方。
王莽时的太学英才辈出,比如大汉光武帝刘秀,比如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的邓禹、朱祐、景丹、耿纯。
估计王莽自己都想不到,太学没能给他培养出来新朝的名臣将相,反而培养出了一批“反贼”。
至于王莽翻车的原因咱们也都清楚:既超前又复古,但唯独不符合当时的时代。
而刘秀这边也别想有太多的同学情谊,比如邓禹给刘秀甩脸色违节度不是一次两次,而翻一翻邓禹的出身:哦,南阳豪族,那没事儿了。
而东汉定都洛阳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离南阳更近,刘秀麾下的基本盘就是南阳豪族。
也是鉴于东汉的开国国情,东汉一朝都没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地方豪强整体是处于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状态。
本就孱弱的皇权不得不依靠宦官,最终逐渐在东汉末年演变成了宦官与豪强的斗争,新老豪强之间的斗争。
大人物们满嘴流油斗来斗去,升斗小民在这个过程中家破人亡食不果腹。
于是最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张角誓要给东汉国祚画上休止符。】
成都府衙内,主臣俱都纹丝不动,盯着光幕一点都不敢放松。
这是他们的汉朝,他们身处的便是这个乱世!
在如今这个世道,但凡是读过书的,几乎没有人不会去质问自己:
这世道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呢?
对于黄巾起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他们来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从一千多年后的局外人的角度来给他们展示这个大汉。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不死不休的斗争。
公卿地主们彼此争权夺利,皇帝努力推行新的政策,但这些逐渐都成了“肉食者”新的武器。
如此争斗两百年,百姓嚎哭谁人闻?
于是就如那秦末的大泽乡,被蹂躏的没有哭嚎力气的小民朝着那些王侯将相们砍出了手中的锄头。
刘备虽然心中早有准备,但一时间也是失语难言。
孔明则是默然不语,这个问题同样也是他们之后要面对的,究竟要如何解?
这一章自认感觉还是有三两句干货,所以难产了。
第二章要很晚了,抱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