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两晋南北朝 > 第9章 家族的顶梁柱

第9章 家族的顶梁柱

司马师先抛的是温文尔雅的秀气形象,事情是这样的,公元252年,孙权病故,儿子孙亮接班。司马师趁着东吴新老交替,人心暗淡的时候,竟然举兵伐吴,这不明摆着趁人之危,不讲武德嘛!

结果正应了兵法上那句话“狭路相逢,骄兵必败。”这次败的挺惨,不但惨,还把司马昭狠狠的坑了一把。去的时候给司马昭官封的最高,回来的时候司马昭被罚的最狠,连爵位都丢了。

看来“自由”这东西,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想要驾驭自由,就得先摔跟头,而且摔一次肯定不够。

很快司马师就摔了第二个跟头,这次他抛掉的是忠君爱国的仁义形象。因为他把皇上给解雇了。倒不是因为曹芳夺了司马昭的爵位,而是因为曹芳看不惯他的跋扈,想搞政变,夺他的兵权。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曹芳,立曹髦为帝。

朝里边有没有人反对不知道,因为没人敢说,但地方上却有人反对,这次反对他的人又出在淮南,这导致了第二次淮南叛乱。

这次叛乱的是毋丘俭和文钦,两个人手里都有兵。于是司马师亲率十万大军去平叛。这次没带司马昭,害怕又坑了这个弟弟。

按说司马师收拾这两人那就是大象踩蚂蚁,也就一脚的事。可偏巧司马师眼睛上长了个瘤子,痛的不行,于是单方面宣布比赛暂停,就在营地里动了手术。

表面上看双方都挺和谐,可这边刚做完手术,不讲武德的文钦就趁着夜黑风高来偷营。

司马师这边突然受惊,由于用力过猛,把眼珠子给蹦出来了。为了不影响士气,司马师用被子把头一捂,装睡着了,这伪装的难度估计他老爸司马懿都望尘莫及。

最后仗是打赢了,可司马师这心灵的窗户却没了,估计也回不到洛阳,于是急招司马昭来许昌,一番交待之后,人就没了。

要说司马师和司马昭,那绝对是一对患难与共的铁兄弟,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从小两人就被吊起来一起挨揍,司马师没少护这个弟弟。另一个原因是司马师的儿子就是司马昭的儿子,权力传给儿子和传给弟弟区别不大。

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就过继了一个给他,其实后来司马昭很想把权力传给他,但群臣都反对,才传给了司马炎。

两次叛乱,司马家就走了两个顶梁柱,司马昭的心那是要多痛有多痛,要多孤单有多孤单。但他必须坚强,还必须谨慎,因为司马家已经赔不起了,这该死的淮南。

俗话说的好,人越怕什么就偏来什么!司马昭就怕淮南出乱子,可偏偏就淮南爱出乱子。

没过多久,淮南又有人造反了,这次叛乱的是诸葛诞,来头不大,能耐也不大。要说唯一能让人刮目的来头,那就是和诸葛亮是本家。

这次平叛的重任就落在了司马昭的身上,虽然威胁不大,但司马昭还是相当谨慎。他做了两个决定,第一个决定,兵马升级到26万,比前两次加起来还要多,他觉得这样才安全。第二个决定,他把曹髦和郭太后一起拉上,有皇上御驾亲征,他就变成了二把手,这是给安全再上个保险。

果然,这次很安全,叛乱平息,一切顺利,事后司马昭被封为晋公,这也是后来三国归晋的由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皇上不高兴,皇上曹髦是曹丕的孙子,从小就聪明好学,文武兼修,是个很有梦想的人,关键是他的偶像是少康。

少康是夏朝的中兴之主,没出生的时候国家就没了,后来长大后不但夺回了国家,而且把夏朝推向了鼎盛,给后人留下了“少康复国”的经典故事。

当初司马师也看出这小子不好驾驭,就没打算让他顶曹芳的位子,但郭太后坚持选他,争执结果是郭太后胜出,就这样曹髦坐上了龙椅。

尽管曹髦志向很高,但年龄偏小,这次被司马昭拽着御驾亲征,回来后就开始郁闷,毕竟年少轻狂,郁闷久了,这暴脾气就上来了。召集了几个文臣,拉上几个侍卫,坐上龙辇就去找司马昭拼命。

可怜的有为少年,明明学过“冲动是魔鬼”,可偏偏冲动的时候用不上。曹髦的队伍冲到半道上就被巡逻队拦下,双方直接在路上开战,曹髦拿着降妖剑一阵乱砍,对方却不敢下死手,毕竟曹髦是皇上。

眼看着抵挡不住了,巡逻队长贾充就着急了,对周围随从大喊:“司马公平时养着你们,不就是为了今天吗?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有个叫成济的仆从听了贾充的话,直接一标枪就把曹髦结果了。可怜的曹髦,是三国末期亡国之君中唯一被杀的皇帝。

但他临死之前却留下了一句让司马昭永世不得翻身的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更可怜的是那个成济,就因为听了领导的话,明明做对了,却被灭了三族,最终啥也没留下。

曹髦之后,皇帝换成了曹奂,但已经成了摆设。

这一次郭太后没再坚持,这个苦命的太后,半生委屈,以太后之尊被人欺负,先是曹爽,然后是司马家。自己拼死争取到的曹髦,是最后一点仅有的希望,唉!年轻人,注定容易在大风中散架,她已经彻底绝望了。当然,除了绝望,还有一个原因,手里头确实没人了。

既然老天向着司马昭,那就由司马昭去吧!

这一年,司马昭50岁,既有了父亲的深谋稳健,也有了哥哥的果断干练。

已经从当初被人护着的伢仔变成了护着伢仔的人了。

这转变最明显的就是志向和眼光,眼光从平叛转向了灭国,志向从换皇帝转向了统一天下。

南边还有两块硬骨头,司马昭花了很长时间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先灭蜀国,因为从四川去灭吴比现在轻松多了。

蜀国这边有个姜维不太好对付,但却有个没头没脑的皇帝,这就等于傻子当掌柜,干啥都白费。

事实也证明了姜维的瞎折腾,跟诸葛亮一样,闹的很凶,但啥也没捞着!

自从姜维被诸葛亮收服以后,就注定了悲催。倒不是诸葛亮虐待他,恰恰相反,对他比对当年的马谡都好。

诸葛亮对姜维倾囊相授,除了八阵图,姜维几乎得到了诸葛亮的真传,特别是愚忠的思想。

诸葛亮走后,姜维不负嘱托,继续挥刀北向。可大刀一挥,发现不对劲,身边就几个侦察兵。

倒不是刘禅不给兵,这个糊涂蛋啥只要不耽搁他玩,你想干啥他都没意见。领导没意见,不等于底下人没意见。这个有意见的人叫费祎,想法正好跟姜维相反。

费祎的想法很简单,该种地了,别老打仗,吃好一点不香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