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岳飞平乱
司马举割了卢嵩头颅,飞身出了襄阳城,在城南门口,抢了“伪齐”军卒的一匹马,一路向南,往袁州方向疾驰。
司马举途经江州,闻义兄岳飞驻扎于此。司马举与义兄几年未相见,如今大仇得报,心情畅快,决定入城与岳飞相聚。
再说岳飞,于四年前跟随东京留守杜充撤出开封城,镇守建康,后杜充投降金国,岳飞独自领军抗击南侵的金军,兀术从江南撤军后,宋军与金军的主战场转移到川陕,大宋疆土的东南地区,相对较为平稳,绍兴皇帝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定“内患”之上。
这些“内患”的头领,诸多原属大宋官军,这些官军与金军作战中,被金军击溃,流落成散兵游勇,由于得不到朝廷适当安置而结伙为盗,四处流窜、危害百姓,其中势力最强、为祸最烈的属流窜于江、淮、湖、荆等地的李成、张用、孔彦舟、马进等人。
在此期间,岳飞受朝廷诏令,随大将张俊先后平定了李成(李成后来投降‘伪齐’)、张用、马进的叛乱。绍兴元年(注:公元1031年),岳飞被朝廷授予“都统制”,部下军力逐渐壮大,驻扎洪州,其军开始被世人称为“岳家军”。
绍兴二年,岳飞受命平定汉阳“行帮”曹成叛乱。
这曹成曾参加襄阳“英雄大会”,败在少林寺玄杭长老手下,曹成负气离开襄阳,回了汉阳。金军入侵,大宋朝廷应顾不暇,曹成野心爆发,率部众造反,插标为大王,当地官府围剿,曹成游荡于荆、湘、桂等地区。
绍兴二年正月,为剿灭曹成叛乱,宋廷任命岳飞为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三月,岳飞率军从洪州出发,前往湘、桂地区讨伐曹成。
岳飞出兵前,向游荡在湘、桂边界的曹成晓谕朝廷意旨,敦促曹成主动投降。那曹成由“行帮”帮主摇身成为“大王”,自我感觉这“大王”滋味非同凡响,他哪知岳飞用兵如神?故而执意不降。
曹成不听话,岳飞便不客气,统军直扑曹成的乱军,曹成号称“大王”,却无固定地盘,整日价东奔西走,实为游寇!
岳飞率军撵在曹成身后,从郴州、桂阳,直抵道州(注:湖南道县)。曹成抵挡不住,南窜至桂州(注:广西桂林),围攻桂州官军。
四月,岳飞命前军统制张宪为前锋,进军桂州,在桂州外围,张宪一举击退了曹成乱军,解除了曹成乱军对桂州的包围。曹成军战败南逃,退守荔浦县东北的莫邪关。
岳飞命张宪再攻莫邪关,张宪令部将郭进为先锋,此郭进颇有意思,勇猛有臂力,每次说吃不饱饭,因此特意制作了一个大马勺打饭,军中都称他为“大马勺”。“莫邪关之战”,“大马勺”郭进率先登城,曹成部众溃散。
莫邪关失守,张宪部下相继入关,岳飞第五将韩顺夫见大局已定,解除鞍马脱掉盔甲,违反岳飞军纪,用所掳掠的妇女在旁饮酒助兴,韩顺夫喝得七荤八素时,曹成帐下大将杨再兴率领军偷袭韩顺夫营,激战中,杨再兴砍掉韩顺夫一条手臂,韩顺夫重伤而死。韩顺夫为自己的疏忽和不遵军纪,付出了生命代价。
岳飞异常恼怒,下令张宪再攻杨再兴,张宪与杨再兴,在襄阳曾交过手,那次徒手相博,不分胜负,此次各自率军对敌,境况大为不同。
两军接战中,杨再兴持枪横冲直撞,将岳飞的弟弟岳翻刺落马下。毕竟张宪久经沙场,部下训练有素,而但杨再兴跟随曹成作乱,属下皆是乌合之众,何曾有过大战?杨再兴最终不敌张宪,引军败逃。
张宪获知对方乃是襄阳的老对手杨再兴,率大军紧追不舍,杨再兴愈逃,部下走得愈干净,最后剩下孤家寡人,杨再兴走投无路,回马对张宪道:“你不过人多势众,敢与我单挑一场么?”
张宪豪爽笑道:“你我曾经厮杀过,我岂会惧你?”
杨再兴仔细看了张宪一阵,依稀感觉张宪有些印象,却不记得是谁!张宪作为官军征剿先锋,对曹成内部骨干一清二楚,知晓杨再兴是曹成手下第一大将,而杨再兴却不知此位张宪,乃是在襄阳府交过手的张宪。
杨再兴露出迷茫的神色,张宪进而道:“襄阳‘英雄大会’,在中区比武台不远处,你不记得了?”
杨再兴这才恍然想起张宪来,知他武功非俗,犹豫之际,张宪劝道:“杨将军英勇无敌,何必栖身一曹成?岳大帅天纵英才,杨将军岂无意乎?”
杨再兴道:“在下久慕岳公之名,惜无进身之门。前期,在下刺杀一将,听闻是岳公之亲弟,在下罪孽深重,岳公岂能饶恕?”
张宪又爽朗笑道:“杨将军将岳大帅忒看小器了!大帅一心报国,但凡有利国事,岳大帅定既往不咎,杨将军武艺超凡,只要忠心报国,岳大帅必厚待之!”
杨再兴听了,再无怀疑,弃枪而降,张宪领杨再兴至岳飞前。岳飞见到杨再兴相貌雄壮,又听其武功卓绝,果然将杀弟私仇抛之脑后,对杨再兴道:“本帅非但不杀你,你若忠义报国,本帅还要重用你!”杨再兴大喜,此后成为岳飞手下一员大将。
岳飞收了杨再兴,追曹成至贺州,曹成在太平场布阵数十里抗拒。岳飞故意向曹成麾下探子透露军粮将尽准备撤军之假情报,吸引曹成前来追击。曹成上当,岳家军乘夜间进军太平场,攻破了曹成营寨,大败曹成三万余人,曹成逃往桂岭县(广西桂岭镇),穷途末路之下,投降了韩世忠。
绍兴三年,岳飞受命,又平定了吉州、虔州的叛乱,驻军江州。九月,岳飞到临安觐见绍兴皇帝赵构。赵构赐岳飞铠甲、弓箭等物,当面御书“精忠岳飞”锦旗一面,作为“岳家军”的大纛,岳飞被授予江南西路“舒州、蕲州制置使”。随后,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也被朝廷拨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至两万余众,仍驻防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