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购房置屋
宋姝尚且不知徐文睿准备了这样一份大礼,此刻正同老爹在城区看铺面、宅院。
宋大姑荐来的贾牙人口条极好,腿脚又勤快,手里握着不少待售的产业。宋明川已经随着他看过三五次,筛选出两家商铺、两套小院,这次是让宋姝来拿主意。
宋姝戴了一顶幕篱,各处走了一遍,等辞了贾牙人,父女俩找了间雅座吃茶歇脚。
“温塘果真价贵,你在华胜坊相中的铺面也就罢了,闹市区价格自然不与别个相同。但僻巷里的一进小院要价三百两、几丈宽的小铺面竟也要四五百两,委实不值。”
宋明川咋舌,自己搬仓鼠一般藏的私房钱,捡着最便宜的一院一铺,买完就不剩什么了。
“爹爹不必担心,咱们买两铺一宅,手里的钱尽够了。”
宋姝知道他是心疼银子,又怕宋祖父秋后算账,不敢花销秦家补贴的那笔钱。
但是,宋祖父已经拿走两千两,余下这笔钱本就是给她的补偿,她可不打算再拿回去喂豺狼。
“僻巷住着到底不甚安全,离着铺子也远,倒不如买桃花坡那间前埔后院的二进宅子吧,去大姑家只有几步路,往来方便。”宋姝拍板。
这座宅院五间三进,第一进临街做成商铺用,十分宽敞,可以租个好价钱。她们父子女三人住后面二进足够了,将来锦宽娶妇生子都住得开。
只不过价格也贵,只宅院便要千余两,再算上修葺、油漆、置办家具,没有一二百两下不来,宋明川心疼的哆嗦,连连摇头。
“那三千两我打算与你做嫁妆的,不可动用。还是买小宅吧,等日后爹爹赚了钱再置换。”
有前面退亲的牵扯,女儿到底名声受损,不多备几分嫁妆更无底气。
宋姝笑,执壶斟茶,又吩咐绿春去前堂叫三份点心填肚子。
“我还没嫁人,爹爹就与我生分起来?家中置办产业大事,咱们手中银钱又有限,岂可今日买明日换?牙人佣金也要多交一份!若是买处偏僻宅院,先不说日常买菜买米是否方便,只女儿每日往返店铺做生意,还得买车买牲口?再者,宽儿读书可有近便的私塾?”
“桃花坡繁华,自然售价高些。但爹爹您想想看,好位置店铺租金可观这是其一;住在大姑母家附近,方便亲戚走动照顾这是其二;听浤表兄说附近有两三所私塾,宽儿读书选择余地大这是其三。到底是怎样划算?”
宋明川啧啧几声,“小丫头,你以为爹爹不知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好物件自是有好价格,但过日子还得可着头做帽子,有多少钱使多少力。你自家也要在闹市里买间小铺面做绣活,我们再买偌大的宅院,银子还能剩下多少?不妥,不妥。”
见他仍是死脑筋,宋姝无法,只好强做主,“您昔日说过,家里庶务都由我拿主意,自然是我说了算!”
“反了你了!”宋明川拿眼睛瞪她,试图维持住一家之主的地位,解释道:“话不是这样说!你岁小不知世道艰难,手中存些银钱,将来嫁人多带些陪嫁——”
“那女儿就不嫁人,一辈子在家里管着庶务!”宋姝如今也不怎么怕他,果断顶嘴。
见女儿真恼了,知道拗不过她,宋明川连忙把折扇往嘴上一扣,闭口不言。
买吧买吧,反正自己就一儿一女,家产商量着分就是了。
主仆三人吃完汤面点心,还不过午时。
“左右家中无事,既然来了城中,我先去找贾牙人交定金,让他去衙门办手续,再找两个大书局买几本书看看。姝儿难得出来,华胜坊街铺热闹非凡,你带着绿春去游赏一番,买些布做几件春衫。”
“好,那咱们晚晌在大姑母家会面,吃了晚饭再回七弯巷。”
早晨送锦宽去村塾的时候,托了李夫子照管晚饭,等她们回家再接他不迟。
宋明川应了,自去找贾牙人。
贾牙人原想,不过是落魄的穷酸秀才, 能存下几分银钱?买个一进小院就顶天了,不过是看在宋大姑的份上跑跑腿。
没想到,人家是真人不露相,竟选了最贵的两套铺面、宅院,不禁狠狠吃了一惊。
更让他吃惊的是,两处房产都写在宋姝、宋锦宽名下。
宋锦宽是嫡出独子,小小年纪有了一套宅院已经罕见,宋姝一个姑娘家,怎还有铺面做陪嫁?
贾牙人心里酸溜溜的,忍不住用一种别有深意的口吻,好心提醒。
“宋老丈,虽说子女都是自个儿生的,但有句老话说得好,‘亲生儿子不如近身钱’,您还是留些傍身的好。”
宋明川浑不在意,“怎么会呢?我养的儿女,我信得过。你收了佣金,按章程办事即可。”
桃花坡灶儿巷的三进宅子要价一千一百两,最终千两成交,用的都是宋明川的私房银子。
这套宅院盖起来不过十年,原主是个富商的外宅,后来被大娘子知道后接去家里住,此处便空置了下来。
一晃五六年过去,屋舍无人居住打理,白白霉坏了门窗,干脆卖掉换些银两。
前面商铺租给一家米粮行,照旧租着。后面两进院里花木繁森,略微修整即可;瓦片、地砖还比较新,只是门窗需要换补,或是涂些桐油漆。
而宋姝相中的华胜坊铺面,是个三间两层的格局,地方不大价格不低,足足花了七百六十两。
但是她觉得很值,这地段人群熙攘,商铺集中,四周皆是女人们爱逛的金银店、绸缎庄、甜品摊、面脂铺... ...
小娘子们逛街的时候,顺脚便可走到她的绣坊里挑几个精巧花样,都省得到处吆喝宣传。
铺子原先是个书局,开在这地界可算是店主睡糊涂了眼没睁开,怪道要关门卖铺。
店主早把书籍、货架搬走,里面空荡荡的无有一物。她带着绿春在铺面里走了几圈,丈量了房间尺寸,准备画几个草图,按照女人们喜欢的风格修葺装饰一番。
从铺子里出来,抬眼一看对面便是个绸缎行,金灿灿的匾额上书三个黑体大字十分扎眼:锦衣阁。
因是同行,宋姝便格外留意多看了几眼——
也是三间宽的铺面,临街的门板一条条搬开,露出丈二长的柜台,一位妙龄娘子倚在柜台里向这边张望,握着团扇的手擦了红蔻丹,冲她挥了挥,“喂喂喂,你那小娘子,咱俩又见面了?”
声音又轻又渺,勾人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