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欧阳修遭遇诬陷二
“我常听官家称赞他的文章和为人。似欧阳修这种大才,东山再起只是时间问题。若你我一味迎合宰相,日后可会有好结果?”
一席话也吓坏了苏世安,二人决定维持原判官孙奎星的原判。
然而,社死的欧阳修因为这件事还是去了滁州,写出了背诵全文的《醉翁亭记》。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欧阳修的政敌们闻风而动,各种龌龊的流言蜚语四起。
比如欧阳修以前写的艳诗之词也被扒了出来,在宋朝,柳永,晏殊,黄庭坚,苏轼等文人都写过艳词,还不少。
但是,谁让欧阳修得罪的人多呢?
再比如,还有更龌龊的小人,当时朝廷派欧阳修任主考官知贡举,欧阳修出的题目是“通其变而使民不倦赋。”
此题目出自《周易.系辞》。说白话就是与时俱进。
《周易.系辞》的原话是:通其变,使民不倦。
为使句子更加柔和且具有整体性,欧阳修嵌入了一个而字。变成了“通其变而使民不倦赋”。
龌龊的政敌钱明逸,钱明逸,吴越后人,指的是吴越王钱镠的后人,在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从北宋算起,载入史册的就超过千人,可谓人才济济,熠熠生辉。但也不乏小人。
就比如这个龌龊的钱明逸,钱明逸趁此大做文章,说什么“试官偏爱外生而”,影射欧阳修“试官偏爱外甥儿”。
挤眉弄眼,卖弄小聪明的嘴脸,实在让人恶心,这些政敌手段阴狠,毒辣,不要脸。
奈何欧阳修没有贪污,没有行贿,没有徇私舞弊,没有结党营私,没有欺上瞒下。
唯有行的正,坐的直,唯有文章写的好。唯有骂人骂得狠。
与欧阳修同时期的富弼,韩琦,刚开始也是一腔热血,锐意进取,报效国家的好男儿。
然而,这两个人经历了官场的起起伏伏后,逐渐沦为明哲保身的保守派。不复当年的壮志豪情。
唯有欧阳修,耿直如初,正直如初,初心从未改,至死仍是少年。
二十岁如斯,三十岁如斯,五十岁如斯,六十岁亦如斯。
欧阳修因为这件糟心事从京城来到了地方滁州,在这里写下了全文背诵的名篇:《醉翁亭记》
这篇文章语句优美,别具清丽格调,既有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也有复杂的情绪流露。
这篇文章丝毫没有受“试官偏爱外生而”的影响。全篇403字,共用了25个“而”字,平均每十六个字,出现一个“而”字。
……………………………………………………………………
“官家,唤我何事?”听到官家喊自己老大,张茂则快步小跑来到了皇帝赵贞面前。
“走,咱们一起去开封府。”皇帝赵贞说。
……………………………………………………………………
皇帝赵贞身着龙袍,头戴皇冠,面容威严,冷峻。他坐在华丽的马车中,金吾卫在前面开道,薛奎,张茂则簇拥着,驶向开封府。
侍卫身着铠甲,手持刀剑,步伐整齐,气势汹汹。紧随皇帝马车之后。
此时,外甥女张氏与欧阳修的绯闻刚刚从开封府传到朝廷赵贞手上。还没来得及正式审理。
王拱辰春风得意,志在必得,正坐在椅子上发笑。
突然听到皇帝来了,还没来得及起身行礼,就已被两名侍卫拿下官帽,架起双臂押后,一块儿破布堵住了王拱辰的嘴。
薛奎大惊失色,皇帝让他过来看一场好戏,怎么是把他的宝贝女婿给押起来了呢?
皇帝赵贞并不知道王拱辰在这中间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把开封府府事王拱辰抓起来堵上嘴,只是单纯想吓一下那个张氏。
皇帝赵贞坐在堂上,薛奎和内侍张茂则立在两旁,开封府事王拱辰押在堂下。
四周,开封府的其他官员和胥吏跪了一片。
不一会儿,张氏被押上堂来,张氏看到这种场景,又见开封府府事王拱辰被压在一旁堵着嘴。吓得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浑身发抖。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赵贞觉得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看了一眼张茂则,张茂则马上会意,来到了张氏跟前,大声说道:
“根据我朝刑律,和奸者,男女各役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徒二年者,可折成脊杖17下。”说到这儿,张茂则停顿了一下。
又接着说:“根据我朝刑律,乱人伦罪者,斩。”
张茂则说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张氏:按照宋律,你和仆人通奸。徒刑二年,可折成脊杖17下,就是打你17下后背就完事儿了。
但是如果是犯人伦罪者,斩。你和欧阳修的事若是真的,就是杀头之罪。
张氏闻听此言,目瞪口呆。“官人…官人…是他…是他…”张氏手忙脚乱,语无伦次,用手指着王拱辰,说,
“是他让我这么做的,他说只有把事情闹大……有大人物才能保我性命……”说到最后,张氏呜呜哭了起来。
最后,张氏因与人通奸获罪,杖了17下了事。
虽然诬陷欧阳修却并没有因此获罪,因为根据宋朝的司法惯例,民告官即使诬告也不获罪。并且民还能越级告官。
至于王拱辰,就不受条条框框的法律束缚了。皇帝赵贞利用手中天大的人事权,直接罢了王拱辰的官,贬为布衣。
敢如此欺负我的欧阳大佬,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