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马秀英这么一说,朱元璋还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朱勇作战勇敢,打仗不怕死,是军中不可多得的将才,这些年年屡建奇功,所以才被老朱收为义子。
“可这些也不能成为他违犯军纪,吃霸王餐的理由。你看咱回去就办了他?”
“回去,还能干嘛?你刚才又不是没有看到,人把钱给给付了,还把前几个月的欠款给付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些年,老朱赤脚去要饭,自然是知道军纪的重要性。
如果不是元廷腐败不堪,朱重八也不会家破人亡,当然也不会有他现在的一切。
回去之后,老朱就对军纪进行了一番整治,不管多大的官,也不管多大的功劳,再有扰民的事情,就严惩不贷。
整顿完军纪,类似于吃霸王餐,轻男霸女的事情就少了。
小小飞虎队没有事情可以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朱标也很少在组织孩子们巡城了。
要看看在老朱的治理下,应天的大好河山。
不出来不要紧,出来之后给朱标小小的灵魂带来极大的振动。
虽然应天城已经是相当的繁华了,繁华只是表面现象,郊区却是还是衰败不堪。
大街上,行人一半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目光呆滞。还有一些乞丐,吃饱了就在城脚下,抠脚丫子。
这就是老朱治理下的应天城吗?
除了两条主干道之外,到处是一片萧条的景象,至于外城和郊区简直是人间炼狱。
其实这也不愿老朱,元末明初,妥欢帖木儿、韩林儿、徐寿辉都称皇帝。他们动辄佣兵百万,是当世中势力最强大的存在,是逐鹿中原的主角。
在这些小皇帝之外,还有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这些小头目。
那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仗年年打,无数的青壮年劳力死于战火,也难怪到处是一片萧条的景象。
陈六看出朱标的心思,就说道:“这已经不错了,在我们刚进城的时候,应天比这还要萧条!多亏了大帅这些年不断的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才有了现在的生活。”
怪不得那些些侍女一听说,要赶出吴国公府,就像是要她们命一样。
和吴国公府相比,外面简直就是人间炼狱。
生在乱世,能投奔到吴国公府做事,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这些女人是无比幸运的。
朱标何尝不想安排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谈何容易?
要养活这么一帮人,要有大量的财赋,朱标手上却什么也没有。
看着满目萧条的景象,朱标也没有心情再参观了。
“六子,我们回去吧!”
“哎!”
在回去的路上,在长江边,却看到大大小小牌坊:大发缫丝厂,顺风纺纱厂,有的还能传来吱噶的声音。
朱标找到一个老头问道:“老丈,这里怎么有那么多纺纱厂?”
老头看到朱标虽然是个孩子,但是生的虎虎生威,也是非常喜爱:“公子这就不懂了吧?”
“是小子无知,确实不懂!”
那老丈娓娓道来:我们应天在长江边上,扼守水陆交通要道。这里富商大贾云集,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不是偏安东南分裂政权的首都,江南重镇。所以历朝历代,都在这里云集重兵。”
江南湖泊星罗棋布,江河纵横交错,更兼多山。这里不利于耕种,却能用来种桑养蚕。
滚滚的长江水,给应天不仅带来富商大贾,还带来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四川、湖广、江西破产的农民,日子过不下去,就顺江而下,到应天来找营生。
大量的人口涌入,又适合种桑养蚕,所以丝织业极为发达。
“原来是怎么回事!老丈,你也开纺纱厂?”
这是在明知故问,老丈对着朱标翻了个白眼。
“老丈在长江边上开染厂已经三代了!”
“我可以进去参观吗?”
“参观?”老汉似乎不懂朱标什么意思。
“啊,我口渴了,进去讨碗水喝!”
“好去吧,院子里有水缸!”
朱标进了院子,没有饮水,反而是参观起纺纱起来了。
纺纱分为两个纺纱、织布两个大步骤。就丝织品而言,在纺纱之前,还要先进行缫丝,就是把煮熟的蚕茧进行茧丝分离,合成生死或者是柞蚕丝。
做成生丝之后还要纺成细长的丝线,最后才是织成丝绸。
看着一个个拼命纺纱的女工,朱标似乎是想到了一个拯救当前危局的主意—可以改良纺织机。
在穿越前,初中历史教科书上,朱标记得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两个发明,一个是珍妮纺织机,一个是蒸汽机。
吃了饭,朱标就算正式融入了朱家小家庭。按照国际惯例,领导多大的官,领导孩子就享受什么待遇。成为这个时代最靓的仔!
传统的纺纱是横放纱锭,一个女工一次只能纺一束纱。珍妮纺织机却竖放纱锭,一台纺纱车可以放八个或者是十六个纱锭,这样就可以同时纺八束甚至是十六束纱。
不仅如此,还可以把应天的纺车建在长江边上,把长江水引过来,利用水能驱动转轮。
相比较女工用脚做动力,这样动能更加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纺纱的质量。
纱的价格便宜下来,织出丝绸的价格也相应的便宜。不仅如此,纺纱工人的需求量下来了,就可以有更多的女工去织丝绸。
劳动创造财富,这些女工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还可以养活她们的家人和孩子。
回到家,朱标就开始研究珍妮纺织机。
这玩意说起来也简单,只用十来天的功夫,朱标就研究出来了竖放纱锭的珍妮纺纱机。
发明出珍妮纺织机之后,朱标并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留着自己开设纱厂赚取暴利,而是无私的送给应天的每一个作坊,让他们仿制,进行技术升级。
外面的那么多难民,光靠老朱家救济也不现实,还是要靠社会的力量,让他们自力更生。
这些应天大大小小的作坊,就是接纳这些劳动力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