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可怕的陈友谅
起义成功后,徐寿辉派人四处招兵买马。明玉珍经略四川,倪文俊去湖北,一时间豪杰纷纷响应。
乱世出英雄,倪文俊率领大军经略湖北的时候,陈友谅还在县衙里抄抄写写。
如果没有赶上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陈友谅也只能在刀笔中碌碌无为的了此一生。
毫无疑问,陈友谅就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大英雄。
陈友谅自然不会满足于现状,听说义军来了,他毅然丢掉手中的笔,带着两个兄弟杀了县丞,提着人头,来投靠倪文俊。
倪文俊也是渔民出身,看了陈友谅的简历之后,对这个相同出身的陈友谅非常喜欢。陈友谅粗通文墨,又做过小吏,就把陈友谅留在身边,做主簿。
陈友谅能文能武,膂力过人,在倪文俊手下很快就升为元帅,掌管数万大军。
徐寿辉人长的帅,又是宗教领袖,虽然起事比较晚,可是发展比较迅速,势力迅速扩展到湖广、四川三个省,大有和北边的小明王分庭抗礼的趋势。
棒打出头鸟,就在天完政权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引起了元朝的重视,元顺帝派遣大军前来镇压。
在起事第三年,义军的核心人物彭莹玉和尚战死。徐寿辉又是一个草包,除了装神弄鬼之外,什么也不会。
徐寿辉甚至和元廷暗度陈仓,想要媾和,天完政权走向低谷。
如果事情按照这形势发展,陈友谅这辈子也就混到头了。人民也不会真的历史上,曾经有陈友谅这号人。
命运就是如此偏爱陈友谅,就在天完政权要玩完的时候,他的老上司倪文俊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他挫败了徐寿辉投降主义阴谋,带领大军抵御元军。
在倪文俊的带领下,天完政权占据了湖广大部、江西的部分地区,实力暴增。
倪文俊也因为战功,声望急剧提高,成为天完政权的丞相,掌握了政权的实权。
权利和名望的提升,他也越发的骄纵,居然要杀了徐寿辉,谋求帝位。
作为下属,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一个强势的领导。
徐寿辉虽然是个吉祥物,可是人长的帅,而且对待下属又好,这正是下属喜欢的。
所以,倪文俊抢班夺权的行为受到了起义元勋,邹普胜和大将赵普胜等人的坚决反对。
在派系倾轧中倪文俊谋反失败,不得已逃出都城汉阳。倪文君也是渔民出身,又是陈友谅的老领导,对陈友谅有提携之恩。
走投无路的倪文俊就去投奔陈友谅,如果顾及旧情,或许这天下就没有他什么事了。
收不收留倪文俊,陈友谅陷入了沉思。
倪文俊是自己的恩人,对自己有提拔之恩,可是这时候来投奔自己,无疑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陈友谅是渔民出身,因为身上有一股腥臭气,被人瞧不起。内心中他极度渴望出人头地,何况,你倪文俊是我的恩人,徐寿辉又是谁的恩人?
你能背叛陛下,我为什么要效忠于你,和你一起走向那万劫不复之地。
内心几度挣扎的陈友谅,最终决定背信弃义,他把倪文俊给杀了,接管了倪文俊的部属,还把他的人头送到汉阳。
徐寿辉最痛恨的就是倪文俊,看到倪文俊的人头,很是高兴,就默认了陈友谅自封为平章政事的行为。
陈友谅吞并了倪文俊的部属之后,实力暴增,开始向外扩张。
当此之时,整个安徽除了安庆之外,都在义军的控制范围之内。安庆守将是余阙,字廷心色目人。他少年丧父,由于缺少主心骨,所以家里很穷,十三才有机会读书。
他的运气不错,居然还中了进士,还是榜眼。不仅读书好,而且带兵打仗也有一套,也士兵同甘共苦。在整个安徽都陷落的情况下,他以一己之力守了安庆孤城五六年,是大元朝少有的忠臣和能臣。
号称是天完四大金刚的赵普胜,多次攻打安庆都没有成功。
陈友谅在攻下江西之后,挟大胜之余威,带领数十万大军围城。数月之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余阙自刎身亡。
安庆是应天的锁喉,拿下安庆,应天的门户就大开。以往,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隔着一个安庆,所以两家没有什么过往。
攻下安庆,不仅拿到了打开应天大门的锁钥,而且还和朱元璋的地盘接壤,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陈友谅并不是莽夫,在占据安徽一部之后,没有继续东进,进犯同为义军的朱元璋。。
而是南下江西,在攻城掠地,扩展自身的同时,巩固后方,以免和朱元璋大战的同时,江西元军在背后捅刀子。
陈友谅也是人才,四月破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五月派张定边攻打邵武、吉安两地,他自己又亲自领兵攻打抚州。
八月破建昌路,九月下赣州,十一月又拿下汀州。
第二年三月,陈友谅破衢州、十月别将又攻下信州。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陈友谅就占据了江西全境和安徽大部分地区。
当此之时,徐寿辉占据湖广,陈友谅占据安徽和江西,四川的明玉珍也在表面上服从徐寿辉。
天完政权总共占据了今天的五个省,可以说是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
赵普胜、傅友德、丁普郎、邹普胜号称是天完四大金刚,为徐寿辉攻城略地,又有横空出世的陈友谅,声望甚至是大于北边的小明王。
徐寿辉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如果能和陈友谅上下一心,则天下的事情,还真没有后来朱元璋、张士诚什么事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偏偏这时候,天完政权内部却出现了分裂。
虽然名义上都在天完政权下,徐寿辉和陈友谅都占有两个省的地盘,所以都对对方有所忌惮。
徐寿辉担心陈友谅做第二个倪文俊,陈友谅也担心为徐寿辉做了嫁衣。
所以陈友谅担心和朱元璋拼命的时候,徐寿辉使绊子,也没有贸然东进。两个最高领导之间,相互猜忌,极大的影响了天完政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