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百)伐齐后续与二进制编码
齐楚虽然是对立面,可楚国庙堂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而北上的屈丐十万大军或许对魏韩有威胁,可对赵国并没有多大威胁。
毕竟赵国已经与秦齐燕交界,现在的中山国也是无奈,有望进入战国八雄之末的中山国或者宋国,都出奇的“中立”了,甚至中山国还去除了王号。
作为始作俑者之齐国却是忧心忡忡,齐赵基本已经有先头部队对上阵了,惊奇的是一边倒,赵国全胜,毕竟,骑兵对步兵。而本该在历史上统领齐军的匡章,不好意思,早入职义渠学院了,此刻和公孙衍在西域北疆郡...
但是,田因齐还是一位老将可以挂帅——淳于髡,虽说不是军旅强人,可斡旋能力还是不错的,依托高唐高墙、建城,只要秦燕不南下...
齐之使秦,齐国特使正是淳于髡。一个谋划已久的计策上线——东西帝。老猫也会烧须。
惠施又一次使秦,没办法,前些天,魏齐韩相王,好啊,回头就把魏国卖了,在惠施的斡旋之下,去掉王位,目前也算是出兵伐齐的“盟主”,当然,这个盟主是需要承担军粮的。
惠施与韩使赵使的到来,也就是想听听秦国的看法,毕竟举周天子大旗的事情,是景监去搭线,孟夫子去斡旋所得。
当知道秦燕联军已经兵临浊鹿,赵魏韩也是懵了,原来,秦燕联军的目标早已达成,剩下就看赵魏韩能不能攻陷高唐给齐国一个惩罚了,至于肥义,他老人家可没那么多时间去统领联军,而是直接带农人子弟到辽西、辽东郡耕耘黑土地。
而张义抛出了一个说法,除非赵魏韩要求秦国相助,否则不会对魏国有任何动作。毕竟上党已经送给了赵国,而赵国现在乐呵呵的收着那里的人参——党参,甚至动员了10万赵军,其中7成都是骑兵,失去嫡子的赵肃侯赵语早就没了心思去理政,大部分都是弟弟公子庇和阳文君赵豹。
真和历史上一样,不费一兵一卒,更没有长平的危机感,赵国高兴极了,先前还在要求我土地,现在好了,可以出出气,打打齐国了,虽说燕国现在是完全不敢动,但我还奈何不了你齐国、魏国、韩国?
赵豹直接挂帅出征,也不撩魏韩而直面齐军,甚至已经试探性的对垒过,斩杀数百齐军后几个小邑已经到手,而日后要成为平阳君的赵胜,他父亲都还在义渠学院特殊班上幼儿园,而同学自然有芈原、嬴荡...
作为三晋联军统帅的龙贾,资历还算可以的,晋鄙此刻正在策划应对着,大胃王两次噩梦源头大梁被围攻,大梁不能再空虚了,而是调集了各地守军,先对大梁加强一番防线,不单要防齐国,还要防赵国、秦国,甚至是楚国。当然大梁的一切调防都在秦国黑冰台眼皮底下。
休养生息,有定力,这是孟夫子又一次上书,之前秦国变法,不都稳得住,为什么这次中原有变,就是要出去暴露实力?
孟夫子的苦口婆心,导致了远交近攻暂时无法操作了,而是转向了另外一个重点——农业,关中平原能不能种水稻,能不能两熟,这个事情终于在小爷穿越四年后,提上日程。
为了彻底融合义渠,当年是掏空了国库进行安置义渠民众,现在国库已经是秦国有史以来最最最充盈的一次了。
而三年过去了义渠民众虽然还保留了部分戎狄特征,可基本上适应了这种安逸的耕战生活,有了制度的保障,后勤的保证,训练的保证,甚至是军功的保证,和当年始作俑者的义渠千夫长袭扰商君被团灭不同,义渠民众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虽说战争,总会有人活着有人死去,可无论活着死去,只要不当逃兵,不扰乱军纪,不骚扰百姓,基本都有功劳。
先秦甚至一直到雍正,华夏民族其实都逃不脱一个义务——徭役,先秦秦国的军功爵制在后世深受诟病,却在当时大大激励了秦人的血战底气,立功得爵却是可以给自家小孩获取50亩田产。
军功爵制在系列统计后,开始慢慢变更,土地的使用权直接下发到下一代不做收回却是人情世故使然。当然军功爵获得者的子女如果无法获取爵位,那孙子辈的耕地自然会下降到一个基本农田,只是这一政策还在研究当中。
立功所得的田亩虽然还需要自己去开垦,还需要交赋税,可这是真真正正的到手的土地,可以自己耕作、也可以雇佣山东猪国逃民耕作。
政策的变动,只有往西北方向开垦才能属于自己,而关中平原的土地,哪怕是荒着,也不再封赏,就孟夫子这位日后被称亚圣的儒家,历史上并没有得到相关的机会去做统计,动员国家力量去教育,而此刻,他得到了。立法、新政一系列决策依据,大部分数据都来自这位儒家亚圣。
当然更希望的,都是让“逃民”到九原,到北疆、西疆、中羌移民实边,虽说他们拖家带口,虽说路途遥远,但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万一哪一部游牧部落要作死......这已经是后话。
全民教育就是一个粘合剂,造就了一大堆老氏族、公族子弟、新爵军功地主,对于非烈士功勋者,为了可以给子女得到一个更好的前程,都在疯狂的投入教育。
毕竟未满16周岁是义务教育阶段,可那些公族、老氏族的家庭背景,新爵军功地主的房产、封邑财富、田亩收入,相比昔日农奴子弟今日自由农的第一批获得100亩的新国人的未满16岁子女,完全不是一个起跑线。
当然第一批是秦国历史书籍作为识字,第二批却是印刷了秦律以及一些事迹的带了插图的普法类的,或许渭水大刑没有颜色,但那些敢违法而获得秦法“奖励”的案例一律跃然纸上。
第三部,正是字典,对,就是《字典》,没有任何修饰。
孟夫子想署名,商君反对,嬴驷想署名,商君也反对,公族包括赢熙赢虔都想冠上秦字典,商君还是反对。
《字典》
第一是收集常用字,以及华夏各国及历史上的所有写法,一一按读音韵律列明,当然按秦韵
第二是字的组词方法或者应用,并附上历史所有文献的相关信息,当然需要修订,可现在有就行
第三是各种造词后的含义。
甚至,这《字典》是要全民普及,当然,初稿、定稿,排版,没个三五年是不可能的,至于修订数版后再免费派送,这个...遥遥无期
但学院、高中、初中、小学,图书馆都可以免费借阅,只是必须留一部镇一《校》,生产力有限啊,活字印刷和版刻其实区别不大,毕竟只是一本书,而使用的文字多寡,压根无法预估,此刻别说后世的数据库统计了,就是人工统计,都无足够人手完成,只能见步行步。
活字,没有引入数字化之前,对于方块字都不是很友善,第一版,能通过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进行人手抄一部分配到各院校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这个想法小爷也用商君大爷的名义与商里子、公输冰等一众能工巧匠交流过,甚至是给了工部0十进制数字,对方块字进行编码,比如00001就是“秦”的意思。
而这个想法,让商里子和公输冰都大吃一鲸,不过已经见多不怪了。在不可思议之余,反而是对商君的敬佩,随后商君还冒出了,一个字对应一个点阵,也就是蜀锦里的一朵十字绣的花,而组合到一列后进行编码,一列通过数次印刷才能成列成字...随后,更是惊掉了下巴...曾几何时,小爷我都想说要不还是老老实实的版刻吧。
后人真低估了古人的智慧,尤其是先秦墨家的智慧,可以,先秦的墨家、公输家可不是那种人,而是直接应了这门差事,两条线都齐步走,看看谁能笑到最后,当然大家都心知肚明,编码后而导致的变革性印刷术,对于只有印章的先秦,真的太超前了。
而最终编码印刷得到的结果是一刷过去,每一点是印还是不印的二进制。当然,小爷可不会去参与这个所谓的与非门,行外之人一窍不通。
小爷关心的,只是秋海棠。而孟厘、孟赍父子有更重要的事情——玄甲陌刀,这个事情就不参与了,至于黒柱子,现在痴迷着防水纸,甚至有了用铝制作活塞的想法...内燃机能不能成也就看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