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利多公路和逃荒的飞虎队二爷爷
抗日战争年间,日军先后封锁了滇越公路和缅滇公路,畹町南下的援助物资通道被切断,打通一条新运输路线迫在眉睫,英史迪威将军自印度经缅北克利钦帮的新动脉开始迅速修建。
20世纪初,随清灭亡副怡倒台各军阀开始混战,出了皖北山区几千公里一往平原,日军自31年抢占旅顺,我二爷爷九日一生达翘板跨海逃到清岛,10多岁随祖上闯关东逃荒张式大财团做长短工,饥肠辘辘的活过了几年。本想入武混口饭吃,但战争一开打,敌方强大火力压制下,全旅生还没几十人,躲在死人堆里侥幸存活已经落在日占区,北向是前线,南下或许还有线生机。
从马路上民众尸体上扒下乞讨装,然后昼伏夜出的逃到海边。找块门板,带几个饼子跳进了海里,追来的日军扫荡小组踩到二爷爷打算自杀同归于尽的最后2个护身器械,没料还没到岸又被当日谍抓获。
扣押的是国机场防卫部队,核查旅顺护卫团几乎全军覆灭,给了嘉奖发几个大洋就驻地成了航户守卫兵。托识字的战友给老娘写封信,大约就是我还活着,当兵呢!老娘别惦记,照顾好自己,还附带2块大洋。这样老家地主家佣工的老奶奶也得到救急,在后面几十年没饿死。
大约过了五六年光境,国军为了保护实力,把西南边陲当做预备抗战基地,我二爷爷随部南下。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中华民国政府紧急向国际招标滇缅公路工程。数家国际大型公司对投标感兴趣,但需要中国提供筑路设备,且需要六七年才能完工。当时中国没有筑路机械,更没有六七年的时间去等。最后国政府决定自行修建。从缅甸仰光至腊戍的腊仰铁路,同时开工。美国援华物资在仰光交接,由铁路运到腊戍,从腊戍经滇缅公路,运至昆明。
1938年1月,滇缅公路总工程处成立。公路的测量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开。由于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临时在昆明召集了一批逃荒避难的知识青年,进行速成培训。后来,这批青年成了滇缅公路的技术骨干。
大约一年多,有20万中缅民众参与下修建完工,我二爷爷脱下军装成了基建份子,然后被调到护路防卫部队。
随着战事紧张,美以退伍役雇佣兵名义开始参战,并负责训练作战人员。
滇缅公路的运输由国军西南运输处负责,总负责人是宋美龄的弟弟宋子良。
至1941年底,滇缅公路上,在运营的货车总计7580辆;单月运能最大的纪录是1941年11月,该月从缅甸运入1.75万吨物资。整年运能记录,1939年吨,1940年吨,1941年吨。
有3200多名来自南洋的华侨,加入运输队伍;担当货车司机、汽车技工等。滇缅公路货车驾驶员中,来自南洋的司机约占三分之一。1000多名南侨机工,在这条运输线上,献出了生命。
1940年6月20日,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向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正式提出关闭滇缅公路的通牒。
6月25日,克莱琪致电英国外交部,主张对日妥协。
同时,日军在广东深圳集结5000名陆军,备战演习;英属香港防务压力骤增。
我二爷爷已经成年,身材魁梧,还抗过枪,就这样意外进入空军飞虎队。抗战胜利后,作为村老书记我爷爷估摸弟弟应该飞台。家里有两封信,第一封据说夺毛子时被偷走了,躲毛子就是土匪进村抢粮抢猪抢女人时,大家找地藏身!无家可归的民众只能事后再返回家园,继续艰难度日。
第二封信就是二爷爷当空军后写的,附带5个大洋,信里说等打完仗长官说补发100大洋,那时候再村里买50亩地种庄稼,估计能解决族里几百人生计。
信还是带写的,但信末歪歪扭扭的自己签了字,还补充!俺也识字写字了,书要多读才有出息。
7月7日,日本政府对克莱琪下达最后通牒,限期十天内达成协议。7月10日,丘吉尔做出决定,关闭滇缅公路。
1940年7月17日在美国默许下,英国与日本签订了《英日关于封闭滇缅公路的协定》,滇缅公路停止运营。
中国对外运输通道,只剩下大西北兰州、伊犁通往苏联的公路可用。
1940年10月14日,随着日本的逐步扩张,英国改弦易辙。
1940年10月底,滇缅公路关闭三个月后,又得以重启。
为了对付日军对滇缅公路的空袭,1941年4月15日,中美达成一项密约,来自美国预备役部队、陆军航空队、海军、海军陆战队等美军人员,以退伍兵的名义,组成志愿军,前往中国,直接参加对日作战。
1941年7月10日,第一批美国战机飞行员,从旧金山启程,飞往昆明。
1941年8月1日,陈纳德在昆明成立美国志愿兵航空大队,即飞虎队。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对日军的战斗,也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中华民国组建了远征军,入缅作战。
这是二战中,中华民国与西方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统一行动,战胜敌人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境作战。
远征军部队立下了赫赫战功。从国军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三年零三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
爷爷自那时也长托地主去省城开会,买着报纸回来,让识字的读给自己听。
下关、保山、龙陵、芒市、畹町出境,在缅甸腊戍,就是我爷爷施工搭桥的地方,这也是他和缅北彭司令并肩战斗、一起睡觉的窝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