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隐忍的铭贤与小孟拉
彭稼笙先早6年归顺,但是上面指派的人接管了军队,这违背当初约定,所以没彭几年彭又组织人员对抗正规军,但这时缅缓过气来开始进攻。
芭蕉陵被拿下后,关约的日子在去年底就非常艰难,坤沙面对7省抛来得橄榄枝原则了屈服,佤邦其实是小勐拉和政府缅族省的缓冲区。
金三角的缅族居多,主要是以省命名区,而和少数民族以邦为名字,比较好区分。
云边防有个区域叫勐腊,所以国界线对面的勐拉是同音,大家都习惯叫对面小勐拉。
在缅甸四个特区中,小勐拉的发展极具传奇色彩。这里通行汉语,与我国交流紧密,领导层由许多华人组成,领导人林铭贤是来自中国海南的知青。
小勐拉能在不到20年时间里,发展成缅甸“小中郭”,离不开林铭贤的治理。林先生的第一招,便是保持低调务实。
小勐拉位于缅甸掸邦的最东端,与云南和老挝接壤,远离缅甸政府军的直接控制范围,而且从不主动以武力对抗缅甸政府军,加上前面还有实力更强劲的佤邦牵制缅甸政府军,为小勐拉的发展撑起了一片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不过,这并不表示小勐拉就对政府军百依百顺,这样做的大前提是,小勐拉保持相对独立。14年后林铭贤之所以顶着强大的压力接纳了彭稼笙,不仅仅因为彭稼笙是林铭贤的岳父,更重要的是,林司令深知果敢是小勐拉重要的屏障,保住果敢的抵抗力量,就是为小勐拉留下一线生机。
与此同时,小勐拉开始追求地位的合法性。尽管四大特区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过缅甸政府从未放弃将权力收归中央,因此林铭贤不仅仅要保证小勐拉此时独立,更要为未来的发展做铺垫。
缅北地区毒品猖獗,小勐拉的发展也有一部分源于毒品。不过很快,小勐拉便开展了全面禁毒运动,并因此获得了国际相关组织与北方邻国的支持,联合国禁毒署还提供了专门的资金支持,这也是保证小勐拉地位的关键。此后,小勐拉推出了“第四特区”替代种植计划,即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替代罂粟,这部分资金由西双纳勐海库的无偿援助。
在多方面的帮助下,到1977年时,小勐拉便正式宣布为“无毒区”,比佤邦更早得到了联合国禁毒署的承认。虽然小勐拉要求一定独立性,但从未宣布要脱离缅甸,这也使得缅甸政府军没有打击小勐拉的迫切动机,而是将更多精力用在打击其他武装反动力量。
如此一来,小勐拉的独立地位得到了保障,也就满足了小勐拉发展的初级目标,接下来是发展经济。
在过去,整个缅北地区都是毒品泛滥的重灾区,武装力量多数来源于种植和加工毒品。不过小勐拉在宣布禁毒之后,便开始发展新的产业,那就是依托云南西双纳发展旅游业。
这和小勐拉的地理位置分不开,作为一个多山之地,小勐拉在未经开发前只是落后的小山村,但地理位置上靠近云南西双纳州,而且小勐拉与云南傣族实质上是同一个民族,在生活习俗上也非常相似,国界线两边村民通婚也时常发生。
因此,在中国致力于发展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同时,背靠中国这座大山,小勐拉也开始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业。小勐拉的优势很多,山川秀丽、四季如春,自然景观众多,并且修建了大量旅游景点:艺术国门、大金塔、卧佛景区,以及禁毒纪念展览馆和珠宝玉石展览馆等等。
这些新兴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小勐拉每年接待的游客多达30万人次,是湄公河区域最着名的旅游城市。
借由旅游业一路蓬勃发展的小勐拉,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强势崛起。不仅建设了完善的基础设施,还完善了通往我国、老挝和湄公河重要港口的等级公路,成为大陆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门户,在缅甸拥有了立足之地。
军事力量一直是区域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盾牌。到小勐拉也是如此,在缅北的十多支武装队伍中,小勐拉的掸东同盟军实力并不强劲,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因此平时极少参与缅北地区的军事冲突,比起其他武装力量来说,掸东同盟军更多处于防御状态。
到2016年时小勐拉的掸东同盟军只有3个作战旅,总人数约为4500人。相较于其他武装力量,小勐拉显然无法以军事力量取胜,但不同于果敢的内讧,小勐拉内部的军事体系极为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