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内门弟子的福利
经过四天的比试,外门弟子最后一战结束,前十弟子确定,其中四名弟子是练气期八层,因为有一名练气期九层弟子在败者组的战斗中再次落败,,彻底无缘前十弟子的荣誉。
这几名练气八层的弟子都非常有战斗天赋,其中一人还是女弟子,几人战斗技巧运用的非常熟练,术法的搭配使用非常合理,都是不错的好苗子。
徐阳在第四天比试时也到场观看了这些弟子的表现,这次外门大比的结果让他很满意,并不是修为高就一定能赢,实力相差不太悬殊的情况下,修士的术法、法宝、战斗经验都能影响到战斗的输赢,看来这类的宗内比试要适当的搞一搞。
徐阳笑着上台给这十名弟子发放奖励,同时鼓励道:“你们很优秀,你们都是本门未来的精英。”
十名弟子都很激动,没想到掌门会亲自来给他们颁奖,还开口称赞了他们,这是何等的荣誉。
台下的其他弟子都羡慕坏了,他们也要努力修炼,再有门内比试时一定要上去拼一拼。
“好了,本次外门大比圆满结束,希望大家都能努力修炼,像这类的宗内大比还会不定期举办的,每个人都会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徐阳的话让一众弟子再次欢呼起来。
徐阳走之前对朱恒跃和吴波说:“这次你们表现的不错,安排人把这里收拾好再回去。”
得到师父的表扬两人都很高兴,但这么多弟子看着能,两人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躬身行礼道:“请师父放心,弟子一定处理妥当。”
徐阳回到别苑心情不错,本来打算找师妹谈谈心,结果发现她还在闭门修炼,这是真用功啊,看来他也得努力修炼了。
过了两天,外门前十弟子中开始陆续出现突破的弟子,第一个突破的是杨凯,今年已经31岁,入门以后除了吃饭时间,其他时间都在修炼,这次外门大比中表现非常好。
杨凯突破筑基期,达到进入内门的标准,他是第一个从外门升入内门的弟子,也是宗门现在第一名内门弟子,所以号称本门内外首席大弟子。
道宗的弟子之所以能修炼如此之快,都是因为徐阳传授的是他本人修炼的天阶上品功法,那可是最顶级修炼功法。
徐阳也不是傻子,他传授功法给弟子都是按境界传授,比如刚入门的弟子传授练气期修炼功法,突破以后才能领到下一阶段的功法。
其他势力就没有这么逆天的功法了,就算哪个势力有顶级功法,也不会像他这么大规模传授,一般都是传给接班人。
其他势力最近也有不少突破到筑基期的,但这些人都是灵气复苏前就修炼很久了,灵气复苏后进入秘境才厚积薄发突破的,那些被各个势力新招的弟子,大多数都才刚刚修炼入门,连个达到练气期五层的都没有。
话说回来,道宗外门前十弟子陆续突破筑基期成为内门弟子,因为他们在外门大比时每人得到了一瓶增元丹,这可是能帮助练气期提升修为境界的丹药,即使达到筑基期服用都有不错的效果。
短短三天时间,道宗又多了十名筑基期修为的内门弟子,就连那四名比试时只有练气八层的弟子都突破了。
这十位内门弟子中唯一的那名女弟子叫韩璐,今年24岁,长相比较清秀,不是那种美艳惊人的美女,但绝对不丑,属于那种耐看型的。
他们十人成为内门弟子后就搬到了凌云峰上修炼,每个月每人可以领到三颗增元丹,可以再次得到进入传道阁选修术法的机会,比外门弟子的待遇强太多了,应该说外门弟子没有待遇,除了得到练气期的修炼功法和选修五本术法,其他全靠自己修炼,所有外门弟子一视同仁,这就是物竞天择。
整个宗门的修炼氛围非常好,虽然宗门才刚成立不久,很多门派该有的体制还没设,但徐阳却不急着弄这些,等到门派发展到需要时,自然就有了。
徐阳的安逸生活被朱岩的传信打破了,他们得到可靠消息,棒子国出现一个类似漩涡的巨大传送门,已经有人进去确认过,那里面是另一处空间,比他们的秘境大多了,听进去过的人说,里面放眼望去全是残戈断壁,但都被阵法隔绝了,进去的人只能在传送门周围活动。
看到这些消息,徐阳的第一反应就是上古遗址?还是那种异空间的上古遗址。不知道那里还能剩下什么,不过不管剩下什么,都值得去探查一下。
徐阳给朱岩回信道:“发现多久了,进去的人多吗?”
朱岩很快回道:“这传送门才出现一天,进去的人也只能看看,又都出来了。”
“那就好,我会带一些弟子过去,让他们历练历练。”
朱岩不以为意道:“让一些小朋友见见世面也是对的。”
徐阳把胡晓云找来说道:“师妹,棒子国那边出现一道传送门,已经证实里面有一处上古遗址,我们把弟子带过去历练历练。”
胡晓云听说有上古遗址时很惊讶,忍不住问道:“师兄,这上古遗址是不是很危险?”
“那倒不一定,我懂一些阵法,先过去看看情况再说。”
徐阳召集筑基期的弟子来主峰大殿,闭关修炼的可以不用来。
最先赶来的是徐阳的十位亲传弟子,随后是孟瑶与杨莹,她们说赵一涵在闭关,最后赶来的是内门十位弟子。
见人都齐了,徐阳才宣布要前往上古遗址的事,同时也用传道诀把封天印和五行遁两种秘法传给他们,让他们有些保命手段。
“谢掌门传法!”所有弟子一齐拜谢,他们可是知道这秘法的珍贵,这是能随着实力境界成长的秘法,任何一本秘法流传出去,那都能引来无数修士争抢,没想到掌门今天一传就是两本,简直壕无人性啊。
徐阳抬手一挥,把所有人都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