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有必要这样怂吗
传令亲兵回转到陈永福那里禀报道:“闯王命陈将军立刻渡河,不要去抢粮食。”
“一些粮草就能让本将军上当?简直是笑话。”陈永福在战马上笑道。
“将军,那这些粮草怎么办?”陈永福身边另外一名亲兵问道。
“原地放着先不管,等我们击溃了对岸的明军后,再回来收拾这些粮草不迟。”陈永福做事谨慎,这次行动之前,已经让麾下军士们全部携带了五日的口粮。这些粮草是很诱人,但是暂时不拿,也不打紧。
“你们几个会游水的,去河中看看哪里水浅!”陈永福指着金河说道。河面不足两丈宽,这些年干旱不断,几乎快变成一条小溪流了。
很快,几名出去探查的骑兵回来了,“将军,往上游走一里,有一处地方的水特别浅。”
“弟兄们,随我出发!渡河!”陈永福挥手大叫道。
下游不远处,独眼龙将军张伯宗正等待着斥候的军情。
只见远远有一骑从下游沿着河岸飞奔而至,“禀报将军,下游三里处发现一千两百多名闯贼骑兵,正在涉水过河。”
张伯宗点点头,对身边的亲兵说道:“陛下真的神机妙算,这波闯贼骑兵果然不会和我们纠缠。
又有一骑从上游沿河而来,“张将军,陈永福那边也过河了。”
“你们估计刘希尧将军的步兵和虎豹营现在到了什么位置?”
一名亲兵打开随军舆图,指着金河以东一处地方,“这个地方叫魏庄。刘将军步兵军团和虎豹营应该到了这里。”
“吴总兵北翼和南翼两路骑兵有没有动静?”
“回将军,他们南北两翼已经做好准备,等李自成和陈永福他们一过河,就开始行动。”
“弟兄们,出发!我们也过河!”
“都给老子精神点,今天的战功我们也要拿一拿。”
崇祯原计划让张伯宗在金河西岸与李自成的两千五百名骑兵打一架,一来可以延缓下闯贼骑兵的追击速度,为刘希尧大军进驻魏庄做好准备,二来可以消耗一些闯贼骑兵。
张伯宗的工兵营人人配备非常长的巨枪,不怕李自成的骑兵冲阵。
……
“李若链,你说李自成为还真是有头脑,他这次铁了心要打垮吴三桂麾下在这一带的骑兵。从战略上看,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崇祯感叹道。
“也许吃了前几次的大亏,李自成那狗贼终于开始动脑子了。”李若链回道。
“陛下,有紧急情况!”
几名斥候骑着马从后面跑了过来。
“禀陛下,任继荣的步兵军队在后方屠村、屠城!”
崇祯大怒,在场众人无不义愤填膺。
“百姓不是都坚壁清野了吗怎么还会被屠村、屠城?”崇祯问道。
“回陛下,一部分老弱病残来不及撤退,还有一些人舍不得离开,怎么劝都没用。任继荣他们人太多了,排着一字长蛇阵,一路搜索,路上遇到百姓就杀!”
“简直丧尽天良!畜生都不如!”李若链痛骂道。
周围的军士们闻听这个噩耗,都目眦欲裂。
“陛下,我们虽然人少,但是有骑兵,我们一定要回去营救百姓!”一名骑兵翻身下马,跪下来说道。
其余骑兵兄弟也都纷纷请战。
崇祯乃天子,所有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他没法直接拒绝。
李若链吼道:“但凡只要还是男人,谁也见不得他们屠杀百姓。可是他们数万人,即便都是步兵,我们这千把人怎么能打得过?”
“现在回去不仅救不了百姓,连陛下都会跟着有危险!”
“动动脑子吧,只要击垮了李自成这最后的精锐骑兵,我们慢慢收拾后面的步兵!”
崇祯这才发话,“李指挥使说得对,百姓无辜惨死,朕比谁都心痛,但是一定要冷静!”
“巴克永!随朕一起过河!”
“末将领命!兄弟们跟着陛下,出发!渡河!”
魏庄北面三里处斥候已经将李自成过河的消息汇报给了吴三桂。
“大帅,为何这次闯贼两千多人的骑兵我们要搞这么复杂的布局?”
“是啊,闯贼两千五百人我们有必要怂成这样吗?”
“直接干就完了!”
几名千户和游击将军在身后小声议论道。
“你们自己回头看下吧。”吴三桂没好气地怼了一句。
吴三桂身后,三千五百名关宁骑兵肃穆而立。
他们没有家丁营、前锋营那样齐全的护甲,大部分人身上只有一层面甲。尤其要命的是,他们的战马良莠不齐,有的过矮、有的过瘦。
无论是骑兵还是胯下的战马都长期吃不饱,一个个看起来弱不禁风。
“末将懂了。是末将无知。请大帅责罚!”千户不是傻子,这样的骑兵队伍没法去硬刚。
吴三桂摆了摆手,“坚决执行陛下的战略安排即可。不必多言!”
吴三桂身后的骑兵都很勇,但是吴三桂毫无把握。人人都说他在从宁远带回来好几万关宁铁骑,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整个关宁铁骑中,除了吴国贵的家丁营和祖邦文的前锋营,其余的真的不堪大用。
吴三桂也知道包括目前已经抵达山海关的吴朝忠、何起凤、郭弘巍三人统领的骑兵,虽然号称三万大军,实际上吃了一半的空饷。
陛下已经在怀疑了,但是他吴三桂也并非是贪得无厌的人,为了让建奴对宁远到山海关一带的防线多少有所顾忌,吴三桂必须对外虚报兵力。
吴三桂更知道,在宁远能够守得住,绝对不是因为他们号称拥有五万关宁铁骑,而是朝廷定期派黄蜚用海船运输粮草,重要的是宁远城城池高俊,只要不出内乱,任凭建奴怎么折腾都攻不下来。
大明朝这些年能够野战和敌人硬刚的,就吴国贵、祖邦文、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还有早前的卢象升等寥寥数人。至于孙传庭,他的大兵团步兵加战场联营的稳推战术太耗粮草了,朝廷根本负担不起!
而李自成每次战斗,都可以裹挟数万、数十万百姓,用人头来堆,旱灾、蝗灾让他如鱼得水。建奴方面,满八旗虽然只有三万精锐,但是汉八旗有三万、蒙古八旗也有四万。而且建奴属于全民皆兵的体制,他们不去抢、不打仗就会饿死,但是一旦打仗,他们就能越打越强。
这种体制和三百多年前的蒙古人是一个思路。他们每个部族、整个部族联盟一旦开战,粮食就地抢、所有家当都可以放在马背上,打得赢就抢,打不赢随时可以撤,农耕民族来对拼他们真的天然很吃亏。
一句话,整个大明现在除了家丁营和前锋营,能够野战和敌人硬刚的骑兵没有了。更郁闷的是,吴国贵目前还在京师敌人内部血战,最后能否回来几匹战马都是未知。
这也是为什么前面几次战役吴三桂只得用家丁营和前锋营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李自成在几场大败仗后仅仅出动两千五百人,就令崇祯和吴三桂等人非常紧张的原因。
护甲不足、战马不行,骑兵就容易被揍。骑兵打的就是装备和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