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工匠们的兴奋
公元前122年,大汉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春末。
大汉周报春季的最后一期报纸,刊登了一份令天下工匠兴奋的消息。
华夏理工亲传弟子、刑部尚书张汤之子张安世,创造发明了安世显微镜,此物可以用来观察到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
张安世申请了安世显微镜的专利,以一百万元朔币的价格,将生产和售卖安世显微镜的权限独家授予给了曹氏商行。
曹氏商行承诺,售卖安世显微镜获得的利润的百分之五,将会分红给张安世等人。
此外,张安世也向曹氏商行保证,日后对安世显微镜有新的改进时,会根据改进程度,以合适的价格继续单独授权曹氏商行生产售卖。
此外,曹氏商行还向天下人发出邀请,愿意以合适的价格,购买各种创新技术专利。
除此之外,大汉还新成立了一个部门:专利部。
专门用来审核专利的申请,以及审查是否有人未经同意私自使用他人专利。
专利部不涉及朝堂权力,只专门用来对专利负责,专利部暂时由皇子刘大海负责。
当天下的工匠们得知这一消息时,一个个欣喜若狂。
这是有实际政策在支持他们这些工匠了!
而且,那安世显微镜的专利,居然售卖了一百万元朔币!
一百万元朔币得有多少啊?就算换算成币值一百得元朔币,也有一万枚!
要知道,他们一个月最多才能赚一千到两千枚币值为1的元朔币。
一百万元朔币要将近一百年时间!
他们若是新创造或者改进了些工具,虽然比不上那安世显微镜高级,但卖个几万的专利费应该有吧?
这一刻,天下的工匠是真正的兴奋了。
虽然他们的地位在大汉国以及很不错了,但他们实际上的待遇也就那样。
有活做的时候能多赚一点,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只能回归种田地。
虽然现在大汉国不缺少他们这些工匠们做活。
但他们从没有想到,原来靠自己的本事,赚一笔大钱,这么简单!
这一期报纸登出的第一天,就有一批数量庞大的工匠,开始联系曹氏商行在各处的分行。
大汉国的工匠人群多吗?
相比于将作监里的那些,大汉国的工匠数量并不少。
但如今大汉国正在磅礴发展,这么一小撮工匠远远无法满足大汉国的需要。
那些记忆高超的工匠,可以进入将作监。
但大部分的工匠,只能凭借自己的手艺赚钱养家糊口。
即便如此,他们也远远比那些靠种地的百姓生活的好的多。
而大部分工匠,为了养家糊口,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其他人的。
因为多一个同行,他们就少吃一碗饭。
这也就导致了,大汉国有一些拥有特殊技艺的工匠,一直没把自己的记忆传播出去。
而一旦出了意外,就会断了一些手艺。
如今这一期报纸一出,那些工匠们快速的探讨了其中的利弊。
不少工匠已经决定把手头的技艺卖给曹氏商行了。
有些工匠是对一些工具的小小改进,有些是某些东西的制作方法。
总之三百六十行,每行都有一些小技艺。
而且,曹氏商行的信誉他们还是愿意相信的。
因为,没有人不知道,曹氏商行的曹,代表的是当今陛下的外甥平阳侯曹襄。
平阳侯会骗他们吗?
他们不觉得自己这种小虾米,会入的了平阳侯的眼。
平阳侯不缺钱,听说大汉国有五分之一的道路修建被曹氏商行包了,尤其是各个大城之间的主要道路。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平阳侯基本控制了通往大汉国所有地方的经商之路。
这也是陛下对平阳侯的信任。
你要是说平阳侯想造反?意义何在?
所以此消息一出,许多工匠就开始纷纷涌向曹氏商行。
一旦他们所提供的一些技艺,或者是像安世显微镜一样的新物件被曹氏商行买下,再给他们一点分红。
那他们这辈子可是真正的不用努力了。
不要以为曹氏商行给张安世百分之五的分红很低。
但是你想想,张安世什么都不用干,就能拿到安世显微镜售卖所获利润的百分之五,还少吗?
以曹氏商行遍布大汉各地的能力,一天能卖出多少个安世显微镜?利润能有多少?还少吗?
他们都不敢想张安世一天能够从曹氏商行那里白拿多少钱!
要知道,搁以前,要是有人能制造出显微镜这东西,大概率是被人一锤子买走。
而现在,他们还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分红,以及,留名。
他们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而且,连那些地位最低的商人,都在大汉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开始自掏腰包为大汉国修路、修学堂。
他们这些匠人又怎么好意思不献一份自己的力呢?
那不是会被世人耻笑吗?
于是,躺在刘氏庄园的曹襄自从一进门,嘴角就没合拢过。
“大海啊,你说,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大汉国还有这么多能人巧匠呢?”
“一天,就一天时间,我就已经收到近百次上报了,都是一些比较有用的新玩意,
这还不算那些下边觉得用处不是很大的东西了。”
刘大海闻言道:“我从来不否认大汉国有很多的能人,不只是匠人,还有在其他各个方面的能人,只是我们还没有发掘而已。”
“而且,这还是我们教育没有普及下去的时候,若有一天,你想想,全天下的人都掌握了华夏理工的知识,
到时候就算一百个人中能有一个人提出一点有用的小意见,那汇聚起来,该是何等的恐怖?”
说到这,刘大海就忍不住想到了后世。
后世很多人喜欢说读书无用,但只要稍稍想一想,想一想后世发展的速度,各种东西的迭代速度,就可以知晓。
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凭空而来的,是一大批人共同携手的结果。
只是后世的读书人太多了,才让一些身边没有能够验证读书有用的人,觉得读书无用罢了。
两千年前的曹襄,还无法想象到读书无用的那一天。
他甚至有些期待,自己能够看到大汉国遍地都是有识之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