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就算加入神仙群也不忘带飞祖国 > 第二十二章 你们怎么起这么早?我们还没睡

第二十二章 你们怎么起这么早?我们还没睡

几人来到房间,放下行李,开始了筹备工作。闫哥在网上下了单,不一会儿,跑腿小哥就送来了一袋10斤的面粉,一个案板,一个面盆。

“看这阵仗,这是要包饺子吗?”宋姐笑嘻嘻地问道。

“对,包饺子给你吃。”谢芊梨也跟着开玩笑。

“真的啊,我要三鲜馅的,虾仁鸡蛋木耳,再加点香油。”

“没有三鲜,外面有野菜,自己去薅两把。”闫哥翻了个白眼,“就知道吃,快干活儿了。”

谢芊梨将一勺面粉倒入盆中,和成面团,先尝试着捏了一个人脸,然后拿起各种小巧的工具,在面部轻戳几下,就刻画出了五官。

“芊梨,你这手是怎么长的,才这么几下就捏成了,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王依依不可思议地惊叹道。

“我以前在店里打工,学过翻糖蛋糕,和面塑差不多。只不过面更软一点,不容易成形,要更加耐心一些。”

“哇,你还会做翻糖蛋糕呀,”宋姐说道,“我以前买过,造型太精美了,我都舍不得吃,后来天气太热放化了我才吃掉,挺好吃,就是太甜了。”

来到晋中之前,谢芊梨特意请教了研究古代服饰的专家,为每一个人物都画好了图纸,因此上手很快。次日上午,第一个人物造型就完成了。

“芊梨,你效率蛮高的嘛。”闫哥赞许地说道。

“闫哥,这只是一个试水的作品,要想复刻出素蒸音声部,还需要再优化一下细节,可能要费一段时间。”

“没关系,慢工出细活,咱们时间挺充裕的。而且附近都是做面点的,咱们可以出去采采风。”

午饭后,几人在古镇上逛了一圈,发现距离民宿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名叫“小姜花馍”的店,摊位上摆着各种花馍,有动物、花卉、寿桃,还有人物,比之前看到任何一家店的样式都丰富。

“几位,来看看我家的馍吧,什么样式都有。”一位五六十岁的阿姨从店里走了出来,她身材微胖,头发花白,穿着朴素且干净的围裙和套袖,看起来非常温和。

“阿姨,这些都是您自己做的吗?”谢芊梨问道。

“是的,我在这里做了几十年了。你们看看喜欢哪个啊?这个锦鲤怎么样,我今天刚做的,你们年轻人不都说嘛,锦鲤能带来好运气。”

“行,给我拿这个锦鲤吧。”谢芊梨见阿姨极力推销,实在不忍拒绝。

“这个小娃娃捏的挺可爱,我拿这个吧。”宋姐也选了一个。

“我要这个牡丹。”

“我就要这个醒狮吧。”

“好好好,”阿姨连忙拿来打包盒,将四人选的花馍分别装好,“你们是外地来的吧,许多游客都喜欢我家的花馍。”

四个人一人捧着一个盒子,回到了房间。

“你们别说,那个阿姨挺良心的,我以为这么费时费力的花馍,怎么也卖几百一个。”宋姐说道。

“是啊,那个阿姨手上都是茧子,看起来也不容易,赚的都是辛苦钱。”谢芊梨说着,又揪下了一小块面团,继续练习。

几天后,谢芊梨终于找到了感觉,开始正式制作素蒸音声部,剧组其他人也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工作,第一天就忙到了凌晨三点半。

“终于收工了,大家快休息吧。”闫哥打了个呵欠,长长地伸了个懒腰。

“熬了这么久,我反而睡不着了,有没有人跟我下去吃个夜宵呀?”宋姐只觉得肚子咕咕在叫。

“姐,这么晚你还吃东西呀?”王依依说道。

“咱晚饭是七点吃的,这都过去八个小时了。”

“有道理哎,你这么一说,我好像也饿了。”王依依披上外衣,准备和宋姐一起去吃夜宵。

“我也和你们一起去吧。”谢芊梨一连做了几个小时的手工,消耗很大。

“你们怎么都走了?”

“嗯,闫哥你回房间自己睡吧。”宋姐说着,带着几人一起出了门。

“别丢下我呀。”闫哥匆匆换了鞋,追了出去。

凌晨时分,古镇上大部分店都在打烊,除了一家夜宵大排档以外,只有小姜花馍店门口亮着灯,店主阿姨正在摊子前忙碌。

“阿姨,您这么晚还在忙呀。”谢芊梨主动和阿姨打了招呼。

“我天天都两三点起床干活,等馍蒸好了,正好也天亮了。”阿姨说道,“你们做什么的,怎么也起这么早?”

“我们今天比较忙,还没睡。”闫哥苦笑了一下。

“这么晚还不睡呀,真是太辛苦了,我刚蒸了一锅馒头,快趁热吃吧。”阿姨说着,从大蒸锅里拿出几个馒头,递给了几人。

“阿姨,这个馒头多少钱一个呀?”谢芊梨掏出手机就要扫码。

“就几个白面馒头,不用给钱了。”

“啊,那多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我看你们几个小姑娘,也就二十多岁吧,比我闺女大不了多少。要是我闺女忙到这么晚,我也会心疼的。”阿姨一脸慈祥地看着几人。

“阿姨,您还有个女儿呀?”

“是呀,我闺女从小就聪明,长得也俊,还考上了音乐学院。”阿姨提起自己女儿,一脸掩饰不住的自豪。

“嗯,您女儿真厉害,您也是个伟大的母亲。”谢芊梨无法想象,阿姨凭借一个小小的花馍店,供出一个学音乐的女儿,要付出多少辛苦。

“哎,啥伟大不伟大的,咱自己没读过多少书,现在条件好了,不想再耽误孩子的天赋。”

几人和阿姨寒暄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四点钟。

“天都快亮了,你们快去休息吧,我的馍也该出锅了。”阿姨说道。

“好的,那我们就不打扰了,谢谢您送的馒头。”

几人和阿姨挥手说再见,去大排档吃了点东西,回房休息了几小时,又起床开始拍摄。

半个月后,十几个小面人终于全部完成。剧组又联系了民乐专家,完美复刻了古筝、琵琶、三弦、胡琴、笛子等各种乐器,一一摆放在小面人手里。

“太棒了太棒了,恭喜芊梨,又完成一件佳作。”宋姐兴高采烈地抱了抱谢芊梨。

“其实完整的素蒸音声部由七十二个面人组成,但是条件实在有限,只能做个低配版的。”谢芊梨还是觉得有些遗憾。

“这就行了吧,真做七十二个,咱们都得熬死在这儿。”王依依打了个呵欠,“大功告成了,今天早点休息吧。”

大家美美睡了一觉,第二天元气满满地起了床。

“哎呀,怎么有个面人被弄坏了?”王依依路过摆放面人的桌子,突然发出一声惊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