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 > 第265章 人生如戏

第265章 人生如戏

宋亦瑶闻言,只是抿嘴轻笑了一下,而后说道:“我自幼饱读诗书,观看各种典籍,得到了不少残缺的上联,也有我自己的感悟,我苦思冥想了很久,都对不出来,所以想请教一下沈先生。”

沈闲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说。”

周岩石等人的眼中都出现了一股感兴趣之色。

宋亦瑶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京都当年的文科状元,甚至语文还拿下了145的逆天分数。

她写的几篇随笔,也被纳入到了教科书中。

她还写过几首七律诗,也都是被广泛传播。

“上联,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朝事。”宋亦瑶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这是我在一篇典籍上看到的,我绝对这完整的对联,应该从体现戏曲与人生的紧密关系上出发的,戏曲故事往往反映人心,体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展示出人生的诸多酸甜苦辣。”

“可是我一直写不出下联,请沈先生赐教。”

有些文绉绉的。

沈闲微微一笑,而后道:“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下联一出,周岩石等人眼中出现了思索之色。

宋亦瑶的眼前却是一亮,脸上随即出现了一抹浓浓的赞赏:“好,好工整,也好有意境!”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这说的不就是台上台下,很多人的人生,不都是差不多的吗?

用网络上的话来说就是,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来。”

“上联:曲是曲也,雅曲内写尽人情,愈曲越直。”

宋亦瑶缓缓开口。

沈闲闭上了眼睛,思索了一会儿,随即也是开口:“戏其戏乎,游戏中传出物理,越戏越真。”

无论是桃子宝宝还是莫维,眼中都出现了迷茫之色。

周岩石通过细细咀嚼,这也才摸透了其中蕴含的神异,而后鼓掌道:“精彩!”

宋亦瑶有些被惊到了,很是认真的看向了沈闲:“这下联,太绝了。”

这首对联表达了戏曲通过曲折的故事反映人间真情和物理的道理,宋亦瑶越品味越觉得真实。

“台上六七人雄兵百万。”宋亦瑶再次诵出上联,“这是我根据自己的感悟而写的,请沈先生补缺下联。”

这上联的意思是舞台的可塑性和千变万化,六七人就可以演出雄兵百万的气势,所以想要补缺下联,也是要体现戏曲的表演性和虚拟性,通过有限的人数和步伐展现无限的空间和场景。

沈闲起身,走了三四步,而后开口:“出门三四步走遍天下。”

宋亦瑶眼中的明亮之色越来越浓,仔细看去,有着一抹异彩,也有着一抹激动和兴奋,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然后说道:“沈先生真的让我惊艳到了。”

桃子宝宝也是满脸崇拜的看着沈闲。

她特别喜欢看沈闲万众瞩目,英姿勃发的样子。

京剧团的团长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周行正却是细细品味着,只感觉宋亦瑶和沈闲的每一首对联都蕴含了哲理。

尤其是,台上六七人雄兵百万,出门三四步走遍天下,更让周行正觉得无比的形象。

“这沈闲,好厉害!”周行正心中自语,“居然能够跟得上宋亦瑶的思维。”

宋亦瑶有些小兴奋,索性下桌,来到了沈闲的旁边,紧挨着沈闲,再次开口:“戏曲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演员的表演,可以展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丰富的人物形象,那么我们再以这种特点继续,上联,不大场地可国可家可天下。”

“平常人物为将为相为宦臣。”沈闲立刻对上。

“三五人可作千军万马!”宋亦瑶继续开口。

沈闲道:“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

这首对联与前一首是一个意思,但气势更加的磅礴恢宏。

众人都有些惊呆了。

宋亦瑶也是内心震撼。

这几首上联,她请教过无数的国学大师,拜访过一个又一个戏曲名家,但都对的不工整。

或是意境不够,或是不能够表现出戏曲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这么多年,只有沈闲一个人,能够对的上来!

“乾坤大戏场,请君更看戏中戏,沈先生请对下联。”宋亦瑶说道,靠近了沈闲。

离的近了,一股幽香扑入到了沈闲的口鼻中。

再看向她的脸庞,有些绯红,有些害羞,但也很勇敢,眼中更是有着一抹激动。

她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

“乾坤大戏场,请君更看戏中戏……”沈闲思索着,这上联有些玄奥了,以乾坤为戏场,以人生为戏中戏。

也就是常说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有些难。

但难不住沈闲。

有了。

“乾坤大戏场,请君更看戏中戏,俯仰皆身鉴,对影休推身外身。”沈闲的声音不大,但听在宋亦瑶的耳中,却如同惊雷,炸开了她如同磐石一般坚硬的内心。

上联的意思是人生如戏,而下联则是表达不要只关注身外之物。

再来,我今天要把所有残缺的下联补齐!

宋亦瑶心中想到,而后再次开口:“文成武就,金榜题名虚富贵!”

这上联说的是戏曲中的故事都是虚构的,所以下联也是要从虚妄中入手。

沈闲立刻道:“男婚女配,洞房花烛假夫妻。”

饭桌上的众人已经全部将目光注视在了沈闲和宋亦瑶的身上。

这京都第一才女与沈闲之间的碰撞,实在是精彩。

“最后一联,戏曲虚实相生,我们就以这点入手。”宋亦瑶说道,“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有点难了。”

这首上联,也是迄今为止,她觉得最难的一首上联。

戏中人,人中戏,台上台下为一体,相互交融,她也揣摩了十多年,但始终写不出下联。

所以诵出来之后,她很是期待的看着沈闲。

“这有什么难的?”沈闲说道,“装古人,装今人,装古装今人装人。”

宋亦瑶闻言,闭上了眼睛,许久之后,才睁开了眼睛,用一种无比钦佩的目光看着沈闲:“受教了,沈先生的古典文化底蕴之深厚,对戏曲文化的了解之透彻,是我平生罕见。”

“当然,我年岁也不大,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沈先生是我见过最有才华的一个男人。”

“佩服!”

宋亦瑶说道。

沈闲笑着摆摆手:“宋小姐过奖!”

宋亦瑶掏出了手机:“沈先生,方便加个微信吗?”

旁边的桃子宝宝瞬间警惕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