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直播(十六)
周依然面对乾隆的固执己见,压住心中怒火中烧,几乎要按捺不住:“乾隆,别再把你的行为美化成保护百姓了!若你真为百姓着想,怎会七次大张旗鼓地下江南游玩?更别说你那所谓的体察民情,与你爷爷康熙的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乾隆闻言,怒不可遏,反驳道:“朕如何不能与朕的皇爷爷相提并论?你这无知女子,休要在此胡言乱语!”
周依然轻蔑一笑,不再与乾隆争辩,她知道事实胜于雄辩。于是,她转向天幕,沉声道:“既然你不信,那就让所有人看看,你与你爷爷康熙在体察民情上的真正区别。”
话音未落,天幕之上,画面骤变,一段段历史影像缓缓展开,对比鲜明。
视频中(在清朝所有的皇帝当中,微服私访最多的就是康熙和乾隆了,康熙身着便服,仅带少数贴身侍卫与太监,深入民间,尤其是南方地区。康熙亲力亲为,考察河道,与百姓同吃同住,力求找到最佳的治河方案。他的每一次出行,都是为了真正了解民情,整顿吏治,深受百姓爱戴。
随后,画面一转,切换至乾隆皇帝的“体察民情”。只见乾隆出行,前呼后拥,浩浩荡荡,队伍庞大,动辄万人以上。所到之处,百姓虽好奇围观,但更多的是对奢靡浪费的不满。乾隆的此行,更像是一场场盛大的游行,他醉心于玩乐,猎艳猎奇,与康熙的务实作风大相径庭。)
视频结束时,天幕下的众人无不唏嘘感叹,对乾隆的所作所为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周依然直视乾隆,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如何,乾隆?这就是你的‘盛世’吗?”
赢政在天幕之下,目睹乾隆的奢靡浪费,心中怒火冲天:“这等挥霍,足以支撑我大秦铁骑横扫六合,又能让多少秦民免受饥寒之苦!异族为君,实属天理难容!”
刘彻与赢政心有戚戚焉,望着天幕上那堆积如山的金银,眼中闪烁着贪婪与愤慨,恨不得能穿越时空,将之一一掠为己有,以充实汉家军备。
天幕下的皇帝与百姓们,无不心生贪念,幻想着能从天幕的幻象中抓取那些金银,以解决各自的困境。
唯有雍正,怒不可遏地揪起弘历,一顿责打,弘历的哭声瞬间打破了周围的沉默:“你怎可如此狂妄自大,闭关锁国,还妄图效仿你皇爷爷微服私访?你那哪里是微服私访,分明是大张旗鼓,劳民伤财!”
雍正正欲继续训斥,却被甄嬛温柔却坚定的声音打断:“皇上,请息怒,弘历尚幼,臣妾日后定当严加管教。”
甄嬛的求情非但没有平息雍正的怒火,反而让他更加愤怒,他将怒火转嫁到了甄嬛身上,猛然一脚将她踢开:“你?你教好弘历?朕若没看错,那天幕之上,你身为太后也跟着很享受的很啊,你和弘历亦是难辞其咎!”
甄嬛被雍正猛然一踢,整个人踉跄倒地,脸色瞬间失去了血色,心中五味杂陈。她心中暗道:这弘历岂是我一人能教得好的?皇上自己又何尝尽到了父亲的责任?但面上只能强忍委屈,未敢言明。
康熙在一旁目睹此景,亦是摇头叹息,心中暗自思量:这老四怎地如此不分青红皂白,他当年虽也享有过荣华,但何时如此铺张浪费过?这简直是败坏皇家名声!想到这里,他更加不满,随即吩咐道:“去,瞧瞧老四和弘历怎么还没到,这都多久了。”
太监闻言,吓得大气不敢出,连忙应道:“遵旨,陛下,奴才这就去催。”说完,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生怕自己也被迁怒。
乾隆此时仍在极力辩解,他确实喜爱下江南,但眼前的奢华场景确实非他所愿:“朕从未下过这样的旨意,这一切绝非朕的本意,诸位不可将过错全然归咎于朕。”
乾隆的辩解在众人听来却显得苍白无力,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腹诽:若无圣意,谁敢如此大胆行事?
天幕上的历代帝王与百姓亦是唏嘘不已,对乾隆的辩白是多么不信。
周依然见状,只觉一阵无力感涌上心头,她摇了摇头,对乾隆的固执与推卸责任感到绝望:“罢了,既然你不愿承认,我也无可奈何。只是可怜了你乾隆时期的老百姓们,要承受这份无妄之灾了。”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悲悯,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百姓的苦难。
乾隆时期的民间,怨声载道,百姓们的愤怒如同火山般即将喷发。
“他娘的,这真是一国之君该有的作为吗?”一位衣衫褴褛的百姓愤慨地喊道,他的眼中满是对未来的绝望。
“就是啊,我家的田地都快被那些贪官污吏和官兵逼得卖光了,就为了给你乾隆皇帝下江南凑银子!”另一位百姓咬牙切齿,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愤。
“我家更惨,为了给父亲治病,我们已经倾家荡产,可那些银子最后还是进了你们这些蛀虫的口袋!”一位年轻女子泣不成声,她的眼中满是对父亲生命的担忧和对世道不公的控诉。
“够了!不能再让异族人继续欺压我们汉人了!我们要推翻这腐朽的大清王朝,让真正的汉人英雄来带领我们!”一名激进的青年振臂高呼,瞬间点燃了周围人的情绪。
百姓们的情绪如同野火燎原,迅速蔓延开来。他们纷纷剪去满清的辫子,换上汉人传统的发型,以此作为反抗的象征。
这一幕,通过系统的投射,清晰地展现在了天幕的各个朝代之中。
乾隆皇帝见状,气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地咆哮道:“反了!反了!这些汉人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如此忤逆朕!”
他急忙召来御前侍卫,命令他们立即镇压这场叛乱。然而,令乾隆始料未及的是,这些侍卫中大多数都是汉人出身,他们对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对乾隆的暴政早已心生不满。
因此,他们表面上应承下来,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不仅没有去抓百姓,反而加入了起义的行列。
周依然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她虽然预料到了百姓的反抗,但没想到会如此迅速而猛烈。
不过,她并没有打算阻止这场起义。在她看来,乾隆的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让华夏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一百年,这种落后的根源正是来自于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