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明:我是万历他爹 > 295 回归京城

295 回归京城

下午。

整个城市仿佛被点燃了一般,欢声笑语、锣鼓喧天。

街道两旁挤满了前来欢迎的市民们,他们手持彩旗,燃放鞭炮,欢庆着英雄的归来。

皇帝也带着满朝文武 出了城。

收复哈密的的大军离此地只有二十里。

隆庆四年十月,冬日的寒温还未到来,似乎预示着今冬是个暖冬。

也意味着来春的农耕会不太顺利。

冬日的雪就如糖一样,没有不行,多了牙疼。

不一会,大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出现在朱载坖视线之内。

紧接着,那个高大威猛的身影也出现了。

“臣,西征大将军戚继光,参见陛下!”

“快快起来!朕的鹏举!”

皇帝开口第一句,就把戚继光的地位拔了无限高。

也为往后的封赏定下了基调。

虽然,戚继光现今的功劳还不足以个岳飞相比,但无论是治军风格,理想抱负,对民亲和,忠诚坦荡的性格,二者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了…

甚至二人的下场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

虽然历史上的戚继光明天饮恨而死,下场却也很不好。

再加上这一次西征路上,皇帝定下,戚继光执行的一系列亲民政策,让戚继光在民间的名声,和岳飞越来越类似。

其实这也是皇帝默许的。

很多不报好意之人,故意拿这事弹劾戚继光。

为什么?

人们把你比做岳飞,言外之意是不是把皇帝比做赵构?

典型的文人鸡蛋里挑骨头做法。

朱载坖自然对这些不予理会。

反而,带着年轻人反骨的灵魂,别人越吹毛求疵,皇帝越要疼爱戚继光,厚赏戚继光。

而且,皇帝的"造星计划"里,就包括戚继光本人。

文有海瑞。

武有戚继光。

宗室有朱载堉,朱珵蹻。

对士气日渐沉沦,尊严许久离失的大明百姓,宗室,廉臣武将,造星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千万别低估偶像的力量。

阳明公一句知行合一,影响了几代大明学子?

“臣不敢当!”

戚继光规规矩矩的磕头。

“大军此行,多有不法之事,此臣罪一!”

队伍后面的朱载坮眼皮跳了跳,低下了头。

“行军程中,多有叨扰百姓,此臣罪二!”

“战事指挥不当,损失了不少弟兄,此臣罪三!”

“请陛下责罚!”

满朝文武皆惊愕。

虽然封赏之前贬低自己,以显得自己谦虚是传统流程,但戚继光这也有点过了。

“哈哈哈哈,军报朕和内阁一直在关注,卿居功至伟,哪有责罚的道理?”

“再说了,打仗嘛,哪有不扰民,哪有不死人的?”

这就是被上级喜欢的好处。

上面看好你,喜欢你,犯错就不用担心。

皇帝亲自扶起戚继光。

“西征大将军戚继光,勇敢威猛,谋成略足,英勇无畏,收复故土,功劳甚巨!”

“着,封戚继光为海波侯!”

“陛下!”

戚继光眼含热泪,抬头久久不能自已。

诚然,这侯爵的爵号不太威武,不太显赫。

但其实另有深意。

历史上,戚继光有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海波,指的就是沿海,海面。

海波平,不仅仅意味着消灭倭寇,平定海面,也是希望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愿望。

海波侯,即肯定了戚继光抗倭几十年的功劳,收复故土的功劳,也是希望他能继续努力,让国家继续安定,继续保家卫国的寓意。

后面,胡守仁,吴惟忠,王如龙等将领,眼里放光,面露喜色。

“高阁老,张阁老!”

“臣在!”

“率百官,给海波侯行礼!”

二人相视一眼,犹豫片刻。

“陛下有令,文武百官给海波侯行礼!”

“这…这…陛下…哎呀!”

戚继光不知所措,一时呆在原地。

大明有多少年,文官给武将行礼了?

朱载坖有意提高戚继光的权威,有意抬高他的待遇。

“见过海波侯!”

“不敢当!戚某不敢…”

“直起腰来!”

朱载坖站在他身边,一拍腰椎。

“你值得!”,朱载坖握着戚继光的手,注视着行礼的百官,“你值得!”

“好好看他们给你行礼!好好听他们的问候!”

“以后这种场合会很多!总不能每次你都回礼吧?你是朕的人,抬头挺胸的,趾高气扬的接受他们的膜拜!”

戚继光忐忑的望着群臣,眼里有一丝欣慰,更有一丝满足。

试问哪个男人不想被人膜拜呢?

不想被视为英雄呢?

“哈哈哈哈!”

王如龙大笑,“快看快看呐!文官老爷们给咱行礼呢!“

“你乐什么呀?”胡守仁打断他,“人家是给将军行礼,与我们何干?”

“嘿嘿嘿,给将军行礼是因为大军凯旋归来,收复故土!”

“既然如此,这份大功劳,我们人人有份呐!”

“那这群臣之礼,给将军的,不也是给我们的吗?”

“你…”胡守仁转过头去,“我竟然无言以对!”

眼看老兄弟吃了瘪,王如龙得意起来。

“哎,老吴…老吴?”

吴惟忠看着后面的朱载坮,面色冰冷。

“还会将军封赏并无阻碍!”他冷冷的说道,“不然老子管你是皇族不皇族的,一定会砍了你!”

朱载坮不语,目光转向别处。

“哎!算了算了!”

“既然将军受封了侯爵,也没必要再咬着过去不放!”

“朱载坮,晚上来跟我们一起,不醉不归!”

后者点了点头。

“李时珍何在?”

“臣在!”

“此次行军,半数军医皆出自你门下,朕心甚慰!”

军医在古代行军打仗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负责治疗战场上士兵的创伤和疾病,还涉及到预防疾病、防疫、以及动物医疗等多方面的工作。

军医的存在对于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和减少非战斗减员至关重要。

李时珍桃满天下,其中军医是最大的占比。

此次出征,大军损耗极少。

除了水土不服病死的之外,战死的士兵很少。

三万大军,损失只有一百人。

没错,只有一百人。

如果是别人,朱载坖不敢相信这个数字。

但如果是戚继光,那就没问题了。

毕竟戚家军的战损比是冷兵器时代之最。

在台州大捷中,戚家军在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连战五场,杀敌3300人,自己损失仅6名战士。

在王仓坪之战中,戚家军击溃倭寇万余人,己方无一伤亡。

林敦之战中,戚家军阵亡人数最多,死了69人,而倭寇被斩杀三千余人。

还有更夸张的王仓坪之战,戚继光以无一人伤亡代价,斩首177人,击溃万余倭寇。

除此之外,李时珍带出来的军医,也是此次损失最小的助力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