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唐宋传奇 > 第十五章 昏君李漼

第十五章 昏君李漼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各镇节度使,地方财阀等相继逐鹿中原。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

大中十三年八月(859年),唐宣宗病逝,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矫诏立李温为皇太子,后改名李漼。次年二月正式即位,也就是唐懿宗。

唐懿宗在位十年,也没有册立皇后,独宠号称长安第一美人的郭淑妃。郭淑妃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李梅灵。李梅灵很多年不能说话,有一天忽然开口说道:“今天终于活了。”懿宗大为惊异,等到长大成人,虽然相貌平平,却深得懿宗喜爱,封为同昌公主。

女大不中留,唐懿宗无论怎么钟爱同昌公主,也不能把她永远留在身边。咸通七年秋天,在皇父的百般不舍中,同昌公主还是离开了皇宫,嫁进了名门之后,新科进士韦保衡府中。

韦保衡娶到这个贵妇,当然奉若天神不敢得罪,除了上朝办事以外,每天呆在内宅和公主厮守。郭淑妃爱女情深,也经常去探问,甚至留在公主的府第深夜不归,皇宫里面便生出一种谣言,说是韦保衡和丈母娘关系不清不楚,懿宗毫不过问。韦保衡两年中不停升迁,由翰林学士升到郎中、中书舍人、兵部侍郎承旨、开国侯,一直到集贤殿大学士,年纪轻轻的就挤身于宰辅的高位。

同昌公主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妻子,不但容貌美丽,而且性情温婉,乖巧宜人,绝没有一般皇家公主那般的刁蛮任性。

不过同昌公主自幼体弱,在韦家又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而养出许多病来。三天两头倒卧病榻,日渐消瘦,这可急坏了韦家老老少少,他们到处寻医问药,宫中数十名御医也不停地穿梭于公主床前,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咸通十一年初秋,同昌公主终于撒于人寰。

听到爱女的死讯,唐懿宗有些支撑不住,趴在龙椅上大放悲声,他把女儿的死一古脑地归责于御医。当即下旨将韩宗邵等二十几名御医斩首,同时将他们的亲族三百多人也收入京兆大牢之中。

唐懿宗的不仁之举,引起了朝廷内外的纷纷议论,举国上下忿忿不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刘瞻认为二十几位御医人死不能复生,但他们的亲族如果能释放出来,或可安抚一下民心。于是上疏启奏:“生命长短在于天定。公主有疾,深触陛下慈怀。韩宗邵等人备施方术非不尽心;而祸福难移无力回天,致此结局也是无奈。今牵连老少三百余人入狱,天下人议论纷纷多有不平。陛下仁慈达理,岂能被人妄议。伏愿陛下收回圣旨,宽释牵连者!“刘瞻的奏词有理有节无可挑剔,京兆尹温璋也奏请附议。唐懿宗大声叱责二人犯上。同时罢了他们的职务,刘瞻贬为荆南节度使,温璋贬为崖州司马,责令两人三日内离京赴任。

温璋性情耿直,被贬南蛮之地自然激愤,他叹息道:“生不逢时,死何足惜!”当天夜里就在家中服毒自尽。唐懿宗听到温璋的死讯后狠狠地说:“恶贯满盈,死有余辜!”

刘瞻离开长安赴任以后,驸马韦保衡大权在握,他与另一宰辅路岩串通一气,硬说刘瞻与御医同谋害死公主;唐懿宗信以为真,又把荆南节度使刘瞻贬为康州刺史,一个昏君的嘴脸暴露无遗。

却说曹州冤句县赤墙村,一人姓黄名宗旦,世为盐商,娶妻田氏回家,径从巢林经过,见一小儿席地而坐,身穿黄衣,叫田氏为娘,然后化一道黄气冲入田氏怀中,田氏归即有孕。怀胎二十五月,一日诞下,形容怪异:身长二尺,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左臂生肉滕蛇一条,右臂生肉隋球一个,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宗旦见了惊疑,遂将此子丢在沟渠。

时有土地将此子移在巢树上鸦鹊窠中。经过旬日,宗旦复从巢林经过,忽闻树上小儿叫他父亲,宗旦举目视之,乃十日前丢的小儿,便将其取将下来。宗旦惊曰:“十日识人、叫人,此子奇异。”乃抱回家命田氏抚育,取名黄巢,表字巨天。博览经史,精熟武艺。

黄巢从小就有诗才,五岁时作诗一首《咏菊花》:

堪于百花为总首,

自然天赐赫黄衣。

父亲怪他不知轻重,命令他再做一篇。”黄巢道: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成年后雄心万丈,去长安城一试身手,试图考个功名回来。第一次没考中,没关系;第二次又没中!要知道古代科举考试可不是每年都能考的,就他这两把刷子,根本涂不了好墙,于是理所当然地落第了。要知道大唐一年才考十几个人,连孟浩然李白这种诗界大佬都考不上功名,你黄巢算个毛线呀。

黄巢心高气傲。这连考不中,在别人眼中跌了面子不说,自己当上cEo,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的美梦也就泡汤了。百感交集的黄巢在长安城墙上写下一首《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就纳闷了,黄巢为什么对菊花这么感兴趣啊?

科举考不上,黄巢本欲回家,可他又羞见父母。这时街头一只锦毛雄鸡望黄巢叫了一声。巢曰:“奸邪不识贤,鸡倒识贤。”就对鸡说道:“鸡,我若有天下之分,你大叫一声!”那鸡又叫一声。黄巢大悦,举笔又在城墙上写诗八句云:

雄鸡有五德,

今朝见我鸣,

顶上红冠正,

身披紫锦文,

心中常怀义,

大叫两三声,

唤出扶桑日,

重教天下明。

黄巢写下诗词,即收拾琴剑书箱,对天誓曰:“黄巢若得寸进,定要夺取唐朝天下!”说罢自去。

却说巡城军官看见反诗,抄奏朝廷。唐懿宗即宣田令孜曰:“黄巢写下反诗,要夺朕之天下,卿何以治之?”田令孜奏曰:“我主宽心,乞敕画影图形,捉拿巢贼,抄没其家。”帝准其奏,即时命写榜文,各处张挂,不在话下。

却说冤句县城外有一藏梅寺,寺中有个法明长老,一日领众僧上殿,见琉璃灯光不明,视之见里面无油,长老深怪徒弟。

徒弟曰:“我夜夜添油,不知油到那里去了。”长老不信,至晚隐于殿内。未及二鼓,忽见二鬼手提瓦罐到殿内偷油。长老问二鬼偷油何用,二鬼答曰:“今有三曹阴司攒造生死轮回册,无油点灯,因此差我们到各寺观取油应用。”长老又问二鬼道:“册内载的是什么事?”二鬼答曰:“那册内说,一人姓黄名巢字巨天,生得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面如金纸,有帝王之分。在藏梅寺起手,开刀先杀一僧,然后杀人八百万,流血三千里。”法明长老听罢问二鬼道:“可有法救我等一命?”二鬼道:“命中注定,除非你自己求他。”鬼使说罢而去。长老烦恼,每日差一行者在山门外伺候。

却说黄巢看到朝廷榜文,遂从山路逃走,忽一日来到一山,正是藏梅寺外。那行者见了,报与长老说:“山门外有一人,生得十分古怪,想是黄巢。”长老听得,即吩咐本寺众僧铺毡焚香,一步一拜来接黄巢。长老说:“接迟主公,乞恕小僧之罪。”黄巢喝道:“休得胡说!谁是主公?”长老遂将前事备说一番。黄巢道:“若果有此事,你这寺中僧人不杀一个。”言毕,长老安排酒席款待,黄巢遂匿于寺中。

忽一日到后花园中看景,行至树下,见桌上放着一张琴,黄巢近前抚罢一曲,则见东南风起,巽地云生,天风过处,闪出一仙女,立在黄巢面前道:“吾奉上方款令,差吾下来,送你一口宝剑,此剑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黄巢接剑在手,低头便拜。仙女化作一道清风而去。

黄巢叫长老过来说道:“我选庚子年壬申月甲申日庚午时试剑起手,你寺里僧人尽行回避。”

当日天早,众僧齐去某施主家赴斋,长老安排早饭与黄巢吃。黄巢说:“今日午时三刻开刀起手,你要回避。”长老辞了黄巢,自去躲身。出门见路旁一株大树,年久心空,长老遂隐身于树内。不觉午时已到,黄巢望天祝谢道:

“巢本唐臣,一介书生,只因当今无道,宠任奸邪。权臣贪贿,不论贤才;主上昏庸,不分豪杰。巢因此誓削权奸,夺取江山!”

祝毕,手执宝剑叹曰:“我有愿在先,不杀寺中一个僧人。”说罢阔步出寺,四顾无人,就将这大树起手开刀。把剑望树上一砍,不料法明藏在树中。只见人头落地,鲜血喷天。黄巢叹曰:“我本不要杀你,无奈天意如此,怨不得我。”正是:

浩气腾腾贯斗牛,

班超投笔去封侯,

马前但得三千卒,

敢夺唐朝四百州。

由于政府克扣兵士薪水,长期戍守桂林的八百名士兵超过役期却不能返乡。他们随后发动兵变,拥护庞勋为首北归。这支军队抵达淮北地区时,正好碰上江淮流域连续多年的蝗灾、水灾,无数失去生存依托的灾民纷纷投靠,庞勋的军队迅速扩张到了二十万人。

官军听说庞勋归来,畏其势众,立即溃退。

庞勋攻打宋州失利,准备转攻亳州,途中遭到沙陀骑兵追击。庞勋想折道返回彭城,结果被沙陀骑兵追上,庞勋在突围中战死。

在官军步步逼近的情况下,义军内部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义军叛逃退据山林,反过来劫杀义军。

庞勋领导的桂林戍卒起义,好不容易被镇压下去。但唐朝社稷为宦官把持,又兼藩镇割据,朝野倾颓,王气渐衰。诗人杜荀鹤在《山中寡妇》一诗中写到:

夫因兵死守蓬茅,

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

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

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