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年
布坊开得很顺利。
白夏手里捏着转化池,不愁销路,豆儿村和周边的村子又有人。
她来到豆儿村几个月的时间,大家都能吃饱饭。
能穿上衣。
这是最贫穷的一个村子,周边村子的女子甚至不愿意嫁到这边来,可就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的生活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布坊开起来,大家伙儿不忙的时候就到布坊里面做工,因为除了固定的工人拿三百文一个月之外,还有单独的织布坊,按织出的布匹算钱,还不用租金。
这样一来,好些嫌租金高又买不起织布机的都退了机器,索性到布坊里面做工了。
时间自由,不耽误家里的农活。
只是有点不好的是,多织出的布匹不能自己带走,都是工厂的。
每月三百文的工钱,跟去大户人家做长工也差不多了。
去大户人家做工,轻易回不得家,不像布坊就在村子里,随时都能回。
就这样,一边种地,一边干活,家里的银钱也越攒越多。
村里的茅草屋渐渐消失,泥土的房子建了起来,又大又宽敞,甚至有些家里人手多的,上山打了石头,建起了青石大瓦房。
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每天三餐,不止能吃上干饭,有时甚至能吃上肉。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村子里的第二年夏天,白夏新建了一间豆腐作坊。
时年她十一岁,却已经像一个大人了,身高接近一米七。
村里的姑娘没有一个比她高的。
走在山村的小路上。
大家为了方便,各家出钱将村子里的道路修缮了一下,从后山打的石头铺的,做不到雨天不脏脚,却能做到不脏裤脚。
石头拼凑在泥土中间,乍看还挺有意境。
村东头的水田黄橙橙的一片,稻穗迎风摇摆,一片稻香顺着风钻进来人的鼻尖。
“夏姑娘这地里的粮食长得真好”
“可不是,那会儿地里的萝卜也跟这粮食一样,长得好得很”
“我听春华嫂子说,夏姑娘家的猪粪都是晒干了来沃肥的”
“真的?那回头咱也养两头猪试试”
妇人低声交谈的声音钻进白夏的耳朵,大家伙儿有钱了,也开始慢慢的养牲畜,村子里养猪的人家也不少。
他们都以为白夏这三百亩地是因为猪粪沃肥的原因,实际是因为白夏用的良种,还有转化池里面的肥料。
不过晒干的猪粪本身就可以拿来沃肥,倒也不算错。
白夏种粮的头年就是丰收,无论是朝廷,还是老天爷都很给面子,没有出什么幺蛾子,大家平平安安的度过了这一年。
每年的粮食大家都会挑长得最好的做种,今年无论哪家的粮食,都没有白夏地里的粮食长得好。
于是村长出头找到白夏,想买她地里的粮食做种。
白夏自然不会拒绝。
大家有了良种,又用晒干的猪粪沃肥,第二年的时候,收成果然比上年好多了。
坏种也很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豆儿村的变化太快,日子过好了,周边离的近的村子里也有村民到豆儿村来找活做。
白夏正嫌人少呢,见到这种情况,当然欢迎。
她布坊里面的布并不是全部收进了转化池,也安排余大海他们,拉到镇上和县里卖掉。
村子里之前人手少,布匹也不多,再加上白夏把大部分收进转化池,只有一小部分才会让余大海他们卖出去,所以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随着豆儿村的情况改善,吸引了很多外村的人,白夏招人不讲究身份,只要是品性好的,都能来。
布坊扩了又扩,产出的布匹也越来越多。
照这样下去,很快就会引起官府的注意。
虽然生产的都是棉布,没有丝绸或是云锦等布匹,量大之后,也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现在造布匹的原料很多都是从转化池里面拿出来的。
成品也送到了转化池里。
但引起人注意之后,肯定会有人去查她的原料来源和成品销路。
所以白夏开始让余大海大量采购棉花和销售成品布匹,用于转移别人的注意。
卖不出去的就堆在仓库里锁死,实则被她偷偷的收进转化池里。
明面上卖布匹,暗地里却是卖粮食。
利用布坊的遮掩,将粮食卖给来做工的村民。
远一些的村子只看到豆儿村周围的十里八乡日子越过越好,那路也越修越宽,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匆匆忙忙三年过去。
白夏也十三岁了,李修缘也从一个六岁的小豆丁成长为一名少年。
青布小马车车轱辘转动着,压在石头铺就的大道上,比别处都要平整。
“白姑娘真厉害,三年前我来过这里一次,当时这里可不长这样”
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外面笔直的石头大道,奇山感慨不已。
刘云寨拨了十个人给白夏,后面没有派人过来过。
三年过去,人员没有增加,但是奇山当初来过一趟给白夏送外面的消息。
这几年皇帝勤政爱民,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朝中重臣拥护,皇室的政权很是稳固。
只是唯有一点,好美色这一点不曾变过,三年间,宫中又添了三十来个美人。
不过还是贵妃独得盛宠。
李修缘得了消息,皇帝已经决定禁止土地买卖,圣旨都写好了,派了人到嘉州。
只不过人还没到,到了之后,嘉州全境,将禁止私人买卖土地山林。
要想买下刘云寨及周边山脉,必须在圣旨到达之前完成。
否则所有无主土地收归朝廷所有,若要出售土地也只能卖给朝廷。
只要买下来,短时间之内,皇帝都不可能收回去。
就算他想,世家也不会同意。
李修缘掀开车帘,看着外面,一路行来,嘉州官道甚至冀州官道都不如眼前这条路修得好。
把白夏支到外面来,一方面是挣银子,一方面是不想她在刘云寨参与太多。
所以这三年以来,除了偶尔通信之外,两人没有再见过面。
如今看来,白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不,应该是她的日子过得特别不错。
沿途的田土岸梗上,一丛丛绿油油的蓖麻。
石板铺就的道路光滑平整,入了村子,落入眼帘的是一间间青石青瓦房,坐落在地,宽敞明亮。
错落的房屋之中,混杂几间青砖大瓦房,比起青石房屋还要气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