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暗中布局
深夜,议事厅内灯火通明。李铭正在和几个心腹研究一张特制的地图。这张地图上不仅标注了地形,还用不同的颜色标记着各方势力的分布。
\根据最新情报,太平道在这几个地方都有秘密据点。\吴用指着地图上的红色标记说道,\他们最近调动频繁,显然在为什么大动作做准备。\
李铭点点头:\张角这是要掀起大乱了。不过对我们来说,这未必是坏事。\
\大哥什么意思?\李阳问道。
\乱世出英雄啊。\李铭意味深长地说,\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先布好局。\
说着,他拿出一份名册:\这是我列的各地重要人物清单。有官员,有豪强,还有一些隐藏的能人。我们要尽快和他们建立联系。\
吴用接过名册仔细查看,发现这些人都很有特点。有的位居要职,有的富甲一方,有的则是江湖上的隐士高人。
\大哥眼光独到。\吴用赞道,\这些人确实都值得拉拢。不过要注意方式,不能打草惊蛇。\
\没错。\李铭说道,\所以我准备分几步走。第一步,先通过商路建立联系。这方面要请曹管事帮忙。\
正说着,一个斥候匆匆进来:\报告大人!城里来消息,新任刺史到了!\
李铭眼神一亮:\来得正好。传令下去,准备礼物,我要亲自去拜访。\
第二天一早,李铭就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入城。新任刺史姓杨名震,据说是朝廷重臣的亲信,专门来处理太平道的事情。
\李寨主果然年轻有为!\杨震见到李铭,十分客气,\听说你在这一带很有威望啊。\
李铭谦逊道:\不敢当。只是尽力保一方平安罢了。\
\正是need要你这样的人才。\杨震压低声音说,\朝廷已经注意到太平道的异动,准备采取行动了。你有什么看法?\
李铭沉吟片刻:\太平道势大,单靠官府怕是难以应付。不如发动地方力量,共同剿匪。小人愿意效劳。\
\好!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杨震满意地点头,\朝廷已经准备了一份委任,任命你为义军都督,专门负责剿匪。\
李铭心中一动,但面上不露声色:\下官定当尽心竭力。\
从刺史府出来,李铭立即派人通知吴用,让他加快布局的步伐。有了官方身份,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大哥,你看这个安排如何?\晚上,吴用拿来一份计划书,\我准备派人分头行动。张义负责联络各地豪强,李阳接触武林人士,我则去拜访那些隐居的高人。\
李铭仔细看完,又加了几条建议:\记住,联络的时候要因人施策。对权贵要以利诱之,对义士要以情感之,对隐士要以诚待之。\
接下来的日子,清风寨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忙得不可开交。各路人马分头行动,开始编织一张巨大的关系网。
\大人,城南的陈员外已经同意合作了。\张义兴冲冲地回来报告,\他答应在需要的时候提供粮草。\
\大哥,我在武林中找到几个老朋友。\李阳也带来好消息,\他们都说愿意相助。\
吴用的收获更大:\那个在山中隐居的周先生,居然是前朝的大将之后。他说看我们行事正派,愿意出山相助。\
李铭对这些进展很满意,但他知道光有这些还不够。要在乱世中立足,还需要更多的准备。
\传令下去,\李铭对众人说,\第一,扩建粮仓,多储备粮食。第二,加紧训练新兵,提高战力。第三,在各个要道设立联络点,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太平道在徐州的一个重要头目,想要投靠清风寨。
\此事蹊跷。\李铭皱眉道,\查清楚他的底细了吗?\
\查过了。\吴用说道,\此人叫张明,在太平道中颇有声望。据说是因为看不惯太平道的作为,想要脱身。\
李铭想了想:\可以见见,不过要小心。李阳,你带一队人马接应,一路要严加防范。\
张明很快就被带到了清风寨。这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相貌堂堂,说话也很有条理。
\在下久闻李寨主大名,\张明说道,\知道寨主是个正直之人,所以特来投靠。\
\张先生有什么打算?\李铭问道。
\实不相瞒,\张明压低声音,\我在太平道中认识不少人。如果寨主不嫌弃,我愿意说服他们改邪归正。\
李铭眼睛一亮。这倍能帮他们瓦解太平道的力量!
但他表面上仍然保持镇定:\此事不急。张先生先在寨里住下,我们慢慢商议。\
安顿好张明后,李铭立即加强了对他的监视。同时派人去核实他的底细。
\大哥英明。\吴用赞道,\这个张明来历不简单,确实要多加留意。\
果然,没过几天就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迹象。张明经常半夜起来在寨子里转悠,而且总是对军事设施特别感兴趣。
\看来是个细作。\李铭冷笑道,\不过不要点破,让他继续演戏。我倒要看看他想干什么。\
李铭故意在张明面前露出一些破绽,比如说漏嘴要去攻打某个据点,或者抱怨粮草不足之类的。
张明果然上钩了。他连夜写了一封密信,想要派人送出去。但这封信还没出寨子,就被李铭的人截获了。
\有意思。\李铭看完信后说道,\他在信中故意夸大我们的弱点,想要引太平道来攻打我们。\
\那怎么办?\李阳问道。
\顺水推舟。\李铭胸有成竹地说,\让他把信送出去。我倒要看看太平道会不会上当。\
就这样,张明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枚棋子。他以为自己在暗中打探清风寨的虚实,实际上却在帮李铭布局。
\大哥,你看这个。\一天,吴用拿来一份情报,\太平道果然相信了张明的话,准备调兵来攻打我们。\
\就等他们来。\李铭冷笑道,\我已经让陈武在东边埋伏了一支人马,让李阳的骑兵在西边待命。等他们进了包围圈,就是我们反击的时候。\
与此同时,李铭还在暗中加紧其他方面的布局。他派人走访各地,寻找可能的盟友;让商队在重要路口设立据点,方便传递消息;还派人打入太平道内部,搜集情报。
\下一步,我们要在这几个地方建立联络点。\李铭指着地图说道,\这些都是战略要地,必须掌控在我们手里。\
\那需要不少人手啊。\吴用说道。
\不急。\李铭胸有成竹,\已经有不少人暗中投靠我们了。比如城里的几个大户,江湖上的几个帮派,还有一些散落的军队。等时机成熟,他们自然会站出来。\
正说着,一个紧急情报传来:太平道在北边的一个重要头目被官府抓获了。
\机会来了!\李铭眼睛一亮,\传我命令:所有暗线立即行动,要在太平道内部制造混乱。让他们互相猜忌,自相残杀。\
就这样,一场看不见的较量在暗中展开。太平道虽然势力庞大,但面对李铭的连环计,也不由得手忙脚乱。
\大人果然高明。\一天晚上,陈武感叹道,\这些布局比打仗还要厉害。\
李铭摇摇头:\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不过不要紧,只要我们的准备做得足够充分,就不怕任何风浪。\
夜深了,李铭还在研究地图。在这张地图上,一个庞大的计划正在悄然展开。那些看似分散的联络点,零星的据点,其实都是他布下的一枚枚棋子。
\要变天了。\李铭轻声说道,\不过这一次,我们要走在变天之前。\
他知道,在这个即将大乱的世界里,谁能抢先布局,谁就能掌握先机。而清风寨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这场大变局中有更多的主动权。
\传令下去。\李铭对守夜的士兵说,\明天继续按计划行事。记住,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沉得住气。\
望着窗外的月光,李铭的眼神变得深邃。他知道,一场足以改变历史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们能否在这场风暴中站稳脚跟,就看这段时间的布局是否足够周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