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问鼎中原
深秋的许都,落叶纷飞。李铭站在府邸高处,望着远方连绵的群山。经过这段时间的布局,他已经为未来的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人,\锺元快步走来,\各地的消息都已送到。\
李铭接过密信,仔细阅读。青州已经完全掌控,徐州暗流涌动,荆州刘表态度暧昧,袁绍在北方按兵不动。局势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发展。
\时机快到了,\李铭轻声说,\我们在暗中布局这么久,是时候采取行动了。\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快马而来:\报告大人!袁绍军中有重要将领密派使者,说想投效大人!\
李铭眼前一亮。这正是他等待的时机。通过在袁营多年的经营,终于等到了关键人物倒戈的机会。
\请使者到密室来见我。\李铭吩咐道。
片刻后,使者被带到密室。这是一位面容刚毅的中年人,自称是袁营大将淳于琼的心腹。
\我家将军久闻大人威名,\使者说道,\见袁本初刚愎自用,不复当年之勇,故暗中派我来投效。\
李铭仔细观察对方神色:\你家将军有何打算?\
\将军说,只要大人一声令下,他愿率部起义,为大人开启北门。\
李铭沉吟片刻:\回去告诉你家将军,机会很快就到。让他暂且按兵不动,等我的消息。\
送走使者后,李铭立即召集心腹商议。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要好好把握。
\主人,\崔老说道,\依老朽之见,此事要万分谨慎。袁绍诡计多端,未必没有声东击西之意。\
李铭点头:\正是。所以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面派人继续联络淳于琼,一面暗中防备袁绍的诡计。\
夜色渐深,李铭在书房中研究地图。案头的烛火摇曳,映出他专注的身影。
\大人,\刘平轻声说,\徐州那边来信,说陶谦的病情又重了。\
李铭眼中精光一闪:\是时候让我们在徐州的人行动了。\
这时,锺元又带来一个重要消息:荆州刘表派出使者,说要和李铭结盟。
\有意思,\李铭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看来他也察觉到风向要变了。\
第二天一早,李铭召集各路谋士,商议大计。
\诸位,\他正色道,\我们布局多年,如今机会终于来了。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
众谋士纷纷发表意见,有主张立即出兵的,有建议再等等的,还有提出要施展连环计的。
李铭听完众人意见,最后拍案定夺:\我们要下一盘大棋。表面上要示弱,实则要暗中积蓄力量,等待一击必杀的时机。\
上午,李铭检阅了精锐部队。这支经过特训的军队,将是他问鼎中原的重要力量。
\将士们,\他对部队说,\你们经过艰苦训练,已经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铁军。很快,你们就有机会大显身手了。\
中午时分,几位商路密探带来消息,说袁绍军中确实出现了不稳迹象。不少将领对袁绍的专断独行很是不满。
\继续观察,\李铭吩咐道,\特别要注意那些有实权的将领的动向。\
下午,李铭召见了荆州使者。对方带来了刘表的盟约,要求共同对付江东孙氏。
\此事容我细想,\李铭婉言谢绝,\兵者大事,不可轻动。\
送走使者后,李铭立即派人去联系江东的暗线。他要在刘表和孙权之间制造更多矛盾,为将来的行动创造机会。
傍晚,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袁绍的细作在打探军情时,发现了李铭布置的疑兵。
\很好,\李铭对心腹说,\让他们继续查。越查越好。\
夜深了,李铭还在营帐中苦思。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每一步都要走得恰到好处。
\主人,\崔老送来夜宵,\您说我们真的有机会问鼎中原吗?\
李铭自信地说:\当然。我们已经在暗中布局多年,现在就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很快就会来。\
第二天一早,李铭就开始了新的部署。他要为即将到来的大行动做最后的准备。
\传令下去,\他对心腹说,\让各处暗线都准备好。一旦行动开始,就要像闪电一样迅速。\
上午,几位谋士来报:根据各地搜集的情报,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开始行动了。
李铭却摇摇头:\再等等。现在动手,还不是最好的时机。我要的是一击必杀。\
中午,又有密报传来。说袁绍正在秘密调动兵力,似乎在为大规模军事行动做准备。
\不要着急,\李铭对将领们说,\让他们先动。动的人,往往会露出破绽。\
下午,李铭视察了军需物资。这些储备都是按照他的要求准备的,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争。
\记住,\他对后勤官说,\战争不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后勤的较量。我们要准备充足。\
傍晚,几位密探带来消息,说其他诸侯都在密切关注李铭的动向,似乎都在等待他的表态。
\让他们等着吧,\李铭胸有成竹地说,\等到我们真正行动的时候,一切就都晚了。\
夜深了,李铭站在高处,望着漫天星光。在这个大时代中,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完成问鼎中原的大业。
\这盘棋,\他自语道,\终于要开始最后的较量了。\
第二天,李铭开始了最后的准备。他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无懈可击,每一步都完美无缺。
\诸位,\他对心腹们说,\我们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现在,终于要开始了。\
在这个乱世中,一个新的势力即将崛起。而这个势力的领袖,将用他的智慧和谋略,书写一个传奇。
\让我们开始吧,\李铭望着远方说,\属于我们的时代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