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人事变动
檐下的风铃轻响,李铭放下手中的名册,望向窗外飘落的梧桐叶。秋意渐浓,正是用人布局的关键时刻。
\把陈管事请来。\李铭对门外的亲兵吩咐道。
不多时,一个身着青衫的中年人快步走入:\主公。\
\陈平,这些年你一直负责内部人事,做得很好。\李铭示意他坐下,\现在我要重新调整一下各部门的人手,需要你来协助。\
陈平恭敬地说道:\主公请吩咐。\
李铭展开一份详细的名册:\首先是幕府这边。要对谋士团队进行扩充和调整。\
\现在的谋士团队已经很强大了。\陈平有些疑惑,\还需要调整吗?\
李铭笑道:\赤壁之战后,局势更加复杂。我们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来应对。\
他指着名册上的几个名字:\郭嘉擅长全局谋划,贾诩长于权谋算计,许攸精通军事战略。但我们还缺少精通民生、钱粮、法制的人才。\
陈平恍然大悟:\主公的意思是要扩充文职谋士?\
\不错。\李铭点头,\我已经物色了几个人选。司马徽,精通经济民生;王朗,通晓法理;钟繇,善于行政管理。你去接触他们,务必要说服他们加入。\
\这三位都是当世名士,请恐不易。\陈平说出自己的担忧。
李铭胸有成竹:\司马徽一心想推行他的经济理念,我们给他这个平台;王朗对现行法制多有不满,我们允诺他可以参与制定新的法规;至于钟繇,他在曹营中郁郁不得志,正好我们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陈平佩服地点头:\主公算无遗策。\
\这只是开始。\李铭继续说道,\各地方官员也要进行调整。赵德,你觉得他怎么样?\
\赵德为人正直,管理有方,是个难得的人才。\陈平如实评价。
李铭满意地点头:\我准备让他统管西部三郡的民政。他在后勤上的才能,正适合管理那里的屯田和赋税。\
\那西部的军事呢?\陈平问道。
\军事由程虎负责。\李铭说着,又指向地图上的另一个位置,\东部沿江一带,由周泰统领水军,同时兼管地方事务。\
陈平仔细思考着这个安排:\军政分开,互相制衡,确实稳妥。\
\不止如此。\李铭解释道,\这样的安排还能让他们专注于各自的领域,提高效率。文官管民生,武将领军务,各司其职。\
商议完地方人事,李铭又拿出一份密册:\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我要在各地建立起新的情报网络。\
陈平听到这里,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知道,这才是今天人事调整的重中之重。
李铭压低声音:\我准备成立一个专门的情报机构,由你全面负责。下设三个部门:搜集情报、分析研判、行动执行。\
\这......\陈平有些惊讶,\属下恐怕难当重任。\
李铭拍拍他的肩膀:\你为人谨慎,心思缜密,最适合这个职位。而且这些年你在内部人事上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你的能力。\
见陈平还在犹豫,李铭继续说:\我会给你充分的权力。情报机构的人员由你亲自挑选,经费单独批列,行动不受地方官员干涉。\
陈平终于郑重地点头:\属下定当竭尽全力。\
\很好。\李铭满意地说,\我已经拟定了一份人选名单,你看看这些人是否合适。\
陈平接过名单,仔细查看起来。这份名单上的人,都是这些年来表现突出的心腹。有的擅长收集信息,有的善于分析判断,有的则长于秘密行动。
\这些人都很合适。\陈平评价道,\不过还需要补充一些基层人手。\
\你可以从军中和地方上选调精干人员。\李铭说道,\记住,情报人员的选拔标准是:忠诚第一,能力第二。\
陈平记下这个要求:\属下明白。\
\对了,\李铭忽然想起一事,\之前在江东和荆州安插的暗线,也要整合到新的情报系统中。\
\那些暗线现在是由各地主官分别掌握,整合起来恐怕会有阻力。\陈平说出实情。
李铭笑道:\所以要先做好人事调整。等新的人事安排到位,那些暗线自然就会转入你的掌控。\
陈平恍然大悟,不禁感叹主公的深谋远虑。
议定完情报系统的事,李铭又拿出一份任免文书:\最后是中央机构的调整。我准备设立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每个部门的主官,都要配备相应的专才。\
陈平看着这份完整的机构改革方案,不由得惊叹:\主公这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官制?\
\不错。\李铭正色道,\现在各地方割据,制度混乱。我们要建立起统一的行政体系,为将来统一天下做准备。\
\那这六部主官......\
\吏部由你兼管,专门负责人事调配。\李铭说道,\户部由司马徽主持,管理钱粮赋税。礼部暂时从各地选调儒生担任。兵部我亲自主持。刑部由王朗负责。工部则由钟繇主管。\
陈平仔细思考着这个安排:\每个部门都有专才主持,确实能提高效率。不过这样大规模的改革,会不会引起动荡?\
\所以要循序渐进。\李铭解释道,\先在我们直接控制的区域试行,等效果显现后再逐步推广。同时,要妥善安置原有官员,不能引起不必要的对立。\
商议完这些,天色已经不早。李铭让陈平先去准备相关文书,自己则独自在书房中思考。
这次的人事调整,表面上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实则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完全忠于自己的官僚体系。无论是文官武将,还是情报系统,都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想到这里,李铭又拿起那份机构改革方案,仔细审阅每一个细节。在这个权力更迭的时代,制度建设和人事安排都不容有失。
夜深了,李铭仍在灯下批改文书。案头的地图上标注着各地重臣的位置,这些都是他精心安排的棋子。
一阵秋风吹来,掀动了案上的竹简。李铭抬头望向窗外的月色,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所有的布局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看这些棋子如何下出新的格局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主公,江东那边来消息了。\亲兵在门外轻声禀报。
李铭展开密信,仔细阅读。片刻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看来这次的人事调整来得正是时候。\李铭自语道,\传令下去,明日一早,所有新任命的官员到中军大帐报到。\
\是!\亲兵领命而去。
李铭重新坐回案前,开始写一份密信。这次的人事变动,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就要拭目以待了。
夜色渐深,檐下的风铃依然在轻响。这个声音仿佛在提醒着所有人: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