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报告文学
俞承伟施展浑身解数,把一篇四五百字的会议决议写的花团锦簇,字里行间又体现许利国的处置决定如何英明,着实耗费了他不少的脑细胞。
笃笃两声,俞承伟敲门过后听到许利国在办公室里说了声进,他推门而进反手把门关上。
让他没想到的是,办公室里还有一个人,党政办主任赵家华。
赵家华三十一岁,秀发梳成干练的高马尾,穿着一套蛋青色的连衣裙,姣好的面容带着笑意,眼波流转,“这么快就写好了?不愧是大学生呢!”
俞承伟年后才来黑石乡农机站上班,总共也没四个月,却听说过黑石乡的一些传闻。
作为乡里最年轻漂亮的女干部,赵家华和许利国的关系有些许流言,他也不知道自己急吼吼的来送会议决议,是不是打扰了人家的好事。
俞承伟把会议决议放到许利国的办公桌上,许利国看着工整的仿佛印刷的正楷,眼睛一亮,“小俞,字写的不错啊!”
俞承伟赶紧谦虚道:“许书记过奖了,就是在学校的时候,临摹过几本庞中华的字帖。”
赵家华伸头看了看,在俞承伟面前秀了一下那好看的鹅颈,啧啧有声道:“真的呀!这字写的可真招人稀罕,跟印刷机印的一样,可比党政办那几个办事员强了百倍,小俞,我看你在农机站屈才了,能不能到党政办来呀?”
俞承伟心房一紧,他是农机站的技术员,虽然也是黑石乡的一份子,但是更多的是受农业局的垂直领导。
如果能从农机站跳到党政办,无疑更贴近行政岗,发展前途比在农机站强的多。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就是怕赵主任嫌弃我年轻不懂事,没几天您就把我打发了。”
俞承伟的一套磕让赵家华咯咯发笑,许利国抬眼瞥了瞥俞承伟。
“小俞,党政办还真缺一个笔杆子,我跟县里打报告要人,愿意来的我看不上,看的上人家又不愿意来,你要是真有这个想法,我就跟农业局的老孙言语一声,借调你来当个党政办的干事,你觉得怎么样?”
俞承伟没想到这事儿还真成了,心中大喜,脸上倒显得矜持腼腆些,“我坚决服从领导的决定,许书记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那就这么说定了。”许利国转头看向赵家华,“这主力笔杆子我可是给你找好了,党政办抓紧时间把那份报告赶出来,凤凰村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我会不会挨板子,可就看你们的了。”
赵家华点头道:“许书记放心,有小俞来,这个星期肯定能完成任务。”
俞承伟听着许利国和赵家华的对话,心头若有所思,原来他们早就想把自己调到党政办了?完成任务,到底是什么任务呢?
“小俞,你是住农机站宿舍吧?你回去收拾收拾搬到乡政府的宿舍,下午开始咱们就得干活了。”赵家华笑着说道。
俞承伟从许利国的办公室出来,不由自主的狠狠握紧双拳,机会来的很突然,但是他一定要抓住,尽快在乡政府站稳脚跟。
回到农机站跟站长王华一说,王华当然知道去乡政府党政办比在农机站更好些,却也苦着脸埋怨又得向农业局要人了,农机站缺了技术员可不行。
俞承伟做事滴水不漏,直言他虽然是借调过去了,但档案暂时还在农机站,修个水泵缠个线包,他随叫随到,倒是让王华直夸俞承伟懂事。
宿舍里除了几件换洗的衣物,简单的生活用品之外就没啥了,一个帆布包就能拎走,等他来到乡政府宿舍,赵家华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宿舍,条件比农机站那边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赵家华把俞承伟领到党政办办公室,敲了敲门边说道:“小俞,俞承伟从今天开始就在咱们党政办上班了,党政办干事,那个任务就由小俞挑头,你们都用心配合啊!”
党政办有七个办事员,四男三女,纷纷站起来应声打招呼。
俞承伟多次进出乡政府,对这些人虽然叫不出名字,但是瞧着都面熟,他把自己摆在小字辈,热情的跟七个人握手问好。
赵家华从办公桌里拿起一摞文档和档案袋,放在了俞承伟的桌子上,“小俞,这就是任务,一定要尽快办好。”
俞承伟嘴里应下,坐在座位上翻看这些文档,很快就明白了是什么任务。
心头不由得再次振奋,暗忖真是瞌睡了有人给递枕头。
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绝不简单,黑石乡榆树村竟然存在着一尊“大神”,袁本昌。
这位老人已经过世将近一年了,袁本昌的儿子把其父生前积攒的党费给送到了乡政府,由此揭开了袁本昌的身份和过往。
袁本昌是二十年代参军的红小鬼,参加过反围剿和长征,又经历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在战场上负伤之后退役,没有选择国家安排的工作,认为那会给国家增加负担,反而回到家乡务农。
要知道袁本昌在部队的时候可是团级干部,这样的党性和觉悟令人钦佩。
后来经历了特殊时期,袁本昌的档案就遗失了,袁本昌的儿子不但送来了老人积攒的党费,还有七枚军功章,其中还有一枚是一等功臣勋章。
许利国得知此事,心里或许是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又可能有别的考虑,就让党政办发掘整理袁本昌的事迹,最好是写成报告文学那样的模式报上去。
可惜这个任务对黑石乡党政办来说有点超纲了,委实过于艰巨。
作为林城略有偏远的乡镇,八十年代末,乡里的干部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俞承伟则是近两年黑石乡分配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想把袁本昌的事情唱好,俞承伟无疑是比较得力的人选。
俞承伟为何振奋?
因为他在上辈子的时候看过关于袁本昌的报告文学,写的很好,印象深刻,他赶一赶的话,再有手上详实的资料,写出一篇小十万字的报告文学不会费劲。
一旦这篇报告文学署上他的名字,哪怕不是第一作者,对他的好处也不言而喻。
这就不止是在黑石乡站稳脚跟了,很有可能再进一步啊!
再退一步说,俞承伟上辈子坐冷板凳,不光练出了一手软硬书法,对文学和文章什么的也下了些功夫,只是人到中年之后才冷了那颗在仕途上进取的心。
让他来写这篇报告文学,他有信心比上辈子那个作者写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