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东方欲晓
随着众人渐入修行佳境,那源源不断的灵气与造化之气,持续不断地朝着他们的身体涌去。
夏先衍则默默放出神识,仔细观察着众人的状态。可以看出,这段日子以来,大家都未曾偷懒,每个人的身体在之前就已被灵气滋养,基本修复完成了,如今所欠缺的,恰恰就是这更为难得、蕴含着神奇力量的造化之气。
其实,即便没有《引气诀》,也是有办法加快吸收灵气的,这其中就涉及到华夏古代的个人修行法门了,华夏古代的先贤就给出了特别好的修行方式。
儒家拿正气来治理世间,道家靠清气来调养自身,佛家把怨气化解来整治内心。这是古人的处世之道,也是今人的修身之理。
修正气,养清气,化怨气。
儒家讲究养正气,通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等方式,涵养一身浩然正气,让自身与天地间的正气相呼应,以此来吸纳灵气;
道家追求修大气,顺应自然之道,心怀天地乾坤,以一种豁达、超脱的心境去感悟大道,进而从广袤天地间摄取灵气;
佛家侧重于化怨气,以慈悲为怀,化解世间嗔怨,达到内心的平和宁静,在这种状态下,也能更好地接纳灵气。
吸纳灵气这只是三种修行方式最为基础的,儒、释、道三家的修行,更是修大道的法门。
虽然这三种修行方式比用《引气诀》好的多,只是呢,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些法门实在是让人无从下手,不知该从何处切入去修习。
信息洪流冲淡了师徒间口传心授的庄重,人们奔波于职场、学业的赛道,儒家倡导的克己复礼、慎独笃行等修身之法,往往被忙碌掩盖,优秀的儒家文化因此蒙尘。
现代都市人被物欲裹挟、为压力所累,虽偶尔也会踏入佛门净地,寻求心灵片刻宁静,但那短暂的参禅拜佛之后,又很快回归到车水马龙、功名利禄的追逐里。
加上现代科学知识体系占据主流认知,因果轮回、业障福报等佛教教义理解门槛较高,使得它在大众世俗生活里,像是一处遥远的精神避风港,而非日常的生活指引,仿佛与现世生活隔着一层纱幕。
当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狂飙突进,人们热衷于征服自然、改造环境以满足发展需求,道家顺应自然的生态智慧被搁置一旁;在功成名就成为普遍价值标尺的职场,道家淡泊名利、洒脱随性的处世态度也显得格格不入。山林道观里道士们修炼养生、感悟天地之道,山外的人们却在名利场中疲于奔命。
科技日新月异,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对物质享受有了更高的期望。从追求更大的住房、更豪华的汽车,到向往时尚的服饰、高端的电子产品,物质目标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清单上。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人们每日奔波忙碌于职场,忙于应对各种工作任务、业绩指标,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赚钱和消费之上。
在这样的快节奏生活里,心就像被上了发条一样,时刻紧绷着,很难有片刻的安宁去翻开那些承载着儒、释、道智慧的经典古籍,去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所以,相较而言,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还是身处这灵源之地,毕竟此处浓郁的灵气,会让身体自然而然地自主吸收更多,无需太过复杂的技巧,就能获取灵气滋养。
等待人们觉醒灵觉成为修行者后,心开始定下来。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精神世界的空虚,在物质满足之后,内心深处渴望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宁静与智慧。
当人们对物质的追逐逐渐回归理性,就会重新发现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独特魅力,愿意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精髓,让这些古老的智慧再次焕发光彩,滋养人们的心灵。
夏先衍感受到大家的身体都已经修复完毕,当下所剩之事便是补足造化之气了。他心里想着,照这样的情形来看,想必经过这一晚上的修行,应该就能见到些成效了吧。
而夏先衍之所以大费周章地引来如此多的灵气,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在紫府开辟的时候,需要海量的灵气作为支撑。
往常的时候,大多是一点点、一部部地在体内慢慢积累灵气,然后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开辟紫府。但如今,想要加快这一进度,走一条速成之路,那就必须得利用更多的灵气来助力了。
虽然消耗的灵气翻倍,但速度会要快很多,在灵气足够的情况下,也就不用担心这点消耗了。
看着一切正常,而星官仿佛有意识一般,供应的灵气一直没有中断过,于是夏先衍也开始借助这些灵气修行了。
他看看能不能一鼓作气,晋升下一个境界。
不知不觉广场到了封闭时间。熙熙攘攘人潮如同退潮的海水,迅速而有序地向四面八方散去。
原本为烘托热闹氛围而亮起的璀璨灯火,此刻在空旷的广场上更显寂寥,一盏盏孤独地洒下昏黄光晕,勾勒出广场雄伟建筑的轮廓。
随着人潮彻底散尽,城市像是完成了一场盛大狂欢后的谢幕,渐渐安静下来。喧嚣的车水马龙隐去,街边的店铺陆续打烊,卷帘门拉下的 “哐当” 声在寂静夜里格外清晰。居民楼的灯火一盏盏熄灭,人们带着白日的疲惫,沉入梦乡。
整个城市仿若一位劳累了一天后安然入睡的巨人。
夏先衍在修行途中短暂地收摄心神,目光扫向一旁的雷师文等人。只见他们沉浸于修行之中,周身灵气氤氲,气息平稳且强盛,状态着实不错。见此情形,夏先衍微微点头,心中稍安,便不再分心,迅速又沉下心神继续自己的修行。
两边的学生本就对夏先衍心怀敬重与钦佩,此刻瞧见夏部长都全神贯注、稳如磐石地坚守在此修行,更是受到鼓舞,相互对视一眼后,皆打消了离去的念头,继续修行。
时间缓缓流逝,待夏先衍再次睁眼,眼中虽闪过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坚定与欣喜。遗憾的是,此次他终究还是没能一举冲破桎梏,晋升到下一个境界,然而欣喜的是,一番苦修下来,他已然真切地触摸到了破境的边缘,仿佛那扇通往更高层级的大门已近在咫尺,只需再积攒些许力量,便能将其轰然推开。
他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略显疲惫的身躯,踱步至边缘,探头向下望去。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已然聚集起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人们怀着满腔热忱,从各地奔赴而来,只为见证那神圣一刻。放眼望去,人头攒动,密密麻麻,却又秩序井然。
而就在这同一时刻,天边泛起了一丝极不易察觉的鱼肚白,宛如水墨画上洇开的一抹淡痕,悄无声息地晕染着夜空的墨色。
这细微的光亮变化,如同破晓的前奏。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抹白愈发清晰,慢慢拓展延伸,似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轻柔地拉开夜与昼的分界。
随着天边那一抹鱼肚白逐渐晕染开来,原本沉浸在修行中的众人,像是心有灵犀一般,纷纷停下修行,起身掸落衣尘,有序地朝着楼顶边缘聚拢而来。他们的脸上还带着修行过后尚未褪去的沉静与专注,目光却已被下方广场的动静牢牢吸引。
众人并肩而立,呼吸与广场上逐渐聚集的人气相融,心跳随着天边越来越亮的天色加速。
东方欲晓,升旗仪式即将开始。
刹那间,广场上的灯光全部熄灭,整个世界仿佛屏住了呼吸。紧接着,一阵整齐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寂静 —— 国旗护卫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来。
英姿飒爽的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他们身着笔挺的军装,身姿挺拔如松,每一步都精准有力,靴声在广场上空回荡,宛如敲响的战鼓,直击人心。
护卫队护送着国旗来到旗杆下,随着一声清脆嘹亮的口令,升旗手潇洒利落地将国旗展开,随后,伴随着激昂雄壮的国歌声,国旗徐徐上升。
人群中,所有的目光聚焦于那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大家自发地齐声高唱国歌,歌声嘹亮,响彻云霄。那歌声,或清脆、或洪亮、或激昂,汇聚成一股震撼天地的力量,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
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晨风猎猎飘扬,越升越高,似一团燃烧的火焰,越升越高,越来越鲜艳,在橙红色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人们仰头注视,眼中满是骄傲与自豪,心潮随着国旗一同澎湃。
那激昂的旋律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唤醒了沉睡的燕京城,也唤醒了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