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杜康酿酒,子墨赐名
子墨与贾宛茹步入贾府,岳父贾少康早已携数位身着工匠服饰的中年人于大堂静候。贾少康见子墨踏入,热情邀其落座中堂主位,众人施礼毕,贾少康逐一引介。
“这位是杜康,洛阳城外杜家村的酿酒宗师。这两位则是杜吕宏、杜大久,乃杜康之胞弟。我与杜氏兄弟相识已有十载,杜家村所酿高粱酒之原料常年由我府采办。日前,我将你所赠佳酿示于杜兄,他欣然应允共襄此举,哈哈!”
“这位是雕化,原为老王爷麾下亲兵队长,今日携几位百夫长旧部前来,日后专司贾府守护之责。”
贾少康逐一述说诸人来历,子墨听闻“杜康”之名,不禁心生好奇。
“杜康?“子墨问了一句
子墨想起后世那位传世酿酒始祖杜康居然就是眼前人。
“正是,王爷。小人杜康祖辈皆以酿酒为业。然自饮过王爷赐予之酒后,方觉自家所酿犹如糟粕。今蒙少康大人引荐,得以效劳王爷酿制此等绝世佳酿,小人倍感荣光。”杜康言语谦恭,面露敬意。
子墨注视眼前这位壮硕且略带憨厚的中年人,竟真是华夏酿酒鼻祖杜康,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一切皆因缘聚合,应来则来,该去则去,如来之理,果然不虚!”
贾少康适时言道:“王爷,杜康已在杜家村完成晾晒、加曲、发酵、入窖等前五道工序,并已将部分半成品运回府中。府内蒸馏室、勾兑室、地窖均已整备妥当,且杜家三兄弟已与我签下生死保密契约,分别负责三个工坊,雕化则负责护卫。如此安排,王爷以为如何?”
子墨暗赞岳父思虑周密、精明干练,点头道:“甚好,我们这就去工坊开始吧。”
一行人来到蒸馏室,所有设施均依子墨图纸精确打造。子墨亲自指导杜康,将已发酵粮食放入蒸馏桶,以猛火蒸煮。约两时辰后,蒸汽沿竹管导入冷水循环冷却。
子墨边讲解边抚摸竹管,确认温度维持在四十五至六十度之间,适时开启竹管阀门接酒,再经特殊竹管滤除杂质,原本偏黄的酒液转为青翠。
“好香!”杜康三兄弟异口同声赞叹。
子墨欣然笑道:“你们尝尝看!”
杜康一听,急不可耐舀起一瓢仰首痛饮。
“哎呀!烧死我也!”杜康大喊一声,捂胸屈膝,连连喘息。
子墨忍俊不禁:“让你尝尝,怎地一口饮尽?此乃八十度原浆,未经勾兑,焉能不烈?”
杜康缓过酒劲,起身言道:“王爷,此酒霸道非常,劲头十足,然其味纯正,回味悠长,香醇浓厚,实属酒中翘楚!”
“好,将此原浆带上,我们去勾兑调酒。”子墨领众人移步至勾兑室,开始传授调酒技艺。
调酒过程其实简单,只需将原浆与低度酒按比例混合即可。众人很快便掌握要领,尤其杜康,凭借其天生悟性,初次尝试便精准调配出五十二度、四十二度、三十二度的白酒,丝毫未出差池。子墨品尝后,因所用低度酒乃杜家村陈年佳酿,香气馥郁,调出的新酒自然醇香满溢,子墨颇为满意。
教授完毕,已至午时,贾少康于大堂设宴款待。子墨与贾少康居首席,杜康三兄弟则喜形于色。杜康恳切言道:
“少康大人,王爷已倾囊传授我等酿酒之技,恳请老大人赐名新酒。”
贾少康摆手道:“非也,王爷乃当代大才子,此等雅事,还请王爷赐名。”
众人目光聚焦于子墨,子墨环视众人,对杜康言道:
“此酒总称,便唤作‘杜康酒’。”
杜康闻言,眼眶微湿,感动不已。
“五十二度者,名为‘杜康大酒’。”
杜大久激动得难以言表。
“四十二度者,唤作……”
子墨看向杜吕宏,灵机一动:
“吕宏,女儿红,就叫‘女儿红’。”
杜吕宏亦喜不自胜。
子墨目光最后落在雕化身上,雕化憨笑不语。
“至于三十二度之酒,便称作‘花雕’。今日你们四人与佳酿缘分匪浅,各有所获。杜康酒、杜康大酒、女儿红、花雕,自此名扬天下,哈哈!”
众人闻之,无不欢欣鼓舞,宴席间洋溢着喜悦与期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