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绒褐
初入兰州,云慧一行人早就换上了兰州本地的服饰,云慧还被沈舒言按在马车中不准出来,就连桐书与华梅,都得带着面纱。
主要还是肤色问题。
兰州城内繁华,来来往往异域面孔不少,比预想的还要热闹许多。
云慧在马车内早就好奇的不行,只能借着轿帘的缝隙往外看去,这边人的肤色仍旧偏黑,却独有一股异域风情在里面,来往的女子不算少,但也大多都是本土面孔。
纪三娘特意进轿来和云慧聊天,“这边来往贸易之繁多,夫人不出去是对的,有那些个西域来的人,咦,味道大得很”。
兰州处于军事要塞,是通向西域唯一的道路,这里进城时查验颇为严格,倒是还费了一番功夫。
两个人正聊着,沈舒言却突然掀开轿帘,送进来两碗吃食,“说是这边额甜食,叫牛乳鸡蛋醪糟,你们尝尝”。
纪三娘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她笑着递给华梅,“咱们总来这,这东西吃的多了,夫人与二位姑娘一块尝尝鲜吧”。
云慧倒是知道这东西,只不过只见过,没吃过。
鸡蛋鲜嫩,醪糟顺滑,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外面热闹非凡,云慧在里面呆的抓耳挠腮。
“哐哐!”,云慧再也忍耐不住,径直去敲马车的车厢,见马车停下来后,便一脚跨出了马车。
她站在马车外面,叉着腰直视沈舒言,“我也要骑马,让我闷在里面算怎么回事!”。
沈舒言见云慧是真的有些生气了,连连给她赔罪,只是仍旧坚持让云慧戴上面纱。
纪三娘笑着解释,“夫人,兰州民风开放,像您这般美丽的姑娘,是非常受欢迎的”。
云慧收拾好身上的面纱,她肤色奶白,即使在拢原这段时间受风沙吹拂,如今也并未削减颜色,玫粉色的面纱戴在她的脸上,倒显得眉目雅致,灵气逼人。
异域的服装,还给云慧增添了几分不一样的美感,好似单纯,却又透着股诱人,若不是沈舒言一行人皆佩戴武器,恐怕已经有很多人蠢蠢欲动了。
即使这般,云慧与华梅和桐书三人,也收获了不少注视的目光。
“吁——”,沈舒言驱马来到云慧身边,凑近她的耳朵说话声音带着些许气急,“就不该让你出来,才一会就招人惦记”。
说完却也不敢再让云慧进入马车中,只是无奈的看着她。
她是不知道,她有多好看吗?
云慧无辜的眨眨眼,而后笑的十分肆无忌惮,“那就没办法啦,外面景色太好,怎么能不让我一块看看呢”。
两个人骑在马上,云慧面上带着几分无赖,催促着沈舒言,“快走吧,到客栈歇一会,还要出去呢”。
沈舒言带着云慧一路向前,两个人走在队伍中央,华梅与桐书照例留在马车上,只不过可以掀开轿帘,观赏风景了。
大街上繁荣喧闹,有各色商队来往同行,一路上,丝绸行、瓷器行、皮毛行、茶叶行鳞次栉比,来往之间皆热闹非凡。
还时不时的能见到一队队的精壮马儿,在一群人的带领下,往远处走去。
云慧对马儿的喜爱一直不减,否则那日也不会只顾看沈家兄弟的马,没注意人了。
每次沈舒言提起这件事都要打趣云慧,称这段姻缘是马儿带来的。
“城内设立茶马司,这些人都是去交易的”,沈舒言倒是对这些有所了解,云慧一路看过去,感受到了另外一种西北风光。
一行人走着走着,就瞧见一家售卖各种花色的绒料,花纹精致面料不必摸,就知十分软滑。
如今正值暑期,竟然来往挑选之人络绎不绝,云慧一眼便瞧见了在店铺后面坐着搓线的工人。
叮叮当当,还能隐约听到捶打的声音。
这是羊毛制品。
纪三娘适时上前来解说,“用山羊内毛织成的面料被称为‘绒褐’,乃是冬日御寒佳品呢”。
云慧双眼放光,这不就是羊绒吗!
还是百分百的!
当然这样的羊绒,就是不能水洗,是十分娇贵的面料。
“这边融褐产业发达吗,有几家纺织行?”,云慧与沈舒言来此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纺织人才,如今看来倒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纪三娘指着前面的一条街,“那边便是专门做绒布的一条街,只不过这东西产量不高,一年到头不得闲”。
云慧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这纯手工的东西,自然耗费的时间多。
谁说咱们本土没有奢侈品,古代这些做工与产业拿出去个个是奢侈品。
产量低的同时,价格肯定也高。
这种绒褐,不仅能作为服饰、还能做成毯子、垫子等各种物品,染色工艺复杂,花纹细密繁复,所耗费的时间,非寻常百姓能消费的起。
想要穿暖,种植棉花,乃势在必行。
街边美食与商铺错落,走在路上,不知哪阵风,就会吹来些许独特的香味,云慧一行人很快便到了歇脚的客栈。
纪三娘他们都是京城人士,选择的客栈内部也大多都是中原面孔,客栈内装修清雅,虽然有花色艳丽的毡毯,却不像路上经过的一家客栈那般暴发户。
“这里的饭食有京城风味,吃起来还算合口,夫人今晚可以尝尝”,纪三娘显然和这里的掌柜十分熟稔,很快便定下了最好的雅间,均在三层。
然而,云慧注意到,在这间客栈的斜对面,便是一个修缮极为富丽堂皇的客栈,虽然也是三层,但应该是城内最奢华的客栈了。
“咱们先歇歇脚,待晚上用过晚饭后,再出去转转”,沈舒言开窗望着景色,“明日再去寻那条做绒褐的街”。
注:在唐代,人们就发现,这种西域来的羊身上长有细软的“内毛”,可以织出软滑的面料。用山羊内毛织成的面料被称为“绒褐”。
据《天工开物》记载:“凡打褐绒线,冶铅为锤,坠于诸端,两手宛转搓成。”时至今日,在西北地区的民间,仍有这种搓绒线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