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明高宗:朱祁镇二世 > 第134章 边民改革

第134章 边民改革

用时一个月,宁夏的叛乱就被平定了。表面上依赖着陈总兵雷厉风行,明军将士用命。然而实际上只有朱祁镇才知道这其中隐藏的巨大危机。

在他前世不漫长且不成功的一生中,宁夏镇一直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内附的蒙古人叛逃。在明朝,这些内附的蒙古人被称为“土鞑”,因为鞑子有蔑视的意思,所以又称他们为“土达”,意为:“土着”的“鞑子”。

这些被安置在甘肃镇和宁夏镇的蒙古族同胞,对明朝的忠诚度参差不齐。这与他们在草原上的族群和草原势力的强弱有绝对性的关系。所以在正史上,土木堡之变之后,西北的土达叛逃事件就日渐加重。

从早期的三五成群,到后期的小规模叛乱,直到成化四年迎来了总爆发。这就是宁夏镇的土达之乱。土达的千户满四遇上了明中期的广大流民,两个貌似干柴烈火,碰撞出了叛乱的熊熊火焰。

无论是朱祁钰还是朱祁镇,土木堡之后,瓦剌的势力日渐强大,这就造成了蒙古人一直叛逃的情况。这也是为何重生之后的朱祁镇对教化异族的政策如此重视的原因所在。

即便是这样的教化,还是在正统八年的正月发生了清水营的叛乱。朱祁镇陷入了沉思,土达的叛乱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对当下的生活不满足。这一点在朱祁镇主导的民族政策下,几乎不存在。

明朝政府给予内附蒙古人的待遇与汉民无异,甚至还好于汉人,更不存在歧视的说法。而且教化也只是教育他们的孩童读书识字,保持忠君爱国的思想而已,对于他们的生活习惯、民俗特性,朝廷从不干涉。

原因之二:那就是北方草原上的势力依然强大,让他们总有了一颗回归之心。这才是当下蒙古人叛逃的主要原因。如果草原上还是几个势力相互攻伐的时代,谁又会愿意回去过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呢。

朱祁镇经过对以往记忆的梳理和思考,终于找到了这个关键原因:瓦剌。

就因为北方有这么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瓦剌,才会造成内附的蒙古人一直存在回归之心。现在归附明朝的蒙古人中,对朝廷忠诚度高的其实大部分都是原来的鞑靼部,因为他们对瓦剌有着切齿的仇恨。

而新投降过来的瓦剌部蒙古人,那个忠诚度好比方便面包装袋上的大鱼大肉,找得到算我输。所以只要有机会,这帮蒙古人是一定会叛乱的。

思索良久朱祁镇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暂时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搞身份制度。汉人有士农工商,那内附的蒙古人也需要划分等级。而他们的级别高低,就以他们曾经位于草原上的部族与明朝的关系好坏来划分了。

现在这帮内附的蒙古人可不能像之前一样,做到一视同仁,首要任务是分清楚内附的蒙古人的“籍贯”。如果是瓦剌四大部的蒙古人,那就必须得进“集中营”监视居住。

而且拥有这样身份的蒙古人,不能进城,不能迁徙,但凡要去邻村串个门都得要路引。对于这套政策,朝廷当然手到擒来。毕竟当初太祖高皇帝立下的祖制就如此,虽然对于大明来说这条祖制早已聊胜于无,但是对于新内附蒙古人来说,那就是铁律。

而且朱祁镇还决定,如果是拖家带口内附的瓦剌四大部族人,朝廷还会给与特殊的“关怀”。他们的妻子孩子都得接受朝廷的教化,特别是那些未成年的小孩,很长一段时间,吃住都得待在书院里,只有考核合格了才能回家。

如果这些家庭的壮丁在军中服役,朝廷还会帮他们“免费照顾”家庭。要想成为自由民,那就在战场立功吧,立功之后得到爵位,就可以免除朝廷的他们的“特殊关照”。

最后就是战场上的瓦剌俘虏,那就不用多说了,直接就扔“苦力营”里。这些人不配拥有朝廷的宽大。千万不要怪大明身份歧视,如果这个口子不堵住,日后蒙古人叛逃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所以那些真心内附却不受待见的蒙古同胞们,要怪就怪断了你们生路的傲云巴特尔吧。

构思完了对蒙古人的民族政策之后,朱祁镇决定还是先在陕西省实践一下。明朝的陕西省可比今天的陕西要大太多,宁夏、甘肃、河西走廊当时都属于当时山西行都司的管辖范围。民族组成及其的复杂,

就在清水之乱被平定后不久,朱祁镇下旨,执行这一套对于内附蒙古人的新管理政策。同时不再隔离汉民与蒙古人的生活。汉人要牧马放羊也行,蒙古人要耕地劳作也可以,只要你们开心就好。朝廷也不阻碍边疆地区的汉人沿用胡人的生活习俗,并且鼓励胡汉通婚,既然要融合那就从物理上融合吧。

朱祁镇的诏书打开了两个民族最后的一层窗户纸,在灵州和固原,两个民族的百姓早就相互生活在了一起,只是朝廷一直采取的民族隔阂政策,使得明朝一味的想汉化蒙古人,其实融合这种东西不存在你汉化他,还是他胡化你。

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能好好的生活下去,管你是汉人习俗还是胡人习俗呢?对于朝廷来说,只要你束发右衽,至于你要放羊还是耕种有那么重要吗?对于朝廷来说,地方上的税收和安定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边民周知册》,朱祁镇用自己1.5辈子的政治经验总结出来的民族政策。现在朱祁镇的新政一下,朝廷完全放开了,你们自由活动吧。前提就只有两个:交税和安定。

这条新政很大层度上的缓和了灵州和固原两族百姓之间的矛盾。虽然这项新政做不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朱祁镇算是想明白了这点,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同时皇上下诏给王骥,王大人在甘肃镇搞了人也先,现在瓦剌跑到陈总兵的宁夏镇去搞事情,所以王大人也要负一点责任。皇上要求王骥和朵儿只伯编写一份蒙古草原的“籍贯”表,方便朝廷以后甄别身份。

朱祁镇的外挂也就开到这就到站了,接下来的政策能不能起到作用,他也不置可否。毕竟明朝对瓦剌的战略意图就是要分而治之,所以草原上的蒙古部族对于朝廷来说很重要。只有一个稳定的甘肃镇和宁夏镇才是战胜也先的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