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赦封为平乐县男、丰乐县主
旁边有百姓经过的,好奇问道,“什么抄家?你们知道什么内幕?”
“这云府,本是京都城的云侯府,去年被皇上抄了家,男子流放宁古塔,女眷贬回原籍当了农户!”云六妹说道。
冯晴儿更是恶毒,“哼,这一屋子女人都是好生厉害的手段,居然勾结上孙县令,背地里不知做了什么勾当!”
这句话就十分令人遐想了。
百姓们立刻就来了兴致,聚集了过来,“什么勾当?”
“还能有什么勾当?你没见云家一屋子女眷都如花似玉吗?去年来的时候,可是连饭都吃不上,不过短短半年,就搬进了大宅子里!”
明明什么都没说,又都好似什么都说了。
百姓们细品,立刻脑补出一出钱色交易的戏码。
于是越聚集越多。
这时突然有一队官兵来到了云府门前。
大门是敞开的,那官兵就直接列成两队进来。
宴席上的喧嚣就突然一静。
外头的百姓也是一惊,那冯晴儿哈哈笑道,“说要抄家砍头的,这就来了吧?哈哈哈!”
“哈哈,抄!赶紧抄!砍头!赶紧砍头!”云六妹恶毒地诅咒着。
桌上的四姑娘云曼菡突然抱住母亲李氏,“阿娘……不会又是……”
去年抄家留给她的阴影面积太大了……
李氏连忙捂住她的嘴,但旁边几个孩子已经听到,惊慌地哭起来。
云老夫人大喝一声,“安静!慌什么?!天旷,你去看看。”
云天旷忙从旁边一桌起身,“是,祖母。”
孙夫人率先认出来,“放心,是知府衙门的官差。”
周氏几人一听脸色更加不好了,她们最多同县令大人有些交情,这知府……那可是泰州郡知府啊,比县令可高上好几级了!
云天旷正要上前询问,却听一声“哈哈哈”,伴随着这魔性的笑声,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后面还跟着孙县令。
诸人一见,立刻起了身迎接见礼。
云老夫人和孙夫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困惑。
那中年男人是詹同知。
可是方才孙夫人却说是知府衙门的府兵。
按说同知比知府低一级,是不可能调动知府衙门的府兵的。
几个认得詹同知的人福身行礼打招呼,“见过詹同知、孙县令。”
詹同知但笑不语。
孙县令也哈哈大笑,“现在该叫詹知府了!”
詹同知,哦不,詹知府也打趣道,“你这个孙县令,今日也该改称孙同知了!”
孙县令还是那一身县令服,拱手笑道,“同喜同喜!”
孙夫人面上喜色连连,自家夫君这是升迁了?还是刚刚升迁的?
詹知府是志得意满的大笑,然后问,“姜家一双儿女可在此?”
苏氏一见就知道定是好事,把女儿往前一推,“小然然,姜悠然在此,但是我家辰儿却出门远游了。”
詹知府点头,“无妨,你是他的母亲,替他接旨亦可。”
苏氏一愣,接旨?
云老夫人干咳一声,示意她赶紧跪下。
苏氏这才拉着小悠然一齐跪了下来。
詹知府展开一卷明黄卷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姜氏悠辰、悠然兄妹,医术超凡,仁心济世,解晋江沿岸百姓病苦无数,功勋卓着。今,特赐从五品协正文勋,分别赦封为平乐县男、丰乐县主,食俸三百石。另赐黄金千两、永业田百亩。钦此——”
众人都呆住了。
一次赦封一双兄妹为县男、县主?
大周朝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有这样的赦封令吧?
小悠然也呆住了,这“从五品协正文勋”是个什么鬼?没听懂哇?
詹知府见众人呆呆愣愣的模样,笑了出来,“还不赶紧的谢恩?”
谢了恩后,我才好向你们好好解释解释啊。
才好显摆显摆身为文官的见多识广啊。
苏氏赶紧领着小悠然谢了恩,然后双手捧着圣旨站了起来。
詹知府这才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这大周朝的文勋,就是颁给有功勋的文人士子。有田产、有免税、有刑法减一等的优待,更能有出任县官的资格。赦封文勋可不容易,那必得是对百姓有大贡献者。你们别看这从五品协正是文勋中的最低等级,对应的县男和县主爵位,也同样是从五品。”
他见诸女眷并不是十分明白,又强调了一句,“有文勋加身,可比那虚有其名的爵位好多了。达到一定年限,便可简选授予散官。”
苏氏这回听明白了,需要实职官务的,那是自家儿子啊!意思就是,过个几年,直接能当官儿?
也就是自家儿子,不用科举,不用功名,过个几年,直接就可以是待选官身?
云家人也立刻通透起来,一边感谢皇恩浩荡,一边恭喜苏氏母子三人。
其实云家人都明白,朝廷赦封兄妹二人,远不仅仅是因为二人解了血吸虫病之祸,更因为二人发现了炭矿。要是没有他们的发现,云家人也不会将山头献给朝廷。
云家人得利,兄妹二人得名。
然而再过几个月等到云家族长带着族人收获土豆上报朝廷时,他们才知道,原来兄妹二人的贡献,远不止于治病救人和发现炭矿。
在这个水稻亩产只有2-3石的年代,突然发现一种粮食,可以亩产二十石,这简直是利国利民的大祥瑞啊!
这就意味着,整个大周朝的农户,不会再种着粮食饿肚子了啊!
不过,这是后话了。
此刻姜悠辰不在,所有的恭贺和羡慕,也只能苏氏先替他收着了。
小悠然笑眯眯,也很是高兴,果然哥哥这个背锅侠,这些日子的黑锅通通没白背啊!
这不,爵位来了,文勋也来了?
嘿嘿嘿。
外头的百姓也听明白了,全是羡慕嫉妒恨,再一打听,人兄妹俩,今年一个五岁,一个八岁,那就更加的羡慕嫉妒恨。
这可是靠实力得的勋奖,而不是靠着血缘出身祖荫得来的!
有人酸溜溜地质疑,“一个五岁、一个八岁,这可都是小屁孩儿,咋的就能治那什么大肚子病了?”
有人一拍那人脑门儿,“说什么酸话呢!你没听说,这兄妹俩,拜的是顾神医为师!这治病救人,顾神医也去了。那顾神医高风亮节,想必不想贪功,把功劳留给两个徒儿,这都是为了给徒儿攒名声,懂不懂?!”
估计顾神医听了,要内牛满面。
他也要攒名声的啊!他没有高风亮节让出功劳啊!
那都是温小子偏心眼儿!
太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