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蜀王刘焉
两人一唱一喝,贾诩继续说道:“荆州刘表,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可为楚王,掌荆州之地。”
李儒笑道:“益州刘焉,一直想割据一方,可为蜀王,掌益州之地。”
皇宫内,曹化淳如今成为秉笔太监,老老实实伺候着小皇帝。一副忠心太监的样子。
让无依无靠的小皇帝,觉得老曹是好个人。明面上,曹化淳除了杀何进,没做过对不起皇室的事。
这不,今日,六张封王的诏书,就被曹化淳盖下了玉玺的大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六支传旨的队伍,向六个地方而去。有锦衣卫配合。封王之事,将会传遍天下。
六名传旨太监首领,都是曹化淳的人。
如今,大唐还控制着黄河水道。正好准备撤回大唐。
传旨青州、兖州、冀州的太监,就搭上被了大唐的顺风船。
其中一个太监叫马三,一行人进入兖州,来到州牧府。
此时刘岱刚回到兖州,就听说宫中来人。
当马三一来到刘岱的面前,他摆下了香案,表示要以此为证接受旨意。
马三开始哭诉,他并没有预料到这位太监会如此激动和情绪化。马三一的哭声响彻整个房间,他声嘶力竭地诉说着董卓的暴行和残忍。
他谴责董卓不仅经常打骂皇帝,还对宫女进行不可描述的行为,使得皇宫内外的人们都感到震惊和愤慨。
刘岱听到这些话感到非常震惊,他从未想到董卓的作为竟然如此丑陋和无耻。
众人情绪不定。
许久后,马三像是回过神来一般,来出圣旨,高呼:“陛下有旨。奉天承运皇帝召约: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刘岱护国讨贼有功,是为宗氏楷模。名在当世,功在千秋,今顺应天意,封刘岱王为鲁王,统兖州之民。中兴汉室。”
牧州府的众人听到封王的圣旨后,震惊得难以置信。这封圣旨意味着什么?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无数个问题在他们的心中翻腾着,让他们无法平静。
许久之后,别驾王彧终于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却又怒气冲天,大声喊道:“该死的阉狗,这明显是董卓的阴谋!”
刘岱得知自己被封为鲁王后,高兴极了。
王肱、徐翕和毛晖三位将军反应过来,他们齐声喊道:“末将拜见鲁王!”
然而,王彧却大吼道:“住嘴,你等想陷主公不义吗?”
众人一时惊愕,不明白王彧的话为何如此恶言相向。
徐翕质问道:“老王,你什么意思。封王不好吗?”
王彧他不无忧虑地说道:“这是坏事。会被群攻的。而且将会天下大乱。”
毛晖却说道:“那又何防,主公不称王。别人称王。岂不是低人一等。”
徐翕也附和着表示支持。
但是王彧却站出来劝说:“当先观看天下局势,再行定夺。另外,当掌控兖州各军才是。不然就算称王,也没人信服。”
他意识到,在天下诸侯并立的时期,若一味跟风称王会导致更多的混乱和分裂。
他认为,主公要掌握实际的军事力量,并根据天下大势做出明智的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在乱世中保持稳定,取得更大的胜利。毛晖和徐翕听完王彧的话后,也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马三打断众人深思,大呼道:“鲁王,如今天子被限制,您当为天下先,振臂一呼,高举汉旗。收天下有识之士,再创大汉……”
王彧骂道:“阉狗,谁教你说的。”
马三笑道:“呵呵,陛下还有救吗?如今天下,希望在于汉室宗亲……。”
王彧怒道:“阉狗。蛊惑人心,来人啊,把这个死太监,给我杀了。”
说罢进来两个亲卫。
刘岱呵斥道:“哼,别弄得大惊小怪的。不就一个传旨太监吗。”
马三恭敬高呼:“鲁王英明。”
刘岱听着鲁王两个字,心中飘飘然。当然不会对马三动手,而是送百两银子,然后礼送出兖州。
马三走后,王彧说道:“王爵固然重要,但天下百姓才是根基。只有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中兴汉室才能得以继续。”
刘岱默然不语,心中颇有感触。
之后,锦衣卫在兖州境内,传播着刘岱接受了被封鲁王之事。
更有传言说,刘岱准备到泰山祭天,然后称王。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兖州形势复杂,有张邈、鲍信、袁遗、桥瑁五人,都是参加会盟之人。称王必须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刘岱知道自己没多少兵,对兖州的控制不够,没轻易称王。
刘岱还有个弟弟叫刘繇,为扬州牧。一门出两个州牧,因为他们这一系,跟皇帝的血脉是非常亲的。刘岱赶紧写信给自己的弟弟,说明情况。
扬州治所历阳,刘繇扬州牧,也收到了封王的圣旨。
樊能高呼:“恭喜吴王。”
但是刘繇并没有急着就称王,而是摆摆手说道:“不忙,先看看再说,等我兄长刘岱指示吧。”
他知道这样的决定涉及到整个扬州的利益和稳定,需要深思熟虑。
张英、陈横则齐呼:“主公英明。”
他们也心中明白,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需要稳住,才能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荆州牧刘表,也收到封王圣旨。
傅巽说道:“这是阴谋,不可称王。”
蔡瑁说道:“如今天下到处传播封王之事。主公当有所准备,以称王位。”
尹籍骂道:“愚蠢,不要陷主公不义。”
刘表说道:“不防事,都是董贼的计量。我不会放心上的。”
刘表虽然刚刚上位,但他深知自己的境况,也清楚天下大势。
他知道,如果现在接受封王圣旨,就等于是陷入了别人设计的陷阱,只会让自己更加被动。
因此,他决定暂时不接受封王圣旨,先稳固自己的基础,夯实自己的地位。他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军队建设、巩固政权,同时也注重发展民生、文化、教育、……
刘表正是当打之年。天下大事。心中野心不小,想着:“我刘景升也想掌控天下啊。”
刘虞一直忠心于大汉皇室。他深知称王之举不仅违背了大汉的国策,更可能引起战乱和社会动荡,对百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他崇尚忠诚、正义和勇气,严格要求自己,恪守中原文化的精神和道德准则。
平原王刘硕,胆子不大,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有什么称王的心思。
益州牧刘焉,收到封王圣旨。
刘焉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他问众臣应该怎么应对这个局面。
赵韪建议称王,利用当前乱局,招募天下英才,再走高祖之路,重新创造大汉。他认为这是当务之急,也是最好的选择。
但贾龙却反对称王,认为这样会分裂大汉,不可取。
黄权则提出,即使没有人称王,朝廷已经名存实亡了。
赵韪赞道:“正是。就算主公称王,天下人能拿主公若何。益州之地有山川阻隔,外人如何能进。而且有仙粮红薯在,我等粮草无优。我益州进可夺取天下,退可守到天荒地老……”
这让刘焉深思熟虑。他明白,称王这种方式,可以招揽更多的人才,加强自己的实力,重建大汉的基业。
刘焉忽悠道:“话说先帝驾崩当夜,我梦见七星横空。而西南方之星,最为耀眼。么非这有所指。”
赵韪恭敬拜道:“属下拜见蜀王。此七星当对应天下七王。”
大汉六王、再加唐王。
刘焉装摸作样,问道:“那我就是天命之人咯。”
黄权赶紧说道:“请主公择吉日、祭天地、告宗庙、称王位。”
其余人附和着:“我等拜见蜀王。”
听到众人的欢呼声,刘焉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个新的头衔背后代表着无尽的责任和挑战,但他也决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百姓谋福利,为国家尽一份力量。
于是,刘焉开始了为即将到来的加冕典礼做准备。他派遣使者到各地招募士兵,整合资源,准备筹措资金,同时也在各种场合宣传自己的政策和理念,为将来的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终,加冕典礼如期举行,刘焉在庄严肃穆的祭天仪式中,接受了天地与祖先的祝福,成为了蜀王。
“哈、哈、哈,孤王就是蜀王了。”
听到这句话,旁边的大臣们都感到非常振奋。
刘焉看着周围的人,露出了一个自信的微笑:“蜀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这是上天所赐予的福地。诸位当努勠力同心,兴我汉室汉。”
“大王英明!”
赵韪、黄权同时向刘焉行了一礼。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庆贺,心潮澎湃。
接下来,刘焉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扶持教育、加强军备、发展农业、推广工艺等等,力图将蜀地变成一个富庶繁荣的国度。蜀地从此焕然一新。
不久后,锦衣卫把这事情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