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萝卜老鸭汤,葱油鸡
等摘了大半筐的野葡萄,已是太阳西落,周昭提起用竹藤串好的鱼,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到家中先将野葡萄用水泡进一个木桶中,再拿着她的菜刀去了小姑家,只见一旁的大树之下,那两人一人一个板凳,竟然还在摘毛。
这工作效率也太低了。
“都过去两个时辰了,怎么还没摘完?”周昭皱眉问。
魏冼序拎着光秃秃的鸡站起来,委屈道:“你又不知道细小的毛有多难摘,我们弄了一下午,才勉强去净。”
周昭使唤两人惯了,倒是忘了这两人原本是娇生惯养的大少爷,干这种活恐怕是第一次,只是有些太慢了。
“七岁稚儿怕是比你们都快。”
周昭摇头接过来,仔细检查一番,还算满意,虽然时间花了久点,但是结果还算不错。
魏冼序跟在周昭身边,哼哼唧唧地抱怨道:“拔了一下午的鸡毛,手都快泡皱了,身上还有一股鸡味,下次你去县里面给我带个润手膏来行吗,钱就从那块玉佩中扣。”
这鬼小孩,这时倒是挺聪明,知道拿什么来和她谈判了。
“等下你们两个帮我去把隔壁院子中的野葡萄洗了,我便答应。”
反正这两人被关在家中也没啥事情干,不如帮她多干点活。
魏冼序咬牙道:“成交。”
该死的周昭,真是粗鄙,怎么一点怜香惜玉之情都没有,他这么好看的一个人求她都没用。
“多谢。”谢思远过了一会儿,小声道。
看吧,他们还要谢谢咱们呢。
周昭又让两人准备配料,自己将鸡鸭开肚,取出内脏,洗净,整只鸡直接下冷水炖煮,加入葱姜葱和重装进陶罐的料酒去腥,烧火至水开,炖煮。
鸭子被剁成小块,放入另外一口锅中同样加入葱姜蒜料酒焯水去腥,水开一会儿后捞出,锅中再放入猪油,花椒,炒至表面微焦,再倒入陶罐,忽然想起家中应该还有去年腌的酸萝卜,连忙取了一些来,切成滚刀块,放入陶罐一起炖煮。
这个期间,另一边的鸡还差上一些,周昭便让谢思远看着小炉子上的鸭肉,小心去掉熬出的浮沫和油脂,魏冼序看着大锅,等到鸡肉用筷子可以戳动便来叫她。
她还要处理拿回来的那几条鱼,山溪寒潭养出的鱼,肉质细嫩,最适合清蒸,但是周昭考虑到晚上似乎没一道辣菜,不合自己的口味,便想做一道红烧鱼,下次再拿来清蒸。
这边她快速处理好四条巴掌大的鱼,回到灶房中时,掀开熬鸡的锅盖,用筷子试了试,见可以戳动,便捞出放入盆中,让魏冼序将鸡肉撕下来。
周昭则是开始做她的红烧鱼,这样几道菜同时开始,她也丝毫不显得匆忙,反而井然有序,绝对不会让不同的菜品间串了味。
待到红烧鱼也需要用汤汁来熬煮时,魏冼序那边也撕完了,原本葱油鸡最好只用鸡腿肉,肉质紧嫩,但是周昭本着不多费功夫的原则,便整鸡一起做。
她让魏冼序在另一个灶台中移去些小火,然后放入一大勺猪油熬热,再加入搅成结的葱姜,最后将这熬出的葱油倒入早就调好的料汁中,趁热倒上撒上了些葱花的鸡肉上。
原本毫无食欲的白嫩鸡肉一下子被染上了酱色,热油和葱花触碰时香味爆开,直直往人鼻腔里冲。
魏冼序闻着味道,脸上止不住笑意:“就是这个味道,和我家做的味道一模一样。”
说着,似乎想起什么,垂下头去,掩饰已经发红的眼眶。
这道菜对他来说并不仅仅是一道菜那么简单,还有着对昔日富足美好生活和家乡的怀恋。
周昭完全没注意到他的异常,做饭时,她从来没有二心,所以直接让魏冼序加大火,她的红烧鱼要收汁了。
那边熬的老鸭酸萝卜汤也快好了,周昭加入食盐和胡椒粉调味,调好后就能出锅了。
老鸭酸萝卜汤的味道更为清淡,又带着一丝丝的酸气,引得人口舌生津,胃口大开。
最后一道是白灼菜心,这道菜很容易做,只要菜心够嫩够甜,酱汁调得恰到好处就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这几道菜摆上去,比起普通人家过年的菜色都还要好,香味直直地穿透院门,逸散到门外,吸引了许多玩耍的小孩探头。
周木被魏冼序叫回家,便看到了门口的盛景,便知道绝对是阿昭在做饭了。
周蓉跟在后面,被空气中的香气诱得馋虫都出来了,羡慕道:“周木,阿昭又在做好吃的了,你这个姑姑可跟着她享福了。”
说完,也不敢看周木的冷眼,连忙扛着锄头跑回家了,一边跑,一边心中还嘀咕:“这周昭死了娘爹日子倒是过得更好了,不知道做什么营生赚了这么多钱。”
待回到家中,她的夫郎也已做好晚食,看到桌上的玉米窝头,以及几盘清汤寡水的菜叶子,不免对夫郎和家中一起做家务的儿子们发起火来:“老娘辛苦一天回来,就做这些猪食来糊弄,真是一群没用的男人。”
她气哼哼地坐在上首椅子上,拿起一个窝头放入嘴中,另外拿了一个给看着她的女儿,然后瞪着旁边几个因为她发火有些畏手畏脚的男人,怒道:“还不过来吃饭,难道要老娘请你们。”
其实她也知道家中这几日的饭菜已经算是难得的好吃的,毕竟快要农忙了,再穷苦的人家也要想办法让家中人吃饱,不然哪有力气。
虽然村中男人女人一样干活,可能男人干得活还更重些,但是也只能先让家中女人吃饱了,谁叫她们才是一家之主呢。
周蓉也知道自己的那通火毫无由来,毕竟人家吃得好是人家本事,但是她也丝毫没觉得有什么,自顾自地填饱肚子,随后靠在门槛处望天,问旁边的夫郎:“你说周昭是做什么的,怎么赚了那么多钱,我看她现在的生活比她老娘还在时过得还好呢。”
周蓉夫郎闷声道:“听刘家夫郎说,好像是在做竹编生意。”
周蓉冷嗤:“蒙谁呢,以前她爹做竹编也不见得赚几个钱。”
像是突然想到什么,周蓉突然双眼发亮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大的十五岁,已经到可以婚嫁的年纪,这周昭无父无母,若是与自家结亲,难道不会拿出好东西孝敬她的岳父岳母。
她也懒得管周昭靠什么法子赚钱,拿到手的好处才是真的。